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时事政治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刘足根

发表时间:2020/7/17   来源:《基础教育参考》2020年7月   作者:刘足根
[导读] 时事政治通常指现阶段或某一特定历史时期各方面要素综合导致的或影响较大的国内国际政治大事,它通常代表了当时的社会热点和时代发展趋势。历史学是一门对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那些已经发生的事件记录进行分析、研究和解读的人文社会学科。了解基本史实是学习基础,以史为鉴更好地指导时代发展是历史学科深层次的使命。时事热点本身往往就是即将被记录的历史,从它的身上,不难发现它与尘封的历史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在初

刘足根   江西省吉安县油田中学  343134
【摘要】时事政治通常指现阶段或某一特定历史时期各方面要素综合导致的或影响较大的国内国际政治大事,它通常代表了当时的社会热点和时代发展趋势。历史学是一门对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那些已经发生的事件记录进行分析、研究和解读的人文社会学科。了解基本史实是学习基础,以史为鉴更好地指导时代发展是历史学科深层次的使命。时事热点本身往往就是即将被记录的历史,从它的身上,不难发现它与尘封的历史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在初中的历史教学中,恰当地运用时事政治配合教学,具有极强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时事政治;初中历史;应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1128 (2020)07-044-01

        引言
        在新课标的要求指导下,初中历史教学中须更加注重历史与现实之间的联系,从而增强学生将历史知识点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就意味着老师和学生都必须增强对时事政治的了解和关注,丰富自己的知识视野,提高自身对于特定事件进行关联思考分析的能力。然而,对于时事政治的应用看似简单,却也容易走进误区,甚至形成一种错误的教学引导。因此,为了更好地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应用时事政治进行教学辅助,必须了解时事政治的特性以及教学应用中的现状,从多个角度进行传统初中历史课堂的教学提升。
        一、时事政治的特性
        时事政治是以国内外社会热点为主,涉及方方面面,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社会发展矛盾和趋势的要点事件。作为当下发生的,甚至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热点事件,其自身属性在一定程度上足以吸引初中生的关注。如果能将时事政治与初中的历史知识点进行结合,提供给学生一种全新的解读思路,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主动切入关联的历史事件进行知识点的理解与分析,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使课堂显得不那么枯燥,还能通过时事政治与历史教学相结合让学生对身边所发生的事有了更多的了解,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全面思考问题的能力。在这一过程中,也无形地扩展和丰富了学生的文化视野,形成了深刻的记忆点。
        二、时事政治在教学应用中的现状
        (一)浮于表面的引用和解读
        时事政治涵盖社会的方方面面,且现如今是一个知识信息大爆炸的时代,加上互联网的便利,每天都会有很多的国际国内要闻产生并迅速传播,这就给教学选材带来了一定的复杂和难度。而作为初中阶段排课量并不大的“副科”来说,历史课堂的时间非常宝贵。40分钟左右的课时内,教师往往没有 “多余”的时间用来对时事政治进行全面的讲述和深入的解读。由此便容易演变为一种浮于表面的“无用功”,既难以调动学生深入了解的兴趣,也因没有跟相关的历史知识点产生强有力的关联互动而功亏一篑。
        (二)选材偏失和主观谬误
        对时事政治的运用和解读其实对教师的水平要求较高。一方面,教师需要有很强的驾驭能力,可以迅速搜索出与既定课程相关联的恰当选材;另一方面,要求教师在引用和讲述时不偏离事件的客观情况并避免带入个人主观评判进而对学生产生不必要的误导。调研证明,在初中历史教学中,部分老师未能很好地将课程内容与其引用的时事政治巧妙融合,且难以避免的在讲述过程中带有个人主观色彩。



        三、时事政治应用于初中历史教学的优化策略
        (一)建立案例库,选择合适的时事政治内容
        围绕课堂教学的重点内容,从我们身边的热点话题选取案例并建立案例库。一方面,需要扩充案例收集的渠道。如网络、新闻、报纸以及时事政治类杂志周刊等。另一方面,教师自身需要不断提高对各类时政新闻的识别鉴定能力,筛选适合课程内容的、符合初中生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的代表性案例。当案例库足够丰富的时候,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时事政治的运用才能更为灵活和高效,这样才能有效避免在课堂教学时的“东拼西凑”,强行嫁接,而是清晰连贯地实现话题的自然过渡。让历史照进现实,以现实联系历史,带着发展性的思维和开拓性的视野培养自身的整体史观,构建完整的知识运用体系。
        (二)充分的课前准备,提高课堂效率。
        首先教师应以身作则,充分做好课前的准备工作。教学内容的准备需要建立在教师对课本内容的正确理解和全面解读之上,只有在经过对课本知识内容的认真钻研,对课本知识有全面的理解之后,才能更准确的运用时事政治内容引导和教育学生对历史知识进行深入学习。
        此外,还可以针对学生的兴趣、联系时下热点制作有趣的课件活跃课堂气氛,并鼓励学生在课下空余时间自主搜集时事政治的经典话题。现如今网络发达,传播迅速,学生可以快速且精准的搜集到有用题材。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组织学生整理相关资料,号召个人或以小组为单位对某一历史知识点进行跨越时空的时事政治对比分析。既能确保学生作为课堂主体的有效参与,又能深挖历史探究的深度,丰富历史文化视野,同时还能最大限度地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维洞察力。
        (三)引导学生建立对时事政治的长期关注
        很多学生没时间看也不愿意看新闻,通常是“一心只读圣贤书”,这样做看似节省了时间,将更多的精力集中在课本知识的汲取和记忆上。实则会逐渐养成一种惰性思维,让学生丧失主动学习的动力,难以掌握历史学习所需要的思考分析能力。不管是老师还是家长,都应该正确引导学生关注时事政治。时事政治看似离我们的生活很远,其实它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都息息相关。因为它代表着时代发展的特征和前进的方向,毫不夸张地说,可谓是“牵一发而动全身”。让学生从小就树立关注时政的意识,能开拓学生的思维,增长成长视野。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中学阶段的学生开始接触社会,认识社会,并且最终要融入社会。老师和家长有意识地引导他们从天真的世界走出来,用自己的眼睛多看一看这个世界,而不是通过别人的嘴巴告诉他世界是什么样子,我们生活的时代又是什么样子。我们学习的历史是静态的,已经过去的故事,而我们当下的生活本身就是鲜活的历史。
        了解时事政治的途径有很多种,可以通过看电视、上网、刷微博、听广播、看报纸等多种方式,随时随地地了解最新的时事政治咨询。在理论结合实际的过程中,享受历史学习的乐趣。
        四、结语
        初中历史课堂的重要性或许会被忽视,但历史学习带给人的成长价值是不可忽视的。广大教育工作者可以应用“时事政治”让这样一门“面向过去”的学科焕发生机,重塑魅力。事实表明,恰当运用时事政治引入历史学习的策略已初见成效,这样不仅能激发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同时还能增强学生对历史学习的主动性,不断开拓学生视野,锻炼综合思维分析能力。我们相信,时事政治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是一种与时俱进的历史教学方法。让历史与现实相结合,获得提升的不仅是学生,还包括教师自己。
参考文献
[1]滕鹏.浅议时事政治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8(05):0024
[2]刘子良.初中历史课堂应用时事热点的教学策略[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5(01).
[3]杨英.如何运用时事热点优化初中历史课堂教学[J].课程教育研究,2019(13):069-0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