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语文中渗透国学经典教学

发表时间:2020/7/17   来源:《基础教育参考》2020年7月   作者:陈锦珍
[导读] 现在教育部门越来越注重教师对国学的教学,有许多的学生在幼儿园时期就已经接触过国学,由此可见,国学的重要性就显而易见了。小学阶段是学生开始学习的起始阶段,同时也是学习国学的重要时期。教师一边给学生讲解国学,一边来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不仅要让学生感受到学习国学的乐趣,而且还要感受国学的魅力之处。因此,语文教师就应该将国学与语文教材内容相结合,更好地给学生渗透国学知识。

陈锦珍   灵山县武利镇中心小学  广西  钦州  535427
【摘要】现在教育部门越来越注重教师对国学的教学,有许多的学生在幼儿园时期就已经接触过国学,由此可见,国学的重要性就显而易见了。小学阶段是学生开始学习的起始阶段,同时也是学习国学的重要时期。教师一边给学生讲解国学,一边来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不仅要让学生感受到学习国学的乐趣,而且还要感受国学的魅力之处。因此,语文教师就应该将国学与语文教材内容相结合,更好地给学生渗透国学知识。
【关键词】小学语文;渗透国学;经典教学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1128 (2020)07-080-01

        学生在一年级就开始学习语文,小学这一时期语文教师要要通过语文教学来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品德思想观念,恰好国学经典教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规范学生的品行。国学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凝聚了我国历代人民的传统美德,在语文教学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教师在教学语文的过程中,要在课堂教学的环境中渗透一些国学知识,塑造学生的良好人格。
        一、教师要激发起学生对国学的学习兴趣
        学生的兴趣是学生最好的教师了。学生有了学习的兴趣才会对知识进行思考和研究,从而激发出学生学习的无限潜力。小学语文的学习难度虽然比较简单,但是有的学生依旧很难学好语文,因为学生只是会对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加以探索。所以,教师要培养学生学习国学的兴趣,一旦有了学习的兴趣,他们就会细心地去学习国学,从而提高学生自身的文化水平和人文素养。诗词歌赋都是经典国学的代表国学,它们都具有深刻的内涵,教师在讲解时一定要利用学生喜欢的方式进行讲解,有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国学内容、学习国学品德、弘扬国学精神。
        例如,教师在讲解《惠崇春江晓景》这首古诗文时,按照以往的教学习惯教师肯定是先让学生读熟古诗。但是学生真的有兴趣去阅读吗?当然没有,学生已经对教师讲解古诗的套路了如指掌。所以,教师就可以对教学方式加以创新,给学生播放有关这首古诗的视频,便于学生理解诗意,边放还可以边吟唱这首古诗,以吟唱的方式来取代朗读的方式。学生一边沉浸在美好的画面里 一边又欣赏这美妙的古诗文,好不惬意!以这样的方式来教学经典国学可大幅度提高学生对古诗文的学习兴趣。
        教师在讲解国学知识时要积极创新经典国学的教学方式,以此来更好的提高学生对国学的学习兴趣。经典国学作为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作用。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将国学知识传授给学生,让学生充分感受国学知识所带来的愉悦感,在对古诗文的学习中进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人文素养。
        二、教师要构建起学生学习国学的良好氛围
        学习的环境对学生的学习效率是非常重要的。学生如果在一个好的环境中学习,学生的学习成绩也会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如果在一个比较恶劣的环境中学习,学生的学习成绩只会越来越低。所以说,教师要给学生构建一个欢乐的课堂气氛,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


学生在学习国学的知识内容时,学生学习国学的难度会比学习语文课本知识要大,但是国学处处都是精华,需要学生慢慢地去了解和学习。教师要给学生提供学习国学的环境和氛围,让学生更好地学习国学的相关知识,培养自身良好的行为品德。国学知识覆盖的面比较广,因此,教师在每个星期都要给学生营造良好的氛围去学习国学,增加学生国学知识。
        例如,教师可以根据国学知识来开展一次“国学讨论会”。教师可以给学生进行分组,每个组的人数和学习水平都要齐平,以此来确保“国学讨论会”的公平性。“国学讨论会”的开展内容主要包括国学知识大比拼、诗歌诵读、学习古诗文。教师要对“国学会”的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安排和规划,让学生在满是国学知识的氛围中愉快地学习,受到国学知识的熏陶。在“国学会”结束时,教师再对“国学会”的开展进行系统的总结和概括,让学生再一次受到国学的洗礼,进一步加深对国学的喜爱之情。
        教师要依据学生的需求来制定对国学知识的讲授方法,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国学知识的学习中去,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国学知识所带来的优良品质。国学知识有许许多多的内涵,教师经常开展有关国学的课堂,将国学知识一点一点地传授给学生,培养学生良好的文化素养。
        三、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习国学知识
        语文教师要将学生作为课堂讲授的主角,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讲授国学知识时要对学生加以引导,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学生自主学习可以加深学生对国学知识的理解力,提高学生自身的语文学习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师在讲授国学内容时不要一味地给学生不停地传授知识,要留给学生足够多的思考时间,在思考中找出自己感到困惑的地方,教师依据学生的疑难点对学生进行一对一的讲授,这样国学学习的效果会更好。
        例如,教师可以帮助学生进行课外国学知识拓展,帮助学生加强自身品德修养,教师可以要求学生积累《论语》中的有关品德的句子,让学生进行欣赏和阅读,在理解句子时,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引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以此来加深学生对《论语》的知识印象。
        教师对学生国学的学习加以引导和指点会进一步提高学生对国学的理解能力。国学的学习是非常重要的,教师要注重对国学内容的教学方式方法,尽可能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以此来加强学生对国学知识的了解,进一步加强学生的自身国学素养,更好的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四、总结
        教师国学的教学对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的作用,语文教师也越来越注重对国学的教学。学习国学可以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品德修养,教师要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穿插国学的有关内容,让学生潜移默化的受到国学的影响,教师也要丰富国学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帮助学生从小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
参考文献
[1]刘丽娟.经典国学有机融入小学语文教学探析[J].人间,2016,197(2):81-81.
[2]徐燕.浅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国学教育[J].学周刊C版,2014,(4):128-128,12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