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作文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发表时间:2020/7/17   来源:《基础教育参考》2020年7月   作者:李德微
[导读]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十分重要的一项任务,作文不仅仅是对学生语文综合能力应用情况进行考查,同时也是学生进行创造的脑力劳动。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教师要特别注重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引导学生可以写出新颖的作文,促进学生提升写作能力,下面就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策略进行探究。

李德微    广西省梧州岑溪市大业镇中心小学
【摘要】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十分重要的一项任务,作文不仅仅是对学生语文综合能力应用情况进行考查,同时也是学生进行创造的脑力劳动。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教师要特别注重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引导学生可以写出新颖的作文,促进学生提升写作能力,下面就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策略进行探究。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文;创新思维;培养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1128 (2020)07-098-01

        一、前言
        作文属于比较特殊的创造性脑力劳动,而在以往的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学生进行作文写作时,大多是模仿一些优秀的文章,很少独立思考,在极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创造思维的发展,不利于学生创新素养的提升。所以在今后的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教师还需要特别注重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二、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创新能力培养的必要性
        在小学教学中,语文作文课程包含语言交流、基本性语文作文课程知识、道德素养感知和文字阅读等内容,这对小学生语文作文课程学习综合能力具有显著提升作用。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逐渐优化改革教育内容,在对教育性问题进行逐渐深入研究过程中,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很好地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性作文课程能力。因此,教师应重视改革教育观念,便于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通过创新理念,使得学生在作文课堂中的积极性得到显著提高,并鼓励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最终让小学生的作文课堂学习效率得到明显提升,为小学生日后的语文作文课学习打下良好基础。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应该重视理念创新,并将它科学合理地应用到作文课堂教学中来。
        三、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现状分析
        从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现状看,还存在一些不足,其主要表现在:(1)小学生畏惧作文,在小学语文作文课堂教学中,纵使教师富含耐心地对学生进行讲解,但是,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具有一定限度,并且他们没有丰富的阅读经历,加上小学生缺乏健全的知识结构,所以小学生缺乏完善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在写作的时候,他们没有充足的素材,所以,他们畏惧写作文,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活动的开展。(2)作文教学策略失衡,根据目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实际状况来看,作文教学策略失衡这一现象较为明显。以往的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在对学生进行作文教学的时候,希望学生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写作方法和技巧,因此,教师在日常写作中根据考试要求设置相应的作文题目,这种作文题目的设计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写作方法和内容,并给学生写作兴趣带来较大的挫伤。(3)缺乏作文写作创新,小学语文作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将一节课的时间均限制在教室中,加上家长对小孩的溺爱,他们很少有机会亲密地接触社会和大自然,进而导致小学生不能很好地感悟自然、生活和人生等。这种现象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小学生作文写作内容缺乏深刻的自身体会,也没有浓厚的情感表达。虽然写出来的作文文字通顺、条理清晰,但是内容千篇一律,缺乏创新性。
        四、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创新思维培养途径
        (一)注重命题创新
        在小学业务额作文教学中,为了让学生可以写出更加具有内涵的作文,教师首先应该注重对作文命题形式进行优化创新,要突破以往的作文命题形式,为学生构建一个充满新意的写作氛围。小学语文教师在命题环节,要注重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启发,指引学生可以将语言看作是创新工具,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写作想象力、创造力。


小学语文教师应该结合整个学期的作文教学目标,鼓励学生开展多形式的写作活动,如图画作文、游戏作文、故事作文等,充分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
        (二)注重生活积累
        生活是学生获取写作素材的主要场所,在实际中,为了促进学生写作创新能力提升,教师就需要指引学生对生活多观察、多留意,让学生可以灵活的应用生活素材进行写作。首先教师应该结合教学情况,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样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可以在实践中加深对生活的感悟,如组织学生开展防火演练、捐款捐物等活动,能带给学生不一样的生活体会,也能为学生写作提供新素材。其次,教师要强化学生阅读训练,正所谓读写不分家,良好的阅读训练可以有效开拓学生的思维,增强学生对文字的感知,让学生学会如何用正确的词语进行内容描述。所以教师要在日常教学中强化对学生的阅读指引,并组织学生开展读书交流。最后教师要鼓励学生开展个性化日记写作活动,日记本身具有极强的个性色彩,小学生的生活经验有所不同,对于事物的理解也存在一定差异,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个体差异,对学生进行培养,使得学生实现个性化、创新化发展。在实际中,面对同一种事物,学生产生的感触是不一样的,写出来的内容也有所差异,教师要肯定学生的这种差异,杜绝用“标准”来衡量学生写作的情况,鼓励学生之间做到百花齐放,这样才能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
        (三)创新作文形式
        小学语文教师在对学生进行作文教学的时候,应指引学生突破传统常规,指引他们站在不同角度上审视作文,这样不仅对学生的写作能力具有一定提高作用,还能对学生的创新作文能力具有很好的培养作用。
        (四)创新主题思想
        在作文中,主題具有统帅、灵魂的地位,是文章中最为精髓的地方。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教师还需要引导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注重主题创新。实际上,主题的创新必须建立在广泛的信息基础上,要让学生可以在实践活动中产生独特体会,打破固有思维,产生自己独特的认识。小学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写作过程中,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思考,正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在作文写作环节,同一个题目、同一则材料,从不同的角度看,可以写出不同的文章,如以“雪”为题进行写作,从颜色上看,雪洁白无限、不染尘埃;从作用看,温暖大地、奉献万物;从鞭挞的视角看,雪冷酷无情、万里冰封。角度不同,体现的知识有所差别,写出的内容也存在差异,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指引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写作,实现主题创新,以此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五)丰富作文情感
        在写作过程中,文章是否蕴含着情感会对作文质量带来很大影响,一篇充满情感的作文,很容易引起读者情感共鸣。写作的本质在于创作者与读者之间的精神交流,对创作者来说,写作是抒发情感的过程,对读者来说文章则是其获取情感的途径,同时在课程标准中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在写作教学中应该指引学生学会将自身情感融入文章中。对此,在今后的作文教学中,教师必须引导、鼓励学生学会书写自身的情感,通过恰当的修饰、写作手法将自身情感用文字表现出来。
        五、总结
        总而言之,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教师必须意识到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必要性,结合当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现状,灵活地应用各种手段,充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使得学生可以写出更加具有内涵的作文,全面提高小学生的写作能力。
参考文献
[1]李志红.小学语文作文创新思维的培养与形成[J].新课程•小学,2017(7):126.
[2]周娟.试论如何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J].作文成功之路:教育教学研究(下),2015(9):43.
[3]范玉蓉.新课程下小学语文教学创新思维的培养分析[J].新作文:教研,2019(1):11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