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工匠精神

发表时间:2020/7/17   来源:《基础教育参考》2020年7月   作者:戴静
[导读] 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是中职语文教学的任务之一,教师需要从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出发,在中职语文教学中融入工匠精神培养的内容,让学生在拥有过硬技术能力的同时,可以提升适合终身发展的关键能力和优秀品格。本文研究了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方法,针对中职语文教学提出建议。

戴静    重庆市垫江县第一职业中学校  408309
【摘要】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是中职语文教学的任务之一,教师需要从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出发,在中职语文教学中融入工匠精神培养的内容,让学生在拥有过硬技术能力的同时,可以提升适合终身发展的关键能力和优秀品格。本文研究了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方法,针对中职语文教学提出建议。
【关键词】中职语文教学;工匠精神;研究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1128 (2020)07-056-01

        前言
        工匠精神不仅仅是职业技能的一部分,也是职业道德的一部分。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提升职业责任心和虔诚心态,可以全身心投入自己的事业中。这样才能在以后的工作中追求极致并且追求完美。利用中职语文教学的优势,能够让学生乐于奉献并且能吃苦,可以顺利开展职业生涯。
        一、利用丰富实践活动培养工匠精神
        通过课外阅读,学生可以了解工匠精神的知识。有人曾经提出过:“让学生成长的唯一方法,是增加他们的阅读量,让他们阅读、阅读再阅读。”利用阅读这种学习方式,能够有效提升自己的素养和能力。教师可以推荐一些关于工匠的读本和资料,让学生利用广泛阅读来了解大国工匠精神,进而从事迹中获得熏陶和感染,为当前的大国崛起而努力,让学生实现人文素养的发展。教师也可以利用多种渠道组织工匠精神培养活动,让学生全方面体会工匠精神的内涵。在入学的时候,组织学生观看《大国工匠》纪录片,了解其中人物的技艺、敬业精神和职业操守,让学生体会创造和工匠的伟大,激发学生的职业理想和激情,可以创设良好的工匠精神为,让学生发展自己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接着,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工厂,让学生了解一丝不苟和严谨细致的精神和品质,组织学生写文章抒发自己的感受。在学校可以组织广播室投稿或者和校报编辑活动,让学生在朗诵比赛或者专题演讲比赛中提升自己的素养。针对工匠艺人,可以邀请他们参与讲座活动,让学生了解工艺流程。通过这样的实践活动参与,学生可以有切身体会和感受,能够认识到工匠精神就存在于自己的身边。
        二、创设工匠精神特色课堂
        在课堂开始的时候,可以组织参与五分钟演讲活动,让学生了解工匠精神的内容。中职语文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获得道德情操和语文能力的发展。通过开展关于工匠精神的五分钟演讲活动,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可以让学生拖稿演讲,让他们相互点评、撰写稿件并且搜集关于工匠的资料。学生可以发展听说读写的能力,进而针对话题进行思考,可以全方面了解工匠精神和故事,进而在自己的心中产生工匠精神萌芽。发掘工匠精神的材料也是教师的责任,教师需要合理使用统编教材,结合专业特点和学生的情况补充关于工匠精神的材料,这样可以体现工匠精神的内涵。在教学中体现语文教学的工具性和人文性,让学生通过学习工匠制作方面的文章,了解说明文的写作方法和一般特点。通过让学生了解具体制作特点,能够发挥语文教学的人文性,让学生了解精益求精和精雕细琢的工匠精神。



        在课堂教学中,需要科学设计中职语文教学问题,重视学生工匠精神的发展。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可以持续领悟和感受工匠精神。例如,针对某篇课文可以布置题目:第一,因为我国工匠精神传承的缺失,我们的企业发展中错过了什么?第二,什么是工匠精神,这对你的生活或者学习有着什么启发和引导?第三,结合课文,分析文章的写法和结构,并且围绕这个主题写一篇六百字的说明文。利用这样的方式,让学生在语文训练中发展工匠精神。教师的教学内容需要结合专业特色进行灵活处理和改进。对于不同专业的学生,教师的要求可以不同,在分析专业特征的前提下选择工匠精神教学内容。针对管理类的专业,可以重点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针对文字、财务等专业的学生,重点培养学生严谨思考和动脑的能力,让学生具备扎实职业素养的前提下发展工匠精神。
        三、在教学工作中做好示范
        教师通过以身示范,可以让学生了解尊师重教的精神。“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当前的教学中,尊敬教师是很难做到的。这里所说的尊师,是学生从心底真正尊重老师,而不是表面服从教师的安排和指导。如果教师可以做好示范,就能获得学生的认可,进而在教学中受到尊重,学生可以学习教师的品质。教师应具备较强的工匠精神,利用自己的行为和话语来感染学生。真正具备工匠精神的教师可以把教育当成自己的一生的事业,并且执着和专注于教学,可以做好自己的工作。在这个过程中,能够体会到幸福,并且持续磨练自己的教学技能。苏霍姆林斯基提出的:“对每一节课,我都是用终生的时间来备课”,其实就是工匠精神的体现,工匠精神来源于对于本职工作的专注和扎根,体现了教师一以贯之、精益求精和一丝不苟的精神。如果教师可以秉持这样的态度,可以持续拓展自己的知识储备,能够持续提升自己的道德素养。教师就像一面镜子,可以让学生进行模范,他们的品质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到每个学生。
        四、通过细析精讲体现一丝不苟的精神
        一丝不苟是工匠精神的重要内核,正如歌德说过的:内容人人看得见,含义只给有心人得知,形式对于大多数人而言是一个秘密。如果教师仅仅看重自己教学的形式,没有关注教学内容的质量,就会难以发挥良好的教育和引导效果。中职语文教师需要加强对于文章语音的拼读,进而深刻理解文章的思想和内容,让学生了解其中的逻辑思维和结构。通过这样的教学,能够让学生体会一丝不苟的精神[1]。例如在讲解一篇文言文的时候,可以利用二分法、三分法或者四分法来分析文章的整体内容和结构。利用不同的分解方法,可以获得不同的想过,让学生体会到文言文的写法之美和结构之美。这样的分析和讲解可以让学生看穿文章,并且体会到文章结构的奥妙。这样的揭示和分析中带着一丝不苟的求索精神,和当前我们提倡的工匠精神是相同的。在引导学生阅读文本的前提下,组织学生利用讨论和分组研究的方式来体会的思考,能激发学生的思想火花[2]。
        结论
        当前背景下,中职语文教师需要认识到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重要意义,可以在多种教学任务和活动中融入工匠精神的内涵。从不同教学环节和教学角度渗透工匠精神,可以让学生获得特别的学习体验,并且励志发展成为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能够内化工匠精神。
参考文献
[1]贺正颖.职业精神在中职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渗透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9(14):127-128.
[2]杨明家.论中职作文教学的困境与对策[J].文学教育(上),2019(05):76-7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