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帮扶 有效提升

发表时间:2020/7/17   来源:《基础教育参考》2020年7月   作者:茅珠丹
[导读] 新冠肺炎疫情来势汹汹。我校在市、县教育局的指导下,积极响应、迅速联动,我们六年级数学主要利用钉钉,年级联播与班级直播相结合,复学后,我们开展了线上学习效果检测活动,结果发现优秀的孩子线上线下教学效果相差不明显。但是中下孩子较之前相比有大幅度的下降,数学基础知识掌握不够牢固,且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更为欠缺。由此我们不禁要思考:防疫复学下,我们如何有效衔接、因材施教呢?

茅珠丹   浙江省天台县天台小学  317200
【摘要】新冠肺炎疫情来势汹汹。我校在市、县教育局的指导下,积极响应、迅速联动,我们六年级数学主要利用钉钉,年级联播与班级直播相结合,复学后,我们开展了线上学习效果检测活动,结果发现优秀的孩子线上线下教学效果相差不明显。但是中下孩子较之前相比有大幅度的下降,数学基础知识掌握不够牢固,且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更为欠缺。由此我们不禁要思考:防疫复学下,我们如何有效衔接、因材施教呢?
【关键词】后疫情时期;小学六年级数学;精准帮扶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1128 (2020)07-067-02

        我们的复习衔接首先面对的就是数学学困生。我们根据学困生的实际情况,确定目标,设计练习内容,落实帮扶过程。
        一、精准诊断学困生的成因
        复学后我们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对所有学生进行全面调查了解,这样才能对学困生进行精准帮扶。
        1.学困生诊断:
        复学后我们首先要根据线上教学的实际情况进行全面了解。
        (1)空中课堂表现:课前,上线迟到或途中离线或早退。课中,听课不认真,或者开着直播,却在打游戏,聊天;课后,作业经常不上传,打回后不补交,与家长联系无效。
        (2)问卷调查分析:
        2.原因、背景分析
        数学学困生的形成可分为长期性的和短暂性的,可能有以下原因造成:
        (1)长期性原因
        结合平时的数学教学过程,发现这些数学学困生都有以下特点:
        ①学习动力不足。他们往往比较懒,没什么上进心。很多数学学困生都是这个原因造成的。 ②学习方法不对。
        (2)此次疫情背景下产生的暂时性学困生。
        平时我们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就存在各种差异,但在“空中课堂”又产生了新的差异。
        ①由于学生们的自制力不同,部分孩子居家期间养成了一些不良习惯,纪律意识松懈,不审题,乱计算等。②家长管理不到位。
        二、精准确定学困生的帮扶目标
        我们针对数学学困生学习具体情况,制定出适合他们的比较低的要求。
        1.针对线上内容而制定的复习目标。 根据“空中课堂”的日常反馈,结合复学后的问卷调查对于学困生专门备课,达到有效衔接。比如:复习圆柱的体积这块知识,我们基本的复习目标是学会转换思想通过用切割拼合的方法借助长方体的体积公式推导出圆柱的体积公式,并且能够运用公式正确、灵活地解决有关圆柱的体积和容积的实际问题,但对于学困生,则只要求根据公式正确计算圆柱、圆锥的体积即可。
        2.复学后的新授内容的目标。学困生智力或非智力因素较差,造成学习成绩暂时相对滞后的学情,以基础过关,查缺补漏,着重以传授基本知识和训练基本技能为重点。
        三、精准设计学困生的帮扶练习
        帮扶活动的内容主要由老师设计,即教师为他们量身定做的“分层学案”,把基础性的题目留给学困生,思考性题目留给好学生。
        1、数与代数知识。这块知识内容多,连续性强,学生往往不能将知识与运用联系起来。


比如对于折扣问题,学困生往往只记住公式,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情景一变,名称一变,他们就不会了。所以在复习时首先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和理解打折,认识原价、现价、成本等名称的含义。然后把折扣与百分数知识进行联系。在理解的基础上,学生再去解决问题就简单多了。
        2.图形与几何。学困生空间观念的建立往往不强。所以除了要让他们多动手实践外,图形的运用也不能太复杂。比如在复习圆柱的侧面积之后,根据圆柱的侧面积公式,完成直接应用的题型就行。平时多提醒一些细节问题,比如画图时该用实线还是虚线,需标上直角符号等等。
        3.统计与概率。统对于这部分知识,学困生具备一些基础,许多问题的答案并不是唯一的,所以教学要针对学困生的问题进行设计,比如:根据甲乙两队成绩,下一场比赛哪队胜利的可能性大,引导孩子要学会用数据来解释自己的判断。
        4.综合与实践。在课堂中,让学困生充分参与其中,在实践中充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而教材对这块知识的要求也不是很高,所以学困生对这块知识有兴趣,学的也相对比较好。比如:设计一些解决家庭里发生的一些实际问题,如帮助家人制定旅游计划等题。
        四、精准落实学困生的帮扶过程
        本着“没有教不好的学生,确保教好每一个学生”,从学困生抓起,课内与课外相结合,教师辅导与学习小组相结合,全面提高学习成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1.构建高效数学课堂教学 
        数学学困生转化以课堂为主渠道,在教学环节重视学困生的兴趣引导,提升课堂的教学质量。
        ①降低整体课堂教学难度,加强数学基础训练。复学后上级部门一再强调降低要求,所以我们将数学课的重心转移到加强基础训练上来。
        ②老师在课堂的教学当中,一定要进行分层教学。
        ③多关注学困生。课堂上将更多的机会留给学困生,鼓励他们多发言,给他们多一些展示自己的机会。只要认真听,积极发言都要及时给予肯定。逐步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2.有效利用课外时间 
        除了高效的课堂外,我们还要充分利用课外时间,以弥补课内的不足。
        (1)在校期间的课外辅导。主要是师生之间一对一,一对几的个别辅导,时间灵活机动,内容有针对性。
        (2)线上支援线下。 两个月的“空中课堂”教学总结了不少成功经验,而“空中课堂”的形式本身也有很多优点 ,我们要发挥其优势,作为复学后“空中课堂”的有效补充。但与线下的辅导不同,它的时间是固定,内容也比较系统。
        ①我们可以指定内容,让孩子回看“空中课堂”视频。
        ②或者针对学生在线下课堂学的不足之处,专门制作微课等可以让孩子在家查漏补缺。
        (3)学习小组的建立
        学生之间平时接触得比较多,并且学困生面对教师总有一些拘谨,同学之间就不一样了。所以我们要让优秀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多帮助学困生。
        ①确定优秀生的人选。要选择那些有较强的组织和协调能力、成绩应该优秀、责任心强的优秀生。
        ②培养优秀生的互助意识。让优秀生认识到同学间在互助的过程中,自己的知识也能得到深化,能力也能得到提高。
        ③引入个人竞争机制。不能老是将学困生置于全班中进行比较,要引导他们跟自己比,跟以前比,学困生之间比较谁进步更快。
        我们要针对学困生共性、个性的缺失,进行精准帮扶,从而帮助他们形成数学必备的“四基”。激发他们的数学学习的兴趣,学会正确的学习数学的方法,重塑学习信心。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