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儿童故事为载体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

发表时间:2020/7/17   来源:《基础教育参考》2020年7月   作者:卢月乔
[导读] 语言是交流与思维的工具,是思维的表现方式。幼儿期是学习语言最敏感、最关键的时期,也是储存词汇最迅速的时期。幼儿在运用语言进行交流的同时,也在发展着人际交往能力、理解他人和判断交往情境的能力。选择合适的儿童故事;创设多形式的倾听环境,激发幼儿对儿童故事的喜爱及理解故事内容;在通过儿童故事不同演绎形式,使幼儿在交往、展示、表演中促进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

卢月乔    陕西省西安市未央区白桦林居幼儿园  710016
【摘要】语言是交流与思维的工具,是思维的表现方式。幼儿期是学习语言最敏感、最关键的时期,也是储存词汇最迅速的时期。幼儿在运用语言进行交流的同时,也在发展着人际交往能力、理解他人和判断交往情境的能力。选择合适的儿童故事;创设多形式的倾听环境,激发幼儿对儿童故事的喜爱及理解故事内容;在通过儿童故事不同演绎形式,使幼儿在交往、展示、表演中促进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儿童故事;幼儿;语言表达能力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1128 (2020)07-106-01

        一、以问卷调查为依据选择合适的儿童故事
        (一)分析问卷调查,确定发展方向
        通过抽样调查的方式,对大中小9个教学班的幼儿、老师及家长,采取抽样的形式,发放“幼儿儿童故事了解及语言表达力问卷调查表”,共计发放调查问卷表117份,收回117份,回收率为100%。参与调查幼儿父母填写,全体老师一人一份。本次家长和教师问卷调查具有代表性。
        通过分析幼儿在儿童故事方面,可以看出我们应该多给幼儿创造机会,让他们敢于在别人面前表现自己,在活动中受教育,在活动中促成长。通过家长在儿童故事方面,可以看出大多数家长希望幼儿在讲故事的过程中语言表达能力得到发展。
        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遵循一定规律,幼儿从小就喜欢听故事,在1岁半就能听懂故事;到了3岁左右,开始能够复述简单的故事;到了5岁左右,能够有序、连贯、清楚地复述整个故事,并且在理解故事的基础上进行续编或创编故事。就如调查所显示,幼儿对儿童故事都非常喜欢,然而,并不是随着年龄的增加,幼儿的语言能力就一定有所增长。幼儿需要在多次重复倾听和阅读的过程中,对故事的理解才会逐步加深。在幼儿园教育中,教师可以利用儿童故事,通过多种形式促进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
        (二)依据幼儿发展特点,选择适合的儿童故事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引导儿童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并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和体验。”②
        小班的幼儿就适合选择人物对话和情节要简单,和幼儿的生活相结合的儿童故事,如:《小鸭找朋友》、《贪睡的太阳宝宝》等故事;中班幼儿故事文本中的人物更多,对话较为复杂,对幼儿的倾听、理解、复述能力要求更高。大班幼儿选择的故事,则情节更为复杂、人物更为丰富,且故事情节也有了更多的变式,如:传递朋友友谊,化解矛盾的故事《49只风筝和49只纸船》,有充满想象色彩的、善于创编的故事《蚂蚁飞上天》、《乌鸦喝水》等这些都较适合大班幼儿。可见,必须依照不同年龄段幼儿的语言能力选择适宜的儿童故事。
        二、通过儿童故事不同演绎形式,促进幼儿语言表达能力
        幼儿的语言发展包括了对多样化语言的适应力、理解力和运用能力④。


通过大带小的阅读故事、午睡故事讲述、儿童故事表演等形式,让幼儿在感知中体验、在体验中演绎、在演绎中促进幼儿语言表达能力。
        (一)组织大带小阅读故事活动,促进语言表达能力。
        教育家陶行知曾经说过“小孩子最好的先生,不是我,也不是你,是小孩子队伍里最进步的小孩子”。 在“开心阅读吧”中,大班的千千小朋友和小班的姿姿小朋友就发生了有趣的一件事。
        姿姿是一个聪明又好学的小姑娘,她一人在独自看书,千千就想:我是大姐姐应该帮助她给她讲故事,说:“你叫什么名字?我给你讲吧!”姿姿:“我会讲”,千千想了想:“姐姐想听,那你给我讲好不好呀?”姿姿根据一有经验,通过图片以自己的方式表达故事情节,不仅对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有所提升,更是促进了不同年龄段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幼儿午睡故事讲述,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幼儿园利用中午午睡前的时间,安排中大班幼儿进行午睡故事讲述,不仅可以培养孩子开朗的性格,通过这种方式来敞开心扉,增进和伙伴之间的交流。扩大自己的知识面,让自己了解地更多,懂得更多。更是锻炼了自己的说话能力。刚开始幼儿生涩的讲述,到现在幼儿有感情的演绎,正是孩子成长的表现。当幼儿午睡故事每天通过微信平台向所有的家长展播时,小主播们听到自己的声音,兴奋、激动难以言表,通过此次活动,孩子的词汇量在潜移默化中积累,对故事的理解更加全面,尤其是在故事的有感情讲述方面更是效果显著。
        (三)儿童故事表演,提高幼儿语言表达能力。
        孩子在对故事“角色”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的进行表演,角色扮演对幼儿的自我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是幼儿社会教育的一种重要手段,通过这个过程,幼儿不仅强化了角色意识,而且能够不断地内化社会行为规范让孩子在理解故事的基础上学会用语言表达,是提升语言表达能力的有效载体。
        大班幼儿以儿童故事为文本,排练童话剧《公主的头花》的时候,教师将幼儿按照公主、白鹭、国王、侍女、公主化身等八个角色,同一个角色又有4—5名幼儿进行扮演,同一角色的幼儿在一起相互探讨语言的动作、语气、眼神、站位等,幼儿很快地在动作扮演中完成了言――形――意的转换,从而获得了大量新的经验,产生了美好的体验,完成了对角色的想象。幼儿对周围环境中的语言刺激特别敏感,学习同伴、角色扮演使幼儿有着强烈的语言表达的积极性。
        结束语
        总之,语言能力的强弱将会影响孩子的一生,单一枯燥的注入式教育已经不再能满足幼儿教育的需要,幼儿教师在培养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时候应该开发多种多样的方式来达到实现培养目的,根据幼儿年幼无知,理解力弱的特点,决定了儿童故事是实现培养孩子语言表达能力的有效载体。发掘整理经典故事,引导孩子领会故事的含义,掌握准确的语句和词汇,对幼的健康成长的作用不可忽视。
参考文献
[1]《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012.10.
[2]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2001.6.29
[3]周兢.学前儿童语言学习与发展核心经验[M].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4.9.
[4]余珍有.幼儿园语言领域教育精要—关键经验与活动指导[M]教育科学出版社.201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