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数学课堂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思考

发表时间:2020/7/17   来源:《基础教育参考》2020年7月   作者:刘辰
[导读] 信息化时代的飞速发展,社会文化价值取向复杂多样,我国青少年的成长环境受到复杂信息的冲击,因而对传统美德缺乏认识。而小学生是技能人才培养的基底,由于学生尚未形成完整的价值观、世界观,因此,需要加强传统美德教育,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培养学生人文修养、民族意识、真诚友爱、善良孝顺的完善人格,创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同时,加强小学生民族精神教育,不断完善充实自我,建立自信,对国家,对民族从心中荣升自

刘辰    湖北省恩施市龙凤镇向家村小学  445003
【摘要】信息化时代的飞速发展,社会文化价值取向复杂多样,我国青少年的成长环境受到复杂信息的冲击,因而对传统美德缺乏认识。而小学生是技能人才培养的基底,由于学生尚未形成完整的价值观、世界观,因此,需要加强传统美德教育,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培养学生人文修养、民族意识、真诚友爱、善良孝顺的完善人格,创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同时,加强小学生民族精神教育,不断完善充实自我,建立自信,对国家,对民族从心中荣升自豪感,并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传统美德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有利于健全小学生人格,提升其道德品质,能够培养德才兼备的学生,为国家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有利于传统美德的继承与发展,为中华传统文化增光添彩。
【关键词】小学数学;德育教育;传统美德;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1128 (2020)07-070-02

        中华传统美德一直是我们应该传承的,博大精深的文化传统,它涉及到我们社会生活的每一个领域。在我国儒家经典之作《大学》中说:“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意思是:“心思端正后才能修养品性;品性修养后才能管理好家庭和家族;管理好家庭和家族后才能治理好国家;治理好国家后天下才能太平。”由此可知道,在古人的价值观中,美德归纳起来可分为“修身、齐家、治国”三个方面。所以我认为传统美德教育不仅仅是思想品德课的内容,它应该持久的进行在我们的德育教育以及各个学科当中。这里结合个人多年的教学实践,谈谈在小学高段数学教学中渗透传统美德教育的几点做法。
        一、深入挖掘教材资源,渗透传统美德教育
        在小学数学教材中有很多数学插图,是非常好的尊老爱幼传统美德的教育素材。但是大部分的尊老爱幼传统美德的内容并不是非常的明显,需要教师认真地研究教材,充分挖掘教材中传统美德教育的相关素材,并且能够贯穿到教师的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关于传统美德的教学,让学生能够在课余时间多关心自己的家人。例如:在给学生讲解“圆周计算”的时候,教师可以具体地给学生讲解圆周率的概念是如何提出的,通过给学生讲解相关的历史知识能够让学生感受到伟大的数学家做出的贡献,给学生讲解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在我所阅览的多个版本小学数学教材中都有数学史料或插图,这是很好的传统美德教育素材,目前所使用的新人教版也不例外。但大部分传统美德教育内容并不突出,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认真钻研教材,充分发掘教材中的传美教育因素,并有效贯穿于学生的学习活动中。例如:在教学新人教版六年级上册《圆的周长》一课时,学生在阅读了书上“你知道吗?”的内容后,我告诉学生:“祖冲之是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精确到6位小数的人,比十七世纪的荷兰人安托尼兹还早一千一百多年!”言语间充满的自豪感,足以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情感,不经意间渗透了爱国主义教育。再如,在做有关圆环面积的练习时,有一道有关土楼的题目,学生在做题前,我先给学生简单的介绍土楼和民居文化,并且说,我国是多民族国家,各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明发展历史,有他们独特的文化,这是其他国家无法拥有的财富!土楼已经被列入“世界物质文化名录”,同学们课下可以收集一下有关中国民居文化的资料,可以自发的做一些保护这些民居的事情。这样的例子还有,告诉学生“小数是我国最早提出和使用的”;“早在二千多年前,我国劳动人民就会计算土地面积”等都是很好的传统美德教育素材。通过组织学生阅读、交流,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激励学生努力学习,刻苦钻研,长大后要把祖国文化发扬光大,为国争光。
        二、创建数学环境,注重传统美德教育
        在“认识分数”这节课上,教师要让学生明白平均分的这个理念,可以创建以下对话环境。师:昨天,淘气和笑笑去你家玩,妈妈给他们拿了4个苹果(教师拿出4个苹果),妈妈怎样才能让他俩的苹果一样多?生:给他俩一人2个苹果。师:两个人都得到了2个苹果,这种分配应该给它取个什么名字呢?生:平均分。黑板上写:平均分。师:妈妈拿出来了2杯橙汁,要怎么样给他俩才叫平均分呢?生:两个人一人1杯。


