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课改后实验课的教学分析

发表时间:2020/7/17   来源:《基础教育参考》2020年7月   作者:沈德平
[导读] 众所周知,化学这一门学科需要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实验才可以得到对化学知识事半功倍的理解,特别是对于即将面临中考压力又刚接触化学的初三学生而言,对化学知识显的尤为陌生。化学教师若想让初三学生快速接受化学作用的基本理念,应对开设化学实验课增加重视程度。因为化学教师一旦忽略了化学实验课的重要性,新接触化学的初三学生面对枯燥的化学周期表与公式就会丧失学习化学的兴趣,并对培养与提升学生的化学实际动手能力造成一定

沈德平    福建漳州诏安边城中学  福建  漳州  363500
【摘要】众所周知,化学这一门学科需要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实验才可以得到对化学知识事半功倍的理解,特别是对于即将面临中考压力又刚接触化学的初三学生而言,对化学知识显的尤为陌生。化学教师若想让初三学生快速接受化学作用的基本理念,应对开设化学实验课增加重视程度。因为化学教师一旦忽略了化学实验课的重要性,新接触化学的初三学生面对枯燥的化学周期表与公式就会丧失学习化学的兴趣,并对培养与提升学生的化学实际动手能力造成一定程度的阻碍。另外新课改后怎样设计、策划有序的实验课程教学是初三化学教师所需要承担的重任,因此本文就初三化学课改后实验课的教学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初三化学;实验课;实验内容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1128 (2020)07-141-01

        正如九年级化学教材课本绪言所说:“化学会使我们的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诚然,新课改后的化学教材课本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关系更为亲密,并将“以人为本”的教学观点在初三化学教材课本上展示的淋漓尽致:即与以往化学教学方法“填鸭式”具有差异性,同时也规避了应试教育的缺陷,将化学课堂的主导权重新还给了学生,真正做到了“学生是化学课堂的主人”,让学生在“玩”的中学习化学,在学习化学中快乐的“玩”。基于此化学教师应将学生放在教学课堂首位,实现新课改的教学任务与目标,为我国培育出更杰出的化学人才[1]。
        一、课改前化学实验课堂教学情况
        充分参与化学实验课从化学教育初期到如今都一直存在较大的难度。以化学教师而言,参与化学实验课的最终教学结果也是在试卷上反映出来,并且决定初三学生能否考入理想高中也是试卷成绩,因此大部分化学教师将化学实验课课时一而再再而三的减少,同时对化学理念灌输与化学练习题不断增加在课堂有效时间内。但化学教师忽略了这种行为引发的严重后果,从学生角度上来看,即使化学理论知识积累的再完善、化学习题正确率居高不下、化学试卷成绩直线上升等但也并不一定就是好现象。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若化学教师只是一味的向学生灌输化学理论与布置练习题,久而久之学生必然会对化学产生枯燥乏味的印象,觉得化学知识单调继而放弃学习化学。对于此化学教师唯有将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与热情真正调动起来才能促进学生自主积极的学习化学,而化学实验课就是最好激发学生化学兴趣的有效手段。
        二、开设符合当下时代学生的化学实验课
        新课改并未对化学实验课堂提出明确要求,只是要让学生利用自身对化学知识的兴趣自主进行化学学习。在此基础上,化学教师应对学生的心理变化精准捕捉,并设计出与当下社会学生更为匹配的化学实验内容。


例如化学教师在教学《氧气》这一课时,不言而喻氧气对社会大众日常生活的重要性,但其本身作为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如何知晓它的存在呢?化学教师在课堂授课时可以先不对其讲解,而是通过进行简单的化学实验方式让学生自主感悟:化学教师首先将木炭、铁与硫分别放置在不同气体的集气瓶中,并让学生亲自对其点燃,通过观察其燃烧时发出哪种颜色的光猜测、判断集气瓶中盛放的是那种气体。其次对学生设置相关有奖问答环节调动学生对化学实验的积极参与性。最后通过化学教师的总结概括,让学生有恍然大悟的感觉并深刻理解到氧气的基础理论与辨别是否存在氧气的方法。由于学生的亲自实际操作与认真思考,不仅培养了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还会真正发挥出化学实验课的作用性[2]。
        三、融合化学实验与实际生活
        除化学教学课堂外,日常生活中也随处可见化学实验的身影,化学教师应引导学生将化学实验课的实验内容充分渗透到日常生活中,并以学生的日常生活为出发点,培养学生的自主实验能力的同时,还会将学生对常见事物的记忆力与理解程度进行加深。例如化学教师在向学生教授《生活中常见的盐》一课时,可以先通过多媒体等教学辅助器材向学生播放盐的制作方式,如海水晒盐等,调动学生对盐的学习兴趣,并让学生对盐具有一定的基础了解。其次化学教师应向学生传授“盐”与“食盐”的具体差异性,与盐的组成具有哪些独特性。最后将食盐、碳酸钙与纯碱等盐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哪些场景使用最为合理向学生悉心教授,并将碳酸钠与氯化钠的鉴别方式让学生亲自在化学实验课堂中进行实际操作,让学生充了解到不同的盐具有的不同特质。课后化学教师应向学生布置与“盐”相关的作业,如让学生在家庭厨房中利用食盐、食用油、清水与颜料完成亲自动手操作“水中烟花”的小实验,并解释出实验背后的科学原理。从而促进学生向厨房走去、向生活走近,亲自领略到化学实验的乐趣与实用性。
        四、将化学实验课与其他学科相结合
        化学实验课并不是单一运行的,化学教师也可以将物理课、生物课等学科与化学实验相结合一同展开在课堂教学中,从而打造出一种独特的创新型教学形式。例如化学课程的《燃烧及其利用》与科学课《燃烧与灭火》的知识点具有一定程度的相似性,化学教师可以与之结合起来完成授课等。此种教学形式不仅可以协助学生寻找到化学与各个学科之间的互相联系以及学习的突破口,还可以为后续的学科综合奠定学科基础理论支撑,对学生的综合学习极为有利,但如今实际操作起来具有一定难度,如两学科教学进程的差异性等[3]。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新课改下的初三化学教材课本内容对学生的日常生活更为贴近,让学生对化学的理解更为轻松、容易。但改变的不止是教材内容本身,还有化学教师的化学教学方法与观念。化学教师在授课新教材时应抛弃过往的教学理念与重点,将化学实验课重新开设到学生之中,让学生得以更多课时亲自动手、实际操作,并设计出与化学课堂教学相符的化学实验,培养出学生对化学的兴趣与爱好,以此提升整体学生的化学成绩。另外,化学教师也应迎合学生的性格特点,开设出不同的主题、生动的化学实验课堂,为每位初三学生考上理想的高中提供基础教学支撑。
参考文献:
[1]夏伦爱.浅谈初三化学课改后实验课的教学[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9(14):54-55.
[2]苏淑琼.浅谈初三化学课改后实验课的教学[J].才智,2017(25):36.
[3]王俏兄. 探究如何在初中化学实验课堂上实现高效率教学[C]. 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2020全国教育教学创新与发展高端论坛会议论文集(卷四).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2020:288-28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