高中化学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与动手实践能力的思考

发表时间:2020/7/17   来源:《基础教育参考》2020年7月   作者:邓坤山
[导读] 化学实验以其独有的教学情境,在创新能力的培养上,有着其他教学手段不可替代的作用。长期以来,由于受各种条件的限制,特别是化学实验教学理论研究滞后,化学实验教学一直都是中学化学教学中的一个薄弱环节,因此,在高中化学教学中要高度重视实验教学。教学中通过实验让学生掌握和了解化学学习的重要性和作用,通过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兴趣、创新精神和动手实践能力,提高化学教学质量。

邓坤山   湖北省恩施市第三高级中学  445000
【摘要】化学实验以其独有的教学情境,在创新能力的培养上,有着其他教学手段不可替代的作用。长期以来,由于受各种条件的限制,特别是化学实验教学理论研究滞后,化学实验教学一直都是中学化学教学中的一个薄弱环节,因此,在高中化学教学中要高度重视实验教学。教学中通过实验让学生掌握和了解化学学习的重要性和作用,通过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兴趣、创新精神和动手实践能力,提高化学教学质量。
【关键词】高中化学;实验教学;学习兴趣;动手操作;思考与实践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1128 (2020)07-043-01

        实验是高中化学教学的基础,也是化学教学获得成效的重要评价方式。通过化学课程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学生对化学课程的理解更好,实验让化学在学生生活中得到了体现,极大的培养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与此同时,化学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发生了转变,这种教学和学习方式的转变给教师带来了新的挑战,对学生的学习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就高中化学实验教学如何培养学生兴趣与动手实验操作能力为出发点进行了探究,并给出了一些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一、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主要特点
        1.化学实验趋向生活化。在化学教学中,理论联系实际是高中化学课改的重要思想,将化学实验与学生生活充分结合,就实现了化学实验的生活化。在化学教材中,趣味实验、家庭小实验的内容增加,学生将常见的生活现象通过课程实验模拟出来,这样就极大的增强了学生对做实验的亲切感,激发了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喜爱。
        2.化学实验多样化。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实验活动不断丰富,探究性实验、比赛性实验等形式多样,实验教学更加灵活,充分激发了学生探究学习兴趣。化学实验形式的多样化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科学素养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3.化学实验开放化。传统的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课本上对实验步骤、实验物品及实验结果都进行了明确的说明,学生在进行实验时,只是按部就班,按照书面说明,完成实验流程,这种实验教学,学生并没有产生任何思考,仅仅对化学实验进行了复制;在新教材中,实验教学积极融入了学生的观察和思考,在实验作业中,教师先提出问题,由学生引发思考,然后带着思考完成实验,并得出探究式结论。



        二、高中化学教学提高学生兴趣与动手实验操作能力的策略
        高中化学教学是以掌握更多化学知识为前提,在化学实验教学中的首要任务是如何激发学生对学习化学的兴趣,并使这种“短暂”的兴趣能够稳定地保持并得以发展,从而提高他们学习化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探求知识的原动力,也是发明创造的精神源泉。高中生正处于兴趣广泛、求知欲旺盛的时期,教师如果从化学教学中注意激发和培养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并因势利导,使学生把兴趣转化成乐趣,进而转化成志趣,那么,就能保持学生对化学学习经久不衰的求知欲。在教学中主要注意以下三点:
        1.强化演示实验教学。首先要认真做好每一个演示实验。兴趣盎然的观察能活跃学生的思想,形成积极思考的氛围,从而调动学生的情绪,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对这些演示实验,我全部安排在45分钟课堂教学中完成,并力求做到演示操作规范、实验现象明显、分析表述准确简练。对部分演示实验装置或实验操作还作了适当的补充和改进,以增强实验效果。
        2.开发家庭小实验。新教材配合教学内容,设置了家庭小实验。教学实践表明,家庭小实验的引入使课堂教学延伸至课外,它对激发学习兴趣、巩固知识技能、培养创新能力、开发智力起到一定作用。根据学生自身的特点,结合本校实际,尽可能地做一些有意义的实验。家庭小实验的开发,不仅丰富了学生课余生活,使学生扩大了视野,培养了动手实验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而且由于它们与课堂教学内容同步,也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起到促进作用。
        3.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实验活动。组织化学兴趣小组是开展课外活动的很好方式,兴趣小组活动除了举办扩展课内所学过的知识内容的专题讲座外,还以做化学趣味实验,制作实验教具、组织参观、进行社会调查等多种形式展开。在小组活动中我尽量发挥学生的特长,鼓励学生多动手、多动脑、多实验。学校每年都要举办一次科技节,化学晚会列为专项内容之一。丰富多采的晚会把他们带入五光十色的化学世界,听到“爆竹声声”,学生自然联系到不纯氢气点燃时的爆鸣,看到“空瓶生烟”、“清水变色”就急着想了解“这是什么变化?”。兴趣的激发大大提高了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感到化学就在自己身边,化学与生产、生活、社会密切相关,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他们关心自然、关心社会的情感。
        总之,实验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加强化学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动手操作能力、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途经。通过课堂演示实验或学生实际操作实验,可以使学生获得生动的感性知识,从而更好地理解、巩固所学化学知识,形成化学概念,促进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等各方面能力的提高,并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教学实践表明,多数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的能力还较差,包括一些成绩较好学生,他们只能在纸上或者在试卷上做实验,但当进入实验室自己动手做实验时,情况就很不理想了。
参考文献
[1]陈美慧,陈燕.高中化学教师实验教学能力提升需求的调查研究[J].化学教育(中英文),2019(05):46-49.
[2]马莉芸,石琳.高中化学实验高效课堂的应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16(02):91+18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