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小学数学合作学习与探究性学习能力培养的思考

发表时间:2020/7/17   来源:《基础教育参考》2020年7月   作者:黄进
[导读] 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开展和深入实施,小组合作学习开始在教学课堂中变得普遍[1]。合作学习模式是一种新的教学方法,它在提升学生心理素质和提高教学成绩方面都具有独特的优势,因此,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被越来越多的教学课堂采用。然而,随着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不断地推广,我们又发现其存在一些问题,所以,笔者以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为例,对该模式的优缺点进行分析,并且提出一些改进意见,希望能提高小组合作学习在

黄进   湖北省利川市汪营镇苏家桥小学  445409
【摘要】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开展和深入实施,小组合作学习开始在教学课堂中变得普遍[1]。合作学习模式是一种新的教学方法,它在提升学生心理素质和提高教学成绩方面都具有独特的优势,因此,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被越来越多的教学课堂采用。然而,随着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不断地推广,我们又发现其存在一些问题,所以,笔者以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为例,对该模式的优缺点进行分析,并且提出一些改进意见,希望能提高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教学效率。
【关键词】小学数学;合作学习;探究性教学;学习能力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1128 (2020)07-123-01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合作教学是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在教师恰当的组织和有效的调控下,在教学过程中,以“个人自学”、“小组合作”、“班级合作”为基本教学形式,通过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多边互动、积极合作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模式;是基于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索、勤于动手的一种新型模式,它是改变传统课堂教学中的那种单一化、模式化、教条化、静态化的弊端,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且主动全面地发展。
        一、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和性格特点进行合理的分组
        每个学生的思维意识和认知水平都是不同的,教师应当注重学生之间的差异性,根据学生的学习理解能力以及性格特点进行小组划分,实现各个成员的完美互补。尤其是在开展合作教学活动之前,教师应当对小组成员的职能进行明确的划分,达到高效合理的任务分配目的,提高小学数学低年级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例如,在“生活中的数”的小组合作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学生的理解能力以及性格活泼的程度进行小组划分,就生活中常见的数字进行讨论,就教材中的各个数学事例进行分析讨论,让学生意识到数学在现实生活中应用的广泛性和对生活的重要意义。
        二、利用问题情境,强化小学生数学意识
        小学生自主合作学习与其它教学方法相比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其将课堂时间充分地归还了学生,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的表现以及学习成果也是影响教学质量的关键性内容。为了有效集中学生注意力,让学生在自主合作学习中能够从数学的角度看问题,有效培养与锻炼学生的能力,应通过问题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产生探究的欲望。
        例如,在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学习部分,很多应用题的已知条件相对复杂,学生无法正确理解已知条件之间的关系,从而使理解上出现错误,导致最终解题结果错误。对于这种情况,教师在引导学生针对应用题进行探究时,应先将应用题划分成不同的类型,从题型入手,引导学生掌握每种类型题的解题关键点。这样在自主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问题情境,通过不断的设问,让学生对所要探究的内容产生兴趣与探究的欲望。这样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们才会充分发挥个人才智,积极地解决问题。但是在设置问题情境时需要注意,问题必须与学生认知水平相符,不能超出学生的理解范围;而且问题必须保障专业性,要从数学的角度与思维进行问题设置,从而引导学生从数学角度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形成数学解题思维。



        三、探究规律,鼓励学生独立学习
        数学与其他学科不同,不能靠死记硬背来取得学习效果。数学知识点之间不是孤立地存在,而是彼此相关的,学生想要学习好数学,在自身具备较高的逻辑分析能力的同时,老师也要积极引导学生发现数学知识点之间的规律与关联,让学生能够做到举一反三。引导学生发现规律与关联的方式多种多样,其中让学生自己动手去实际操作得出结论的效果最佳。当然,这样的实操性学习仅靠某个人是无法完成的,还需要小组之间团结合作、共同完成。比如,在学习“梯形与三角形、方形、矩形”的关系时,我们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提前准备多样的三角形、方形、矩形,让他们共同探讨可以摆出几种梯形、一个梯形都可以由哪些形状组成……通过这样的实操,让学生动手能力增强的同时,也发现了形状之间彼此的规律。下次再遇到这样的问题,学生就可以举一反三自己去思考与发现。
        四、利用信息技术,摆脱学生依赖心理
        在自主合作学习过程中,利用信息技术可以为学生创设直观的情境,便于学生理解合作学习任务以及学习的重点与难点,摆脱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教师可以在课前导入环节利用信息技术让学生观看直观的画面,通过画面向学生提出问题,并引出自主合作学习的主题,让学生从知识的源头进行探索,从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与探究问题的能力。也可以引导学生对所要探究的内容在网络上进行相关信息探索,通过信息技术搜索更多资讯,不断开阔自身的眼界,也为自己丰富知识储备提供更多的机会。例如,在小学数学教材中,有相关部分知识内容专门引导学生进行图形认知,但是这部分内容的图形只是生活中常见的图形或简单的图形,学生通过信息技术可以掌握看到更多的图形,对更多图形有深刻的了解。
        五、 培养学生认真倾听,积极思考的合作学习习惯
        倾听是汲 取经验,采纳意见最好的途径。良好的倾听 习惯是与人交流的必备素质。只顾自己表达 意见,不听他人意见,唯我独尊,是现在孩子 的通病。在课上或小组合作学习中,我发现 很多学生不倾听别人的意见,只顾忙自己的 事情,导致课堂或合作学习成了老师与几个 学生的交流。学生仿佛不会倾听,这就需要 教师着力培养学生认真听取别人意见的习 惯。培养学生倾听的习惯要从低年级开始扎 实去做,并提出倾听的要求。要求学生在合 作学习中要学会“三听”:①认真听每位同学 的发言,听完整、认真思考、不插嘴;②听别 人发言的要点,抓住主题;③倾听后作出判 断,提出自己的想法。平时训练要扎实、连 续,并引导学生反复琢磨体会,久而久之,学 生不但养成认真倾听的好习惯,更调动了学 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尊 重他人的品质。
        总之,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满足我国素质教育的要求,新的教学方式的出现的必然的,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就是其中之一。笔者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仅以自己的教学经验,提出了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小学数学课堂应用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和改进方法,希望能为往后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教师提供一些借鉴。
参考文献
[1]韩晓雪.浅谈合作学习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6(26):12.
[2]郑丽娟.“小组合作在小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研究”结题报告[J].当代科技,2017(27):55.
[3]张瑞兰.小学数学教学课堂中小组合作学习探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5(23).
[4]杨文.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J].考试周刊,2015(4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