师:现在妈妈拿出来了1张饼,要把它平均分给他俩(教师拿出1张饼),你们觉得每个人要分到多少呢?生:每人一半。教师先让学生在本子上画出一半的模样,接着跟学生说一半可以用特别的数1/2表示,并在黑板上写下1/2。然后教师告诉学生这个特别的数在之前的课本上都没有学过,这个特别的数就叫分数。这样,教师利用学生日常生活中经常出现的生活状态,把学生从整数的领域引到分数的领域,并通过鲜活的案例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热情。
        在不断的学习中,学生一步步明白了分数这个理念,并且明白了同学之间珍贵的友情。学习分数最关键的一个步骤就是教师让学生明白什么是平均分,并在课堂上将生活中出现的平均分的场景展现出来。例如,在过节的时候去长辈的家里,会有很多孩子一起争抢零食玩具的场面,这时候大人就会把这些零食和玩具平均分给这些孩子,这就涉及平均分的实例。教师就是在这些案例之上给学生们讲解平均分的知识,让学生们在有体会的同时加强认识。再比如在教学“认识人民币”这一课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们在课后开展活动,调查自己的家庭一周要花费多少钱,将费用的明细进行记录,最后进行汇总。这样一来,学生不仅能够做到对人民币的充分认识,同时还能够看到自己和家庭的日常消费,进而使学生了解到父母挣钱的艰辛,并在此基础上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敬老、爱老的美好品德。
        三、设计丰富多彩的动手实践活动,渗透传统美德教育
        我认为,数学是严谨的,也是有序的,更是真实的。数学中存在着严密的逻辑推理,同时也存在许多富有哲理的东西,我在教学中注意挖掘这方面的素材,结合数学家的发明创造过程培养学生勇于探索、严谨治学、献身科学的精神,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团结教育,培养他们拼搏进取精神。比如在教学《圆锥体积》公式的推导,我让小组合作探究等底等高圆柱与圆锥的体积有什么关系,学生使用的是学具是大米和纸质的圆柱和圆锥,在操作过程中需要小组四人通力合作,严谨认真。如果学生学习数学态度不够严谨,缺乏钻研、探索的精神,那么结果的误差就会很大;如果学生不能合作,没办法一个人将大米装进尖尖的有些“软”的圆锥里,从而培养学生严谨的探究作风和团结合作的思想。教师也可以抓住时机给学生讲授一些数学家刻苦钻研的故事:比如陈景润为了证明“1+2”定理而废寝忘食,对科学孜孜不倦的精神值得学习;阿基米德面对罗马士兵的刺刀,还要坚持做完一道几何题,学习他对真理的执着追求精神;祖冲之在追求数学道路上的感人故事等……,这些真实典型的数学家的事迹可以学生培养不畏艰难,努力奋斗,刻苦钻研的献身精神。再如圆是平面图形中最完美的图形,它是完全对称图形,有着其他平面图形无法与之相比的形状美,它还体现着一种伟大的精神——集体主义精神。由此使学生受到启发,我们每一个人就象圆上一个个的点,大家所处的班集体就好比一个圆,集体的形象与荣誉与我们每个人的努力是分不开的,如果某个人不遵守集体的纪律,不能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游离于集体之外,就得不到集体的温暖。这样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将集体主义教育自然地渗透到学生的心田。
        四、充分发挥数学教师的人格魅力,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悟传统美德
        在小学的教育中,教师常常是学生模仿的对象,因此,教师首先需要以身作则,充分发挥个人魅力,弘扬传统美德,为学生做出表率,这样才能够为学生做出正确的引导。例如,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当按时上课,不迟到早退;对于自己做出的承诺应当积极履行,引导学生树立诚信的观念;可以与学生一同进餐,开展“光盘行动”,绝不浪费一粒粮食,促使学生也能够克勤克俭。除此之外,教师在生活中也需要尽量保持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这样才能够带给学生正面的影响,帮助学生建立积极乐观的心理,以最饱满的热情去迎接每一天的学习与生活。
        总而言之,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承载着中华民族传统精神,在当今这个充满诱惑力和手机横行的时代下,一开始就对低年级学生进行传统美德教育,不仅具有历史意义,而且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在数学教学中开展传统美德的渗透具有很强的可行性和反复性,数学教师需要充分挖掘在数学中所蕴含的传统美德,同时结合数学教材、数学活动、数学特性等进行渗透,让学生们在无形之中受到感染与启发,将中华传统美德教育不断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王桂芬.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传统美德教育浅见[J].中国校外教育,2015,(18):27.
[2]鞠允萍.运用传统美德教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J].现代交际,2016,(21):148.
[3]唐幼面.活用教学模式优化数学课堂—培智生活数学教学思考[J].华夏教师,2015,(11):66-6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