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朗读教学丰富儿童审美体验

发表时间:2020/7/17   来源:《基础教育参考》2020年7月   作者:冯田
[导读] 朗读是培养听读能力的最重要的教学形式,是提高语感的重要途径。对于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也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基于于永正老师《一株紫丁香》的教学实录,谈一谈在语文课上如何用朗读丰富儿童的审美体验。

冯田   首都师范大学  北京  100089
【摘要】朗读是培养听读能力的最重要的教学形式,是提高语感的重要途径。对于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也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基于于永正老师《一株紫丁香》的教学实录,谈一谈在语文课上如何用朗读丰富儿童的审美体验。
【关键词】朗读;审美鉴赏;诗歌
Enriching Children's Aesthetic Experience by Reading Aloud Teaching: Comment on Yu Yongzheng's Teaching Record of A Lilac
【Abstract】Reading aloud is the most important form of teaching to cultivate listening and reading skills, and is an important way to improve language sense. It also plays a decisive role in cultivating students' aesthetic appreciation ability. This paper is based on the case study of Mr. Yu's A Lilac, and talks about how to enrich children's aesthetic experience with reading aloud in Chinese lessons.
【Key words】Reading aloud; aesthetic appreciation; poetry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1128 (2020)07-140-01

        “审美鉴赏”素养对于儿童非常重要。我们希望通过语文丰富的审美体验过程,使得儿童以后的人生更加优雅、更有品味、更有诗情画意。审美鉴赏对于语文教学也非常重要,它让语文教学沉浸在美的世界中,让儿童成为一个文学审美体验者,沉浸式体验在文学的真善美中。那么如何在语文课堂中丰富儿童的审美体验是我们老师必须要思考的课题。本文,笔者将从朗读教学的角度来阐述如何丰富儿童在语文课堂的审美体验。
        1 朗读形成审美感知
        审美感知是学生对文章初步的美感建立,主要是通过对重点字词的理解和韵律美的感受。在初步朗读的过程中,提炼重点字词,品味重点字词,运用朗读技巧处理重点字词。这些过程都可以丰富儿童的审美体验。儿童运用朗读技巧处理文章的时,对其处理方式的不同而营造出不同的意境,通过区分和辨别,也可以形成审美感知。比如于永正老师在教二年级学生《一株紫丁香》这篇课文时,通过朗读,发现了重点字“踮”,于老师问,什么是“踮”,为什么要“踮”该怎么读呢?同学们说“踮起脚尖”就是是悄悄的。随后三四个同学依次用朗读表达了自己理解的“悄悄”,在辨析中,学生们知道了“悄悄”就应该气徐声柔。


气徐声柔地处理符合文本的要求,更符合审美的期待。学生从朗读辨析的过程中了解了“踮”的含义,并领悟到文章中使用“踮”一字所表达出来的对于老师的爱。所以在初次朗读的过程中,重音、停连的处理,语气节奏的处理都会到感受文学之美。
        2朗读唤起审美画面
        审美画面指学生们通过想象描绘出文本所营造的画面。笔者认为,在唤起画面之后,老师需要带领学生们走进情景。对于审美鉴赏来说,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走进情景,真情实意地体会。而这一步朗读可以帮助实现。我们运用的原理就是朗读所说的具体感受。它是指朗读者要真实的走进文本情景,感受作者的情绪和状态从而达到真听真看真感受式的表达。朗读教学想要达到走进真实情景的目的,必须要让朗读的情感伴随着整堂课,整首诗的学习。在于永正老师教授《一株紫丁香》的第二个阶段,诗歌内容的掌握时。于老师总共提问了三次。在学生们回答问题之前,于老师总要先说一句,“悄悄地说”。笔者认为这里“悄悄地说”就是保护儿童的审美画面。用朗读的技巧让学生一直真实地存在于为老师栽紫丁香的画面中。让朗读的情感贯通在诗歌教学的整个过程中。诗歌的教学,需要我们在整堂课的过程中培养孩子的情景感。
        3 朗读激起审美情感
        当走进文本时,学生无不是带着自己的感情通过感知和想象,实现和作者的对话,激发起自身的情感。我们在这个基础上,继续朗读文本,让学生充分释放情感于文本中。这时,朗读就是激起学生情感,释放学生情感的重要手段。笔者认为第三阶段是学习诗歌最为重要的一个阶段,它不仅仅是理解诗文所表达的感情,它还是学生们通过诗歌学习审美鉴赏,学习表达情感的关键环节。在这个过程中朗读帮助学生了解文章内涵,深入体味文章表达的感情,沉醉于作品中,将文章的深邃的内涵,优美的语言,深切的感情融于朗读中,激起审美鉴赏创作欲望[5]。于老师在第三阶段学习文章情感时,学生一共朗读了3次。于老师邀请全班同学跟着老师朗读文章,与老师一起将情感外化出来。第二次让孩子自己朗读文章,最后邀请两位同学在讲台前朗诵诗歌。这个过程中,于老师将诗歌教学的课堂变成展示诗歌朗诵的课堂,在展示环节中,学生自信的表演不仅仅是审美鉴赏的提高,还有对于诗文的二次创作。这样的环节设计也很好地刺激了学生们创作的热情。将语文课堂真正变为感知—体验—鉴赏—评价—表现—创造的环节。
        总之,从诗歌教学方面来看,朗读在培养审美鉴赏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朗读教学应贯穿于诗歌教学的始终,用朗读引导学生理解内容,了解情感,丰富儿童的审美体验。
参考文献
[1] 张颂编著.朗读学[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0:3.
[2] 张志公著.传统语文教育教材论 暨蒙学书目和书影[M].北京:中华书局.2013:111-113.
[3] 叶圣陶,夏丏尊.我怎样教语文[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17:33-34.
[4] 管贤强. 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学教育发展的新动向[J]. 课程.教材.教法,2018,38(02):46-50+138.
[5] 吴晋南. 朗读在语文审美教育中的作用[J]. 教育评论,2004(03):106-10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