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如何引领学生运用丰富的作文素材提高阅读与写作能力

发表时间:2020/7/17   来源:《基础教育参考》2020年7月   作者:吴烩
[导读] 当提到作文,学生最头疼的是找不到好的材料,来表情达意、论说心中的理念,实际上,课文中就有很多典型的材料和写作经验值得借鉴。在阅读教学中进行作文教学,运用范文向学生提供写作素材、帮助学生积累写作资料,是最有效的作文教学。在小学语文作文实践教学过程中,学生写出来的文章基本上都是流水账的形式,没有深意,千篇一律,甚至直接套用固定的作文模板,这种现象严重阻碍了小学生语文作文教学的发展。本文将结合教材内容谈

吴烩    湖北省利川市沙溪乡高源小学  445425
【摘要】当提到作文,学生最头疼的是找不到好的材料,来表情达意、论说心中的理念,实际上,课文中就有很多典型的材料和写作经验值得借鉴。在阅读教学中进行作文教学,运用范文向学生提供写作素材、帮助学生积累写作资料,是最有效的作文教学。在小学语文作文实践教学过程中,学生写出来的文章基本上都是流水账的形式,没有深意,千篇一律,甚至直接套用固定的作文模板,这种现象严重阻碍了小学生语文作文教学的发展。本文将结合教材内容谈一谈如何很好地积累语文作文素材并加以运用。
【关键词】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素材积累;阅读能力;写作能力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1128 (2020)07-048-02

        对小学生的作文教学一直是我们语文教师在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作文是小学生语文知识综合运用能力的体现,学生们只有心中有内容,才能“下笔如有神”,所以在语文的作文教学中,我们要注重对学生们作文素材积累方法的指导,尽量减少学生们“没有东西可写,无话可说”的情况发生。本文作者立足实际教学经验,对指导小学生积累语文作文写作素材的方法进行简要探析如下,供各位教育工作者参考、交流。
        一、广泛组织趣味性活动,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兴趣是学生产生学习动力的源泉。所以,在语文写作教学中使学生产生兴趣是非常重要的。学生只有对写作有了兴趣,才会积极参与,才会把注意力放到写作上来,才可以使写作教
        学效果得到整体提升。首先,老师要对学生的想法了如指掌,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喜欢上写作,让学生明白写作并不难,只要把自己看到的一些事物融入自己的真情实感以书面的形式表达
        出来即可。其次,还可以把课外活动充分利用起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比如说,老师可以让学生以自己喜欢的一种游戏为对象进行写作,把整个游戏的过程写出来,记录游戏中每个人的表情、语言、动作,自己又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等。再次,老师可以鼓励学生在课堂上说作文,把自己在实际生活中遇到的一些有意义的事情讲出来,把自己的看法以及想法表达出来。这样的写作教学模式可以使学生与写作亲密接触,感觉写作很容易。最后,老师还要多鼓励学生写作,并要给予一定的表扬,把优秀作文张贴在教室中。这样做不但起到了表扬效果,还可以激发其他学生写作的欲望。
        二、走进生活,在生活实践中探究作文写作素材
        人们平常的生活当中每一个细节都看似平淡,但是充满了大量的生活经验,生活是我们最实际的体会,只要能运用好生活中积累的大量素材,写作文就会更加得心应手,叶圣陶先生也曾经说过这样的话:“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停。”老师应当指引学生首先会观察生活,注意生活中的小细节、环境特征和人物特性。老师应和家长建立联系,共同开展学生的课外生活实践观察,素材就是在不断的观察中积累下来而展开的联想,例如布置观察:(1)雨后的天空;(2)身边小动物的形态;(3)爸爸开心大笑的样子等。通过细微的观察,再展开联想引入故事——①雨后天空颜色像什么?这样的天空下大家适合做什么好的室外活动?②很多小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那么它们的分动作是表达什么情感呢?③爸爸今天笑得这么开心,猜测一下是发生了什么高兴的事?
        生活中事无巨细,任何一个生活中的琐事都包含经验,小学生的生活阅历都是源于自己的生活,培养学生注重观察生活才能更好地积累素材。三年级上册有一篇《北大荒的秋天》,对于这篇秋天的课文,可以让学生通过观察积累素材,记录下他们眼中的秋天是什么样子,和夏天不同的地方又是什么,这两个季节中吃的食物和穿的衣服都有什么不一样。教材中的文章和生活中的素材相辅相成,注意观察和展开联想就能不断积累素材。



