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发表时间:2020/7/17   来源:《基础教育参考》2020年7月   作者:华彦
[导读] 中学英语的新一轮课程改革,如一缕春风,让我们的课堂焕发生机。它强调关注人的发展,关注学生、教师的共同提高,呼唤个性的张扬、创新潜能的开发。特别是给了英语教师们一个展现个性与才华的舞台。可是,在这个舞台上,教师们需要适应自己的新角色,适应教学的新方式,学生的新要求,才能演绎一幕幕的精彩。事实上,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许许多多的英语教师大胆改革,成效显著。但是,实际的英语课堂教学不能说就完美无缺,没有问题

华彦   广西河池市东兰县金谷中学  547409
【摘要】中学英语的新一轮课程改革,如一缕春风,让我们的课堂焕发生机。它强调关注人的发展,关注学生、教师的共同提高,呼唤个性的张扬、创新潜能的开发。特别是给了英语教师们一个展现个性与才华的舞台。可是,在这个舞台上,教师们需要适应自己的新角色,适应教学的新方式,学生的新要求,才能演绎一幕幕的精彩。事实上,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许许多多的英语教师大胆改革,成效显著。但是,实际的英语课堂教学不能说就完美无缺,没有问题,甚至有些教学行为“涛声依旧”。本文就这些问题作些思考与分析,并提出一些解决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英语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解决对策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1128 (2020)07-168-01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在英语教学的课堂上,学生越来越活跃,师生关系越来越融洽,教师的个性与才华也得到了更大的发挥。可是,在英语教学这个舞台上,要精彩演绎每一幕是十分不易的。
        1 中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 中学英语教材的教学目标不够明晰
        教学目标是指在教学活动中所要达到的预期效果,是衡量教学任务是否完成的重要指标之一。然而现实情况是,很多英语老师并不关注教学目标制定得是否合理,也不管教学效果是否达到了预期值,只管上完一节一节的课。为了让学生考出好的分数,高的分数,很多老师就是拼命的要学生背单词、背语法,导致学生产生厌学情绪。长此以往,能够继续坚持下来的学生,读出来也基本都是哑巴英语,应付考试还可以,实际运用能力就完全不行。这与新课改的目标是背道而驰的。
        1.2 学生对英语有厌学情绪
        整个中学课程设置和高考科目中,毫无疑问,英语都占了相当重要的位置和比重。学生们功利的来讲,只要是想考上一个好点的大学都必须好好的学习英语。无论学生是喜欢还是不喜欢,都必须对英语予以高度重视。虽然重压之下必有勇夫,但是更多的确是重压之下的失败者,他们都有着内心想学好但是现实很失败的挫败情绪和矛盾的心理。一直都在勤奋学习,但是始终不得门道的自卑。更多的同学是想学好英语,可是又怕别人笑话的畏惧心理,这些心理虽然不同,但是都同样的厌学英语,这严重的影响了英语教学的顺利进行。
        1.3 中学英语教师的教学片面
        首先是很多中学的英语教师还把教学理念停留在过去的填塞式的讲授传达方式上,教师主要是讲,学生主要是背和记,基本没有多少的课堂互动,与学生交流的意识薄弱,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其次,中学英语教学严重的脱离文化教育。每一种语言都有着自己的特色,不是单纯的条条框框就可以成为一门语言的。英语也有着自己的文化背景和语言特色,教授英语就绝对不能脱离文化教育。


学习英语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学习英语的思维方式,而思维方式不是词汇、语法等机械性记忆就可以解决的,忽视了文化的因素,就好造成在语言运用中出现各种不适应甚至是语法对了而用法错误。
        2 中学英语教学的对策
        2.1 转变教育思想,确立目标教学
        更新教育观念,勇于大胆创新,改变那种“一本教材教到底”的陈旧的教学观念。英语教学本身,不仅应该承担掌握语言的教学任务,还应该承担培养学生以下七个方面的基本素质和发展能力的教育功能:思想品德、心理素质、思维品质、个性品质、文化素养、学习能力、社会能力。教师在教授语音、语法、词汇等基础知识和训练听说读写等基本技能时,就必须充分遵循语言学习规律和符合学生的学习过程,不折不扣的贯彻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践活动为主线的教学原则,把课堂上大量的时间交给学生,引导他们进行大量的语言实践活动,并以此为主线构成英语课堂教学的框架结构。从而确保学生在学会英语的同时,逐步学会会学英语,提高学习能力。
        2.2 创设语境,努力营造学习氛围
        在目前的环境下,课堂仍然是学生学习英语的最主要的方式和途径。为此教师必须充分利用课堂上的环境,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英语的氛围。根据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认为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第一,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尽量做到用全英语组织教学。中学生经过中学的磨砺,有了一定量的词汇积累,教师用英语进行教学除了能锻炼学生的英语听力外还能更好的为学生提供一种语境,暂时忘掉母语。让学生对学习英语有好奇心和兴趣。
        第二,在课堂教学中尽量的给学生提供交流的场所,尽量把书本上死的知识点变成现实中的交际英语,让学生活学活用。这样不仅学生印象深刻,容易学会,教学课堂也会相对轻松有趣,教师教学也相对轻松得多。因此笔者认为有必要采取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可以是情景对话,可以是多媒体教学,也可以是交际英语,甚至可以带领学生去实际生活中学习英语。
        2.3因材施教,转变教学理念
        学生学习英语的态度和方式决定了学生英语成绩的高低。而对教师来说最好的办法就是培养学生的兴趣。首要的就是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认真分析每个学生的个性,采用合适的方法来教学。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正确处理好每个学生的心理因素。对英语成绩好的学生多多引导,对英语成绩不好的则要多多鼓励,让每个学生都对学英语充满了自信和兴趣。
        总之,在当今课程改革中,探索的路还很长,教师必须适应于教材,优于教材,要能够高瞻远瞩,把握学生,把握课堂,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快乐,让教师体验到教的乐趣。只要我们有信心,不断学习,不断完善,不断探索,一定能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也一定能在教学上有所建树。
参考文献
[1]黄大龙.周玲.尹信.《新课程推进中的问题与反思》.中国传媒大学出,2014(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