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年级语文朗读教学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宋艳

发表时间:2020/7/17   来源:《基础教育参考》2020年7月   作者:宋艳
[导读] 随着国内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行,教育部下发了新的教育指令。其内容要求小学阶段教育不应该过于注重对学生的知识教育,还要重视对学生的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的综合素养的提升。语文是小学教育的重要科目,而朗读教学又是语文教育的重要环节。开展朗读教学不仅能够促进学生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的提升,而且还能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为学校未来的发展奠定基础。接下来本文将会对当前国内小学低年级语文朗读教学现状进行分析,并根据实

宋艳    山东省枣庄市台儿庄区运河街道办事处张庄小学
【摘要】随着国内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行,教育部下发了新的教育指令。其内容要求小学阶段教育不应该过于注重对学生的知识教育,还要重视对学生的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的综合素养的提升。语文是小学教育的重要科目,而朗读教学又是语文教育的重要环节。开展朗读教学不仅能够促进学生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的提升,而且还能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为学校未来的发展奠定基础。接下来本文将会对当前国内小学低年级语文朗读教学现状进行分析,并根据实际问题提出一些有效的对策。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语文朗读;现状;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1128 (2020)07-066-02

        小学阶段教学正处于教学的初级阶段,在这个阶段教师应当注重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并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学生综合发展。但是当前我国小学语文朗读教学中还存在很多问题,教育质量无法得到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发展受限。对此,学校和教师要引起重视,及时发现朗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采用科学的方法解决问题,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一、我国低年级语文朗读教学现状
        (一)语文朗读教育停留在表层阶段
        朗读教学就是指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大声有序的朗读课文。在朗读过程中学生的注意力也会更加集中,这样就能加深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有利于学生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的提升。综合这些因素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得出朗读教学对小学语文教学具有良好的辅助作用,有利于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升。但是在实际开展语文朗读教学的过程中,其中存在问题也开始凸显出来。最大的一个问题就是语文朗读教学还停留在表层阶段,教师并没有充分发挥出朗读教学的教学作用,教学效果差。此外,朗读教学所占据的课时也非常有限,对学生能力的提升微乎其微。受到这些因素的影响,小学语文朗读教学质量难以得到有效地提升。
        (二)语文朗读教育形式生硬
        传统的语文朗读教育主要是以教师为核心开展各项教学活动,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只是被动的在学习,并没有发挥出自身的学习主动性,再加上小学语文科目知识点内容较多,教学氛围枯燥乏味,导致学生自身的学习积极性不佳,学习效率也会受到影响。如果长时间保持这种教学状态,学生就会产生思维定势,对教师产生依赖性。朗读教育的形式也会变得生硬起来,在课堂上学生只是一味跟随教师的思想去朗读课文,缺乏自主思考,不利于学生理解能力的提升。
        (三)在朗读过程中过于重视朗读的技巧
        在朗读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这样一个问题,教师过于注重学生的朗读技巧,却忽略了学生对文章的感悟和理解。朗读技巧包括对字词的准确发音,适当的停顿等等,通过培养学生的朗读技巧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这对学生而言是非常重要的。鉴于朗读技巧培养所带来的良好的教学效果,现在有许多教师都在紧抓学生的朗读技巧。可是与此同时,这种教育方法弊端也开始显现出来。


朗读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朗读技巧,更是为了让学生在朗读过程中认真感受文章中所包含的思想感情,深入挖掘文章的内涵。如果只是抓住其中一方面开展朗读教学,所取得的教学效果是不理想的,并不能达到教学目标。对此,教师在开展朗读教学的过程中应该紧紧抓住情感理解和朗读技巧两个方面,合理运用教学手段,实现对学生的综合培养。
        (四)学生对朗读没有足够的兴趣
        小学生天性活泼,会凭着自己的喜好去看待一件事情,如果他们对一件事情感兴趣,就愿意在其中投入大量的兴趣和精力,相反,如果他们不感兴趣,他们就不会这么认真,甚至还会对这件事情产生抗拒心理。此外,小学生的意志力不足,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很难坚持做完某一件事情。受到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现在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的方式还比较单一,课堂氛围枯燥乏味,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在这种情形之下,课堂教学质量很难得到的有效地提升。
        二、优化小学低年级语文朗读教学的措施
        (一)让学生能够重视语文朗读教学
        要想让学生积极配合教师的教学工作,首先必须要让学生重视这门科目。为了达成这个目的,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教师应当积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意识到语文朗读教学对学生的教育意义。不断改进传统的教学方法,并在其中运用一些现代化的教学方法,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和成长环境,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第二,教师可以通过开展教学活动的方式让学生认识到语文朗读教学的重要性,只有这样学生才会积极主动的投入到学习中。例如,在课堂上教师可以组织开展朗读比赛,评委由教师自己担任,然后再让学生自由挑选一段自己喜欢的文章进行朗读,由老师进行评判,最终得出最优秀的三个同学,对他们进行适当的奖励。通过这种方式能够有效加强学生对朗读教学的重视,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投入更多的精力,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升。
        (二)实现朗读教育形式的多样化
        传统的朗读教学方式过于单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受到限制,不利于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升。针对这个问题,教师要积极改进教学模式,实现教学模式的多样化转变。在多样化教学课堂中,学生的学习兴趣高涨,注意力也更加集中,学习效率得到有效增长。例如,教师可以将朗读教学与问题教学形象结合。在学生朗读课文之前设置一些相关问题,然后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朗读课文,这样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而且能够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之后收获喜悦,在这个基础之上,学生才会积极主动的投入到学习中。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开展语文朗读教学有利于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养成,对学生未来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学校和教师要引起重视,转变传统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提高朗读教学质量,促进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李颖.朗读教学在小学低年段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实施现状及对策[D].沈阳师 范大学,2017.
[2]杨丽娜.小学低段朗读教学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6.
[3]张立新.小学低年级语文朗读教学有效途径探析[J].新课程研究(上旬 刊),2018,10:76-7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