        三、学会养成写日记的习惯,将自己遇到的事情运用到作文之中
        日记是另一种提升学生写作水平的方式,在写作教学中,让学生记日记也是我们最常用的教学方式。日记习惯的养成能够使学生将自己身边发生的事情及时记录下来,在长时间的记录过程中,学生就能够知道应该在写作的时候如何选取其中的内容,如何将自己遇到的事情运用到作文之中。
        我在写作教学中,常常鼓励学生将自己日记中有价值的事情分享给大家,在学生分享过后,可以让同学们一起根据这个事件进行讨论和交流,这样一件事情就变成多件事情,一个想法就变成多个想法,学生积累的素材也就越来越丰富。记得有一位学生曾为大家分享过一个非常感人的故事:在一个大雨滂沱的傍晚,学生在回家的路上看到了一只母狗用自己的身体为自己的孩子挡雨。它将自己的孩子都护在身下,自己的皮毛被雨淋得湿透了,每当有小狗好奇地想要抬头向外面看一看时,这只母狗就用自己的爪子将小狗的头拨回身下。学生看到这一幕,不禁联想到自己与母亲曾经也有相似的场景,母亲也将唯一的一把雨伞偷偷偏向了自己的一边,而母亲的身子却被淋湿了,后来还感冒了好几日。于是,学生将自己的雨伞放在了母狗的身旁,为它们母子遮风挡雨,自己快速地跑回了家里。当学生将这则故事分享给大家之后,同学们也非常感慨,大家都列举出了自己的父母为自己做出的感人事件,在这次写作课堂中,学生了解到了许多感人肺腑的故事,而这些故事也成为学生的写作素材,使学生在未来的写作过程中便于运用。
        从这一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出,对学生日记习惯的培养,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将自己的故事积累成素材,还能够帮助学生将他人的故事也积累成素材,学生可以通过分享的形式来不断增加素材的厚度与深度,在以后的写作中能够运用。
        四、引导学生博览群书,在多样化阅读中开拓学生的写作思路
        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通过激发学生的兴趣来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以激发学生的写作意识,通过不断阅读来积累写作素材,拓展写作思路。阅读和写作是不可分割的整体。首先,读与写结合,借鉴一些优秀的文章,可以使学生写作能力逐渐提高。古话说得好,“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些都是古人经过大量实践得来的宝贵经验。不断阅读可以使学生积累大量的写作素材,使其思维开阔。只有通过不断阅读,学生在写作时才能够文如泉涌。其次,每个人的阅历总是有限的,广泛阅读可以帮助学生去了解在实际生活中根本接触不到的一些事物,从而使自己的写作素材越来越丰富。再次,阅读还可以使学生掌握写作顺序,并通过优秀作品学习到写作方法。比如说,怎样去描写故事中的细节,怎样把故事中的情节写得跌宕起伏。最后,在阅读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把一些名人名句,或者是精彩的描写随手记录下来,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去,能起到非常好的效果。总而言之,阅读可以使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得到很大提高,写作水平也会不断提升。
        比如,在一次阅读课堂中,我为学生带来了许多不同的小学生读本,让学生自己进行阅读,在30分钟之后,让学生分别将自己认为读本中最精彩的内容与大家分享。其中一位学生为我们分享了一个成语故事:“春秋时期,晋国贵族智伯灭掉了范氏,于是小偷想趁机从范氏家里偷点东西。他走进范氏的院落中,发现他家的大钟非常精美,上面雕刻着精美的花纹,但是这么大的大钟,小偷可背不动啊。于是他想了个好办法,将钟敲碎。他狠狠地敲了一下,钟声便响起来了。他听到钟声,特别害怕,赶忙抱住大钟,捂上了自己的耳朵。咦,这下钟声听不到了,于是这个小偷就找了一些棉花将自己的耳朵堵上了,继续敲钟。钟声将附近的居民都震醒了,大家都赶到了范氏家里,抓住了小偷。这就是掩耳盗铃的故事。”当学生与大家共同分享了这一故事之后,学生对于读本中的内容更加感兴趣,所以大家纷纷将自己觉得精彩的内容分享了出来,这些阅读中的素材也均可运用到学生的作文之中,丰富学生的作文内容,充实学生文章的内涵。
        总之,随着语文综合性学习概念的提出,习作教学中素材的积累逐渐得到重视。近年来,习作教学在教育过程中不断进行改革并且逐年完善,素材积累成为习作教学中的重要组成成分,它所具有的生活化与真实性为小学生习作水平的提高起到了极大的作用。因此,本文通过对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素材积累的途径方向展开分析,通过验证课外阅读素材与课外实践活动的可行性,希望能为促进小学生习作水平的进步起到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包久霞.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积累习作素材的途径[J].华夏教师,2018(25):22-23.
[2]洪柳.浅谈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素材的积累[J].学周刊,2017(06):137-13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