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留守儿童德育缺失原因的研究

发表时间:2020/7/17   来源:《文化时代》2020年4期   作者:王贝贝
[导读] 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是我国教育界比较典型的,因为城市化和人口流动造成的教育问题。目前社会各界对留守儿童群体的关注越来越高,政府也出台了一些促进教育公平,缓解留守儿童群体问题的政策,通过调查研究发现,留守儿童与正常父母在家陪伴的儿童相比,德育水平相对较低一些,这对儿童的成长发展,以及教师的教学管理都带来了很大的阻力,本文主要分析了留守儿童德育缺失的主要原因,从多个角度提出了解决措施,以期环节留守儿童群
临沂大学教育学院  山东  临沂  276000
        摘要: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是我国教育界比较典型的,因为城市化和人口流动造成的教育问题。目前社会各界对留守儿童群体的关注越来越高,政府也出台了一些促进教育公平,缓解留守儿童群体问题的政策,通过调查研究发现,留守儿童与正常父母在家陪伴的儿童相比,德育水平相对较低一些,这对儿童的成长发展,以及教师的教学管理都带来了很大的阻力,本文主要分析了留守儿童德育缺失的主要原因,从多个角度提出了解决措施,以期环节留守儿童群体的教育问题,促进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
        关键词:留守儿童;德育缺失;原因分析
       
       
留守儿童群体是教育界关注的一个重点弱势群体,也是比较容易出问题的儿童群体,为了促进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社会各界都在付出努力,但是留守儿童群体普遍存在调皮任性、不听从老师管理、学习成绩差等现象,这不是个别现象,这说明我们国家针对留守儿童群体,采取的措施力度还不够,通过对留守儿童德育缺失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我们能发现留守儿童内心真正的诉求,也会发现社会发展给予中年人的压力与无奈,从根本出发,从小层面入手,帮助留守儿童建立道德观念与感恩意识,帮助儿童提高学习成绩,快乐的成长。
        一、留守儿童德育缺失的原因分析
        (一)父母的补偿心理
        留守儿童群体在学校中,是出问题比较多的群体之一。在幼儿园中表现的不是非常明显,进入小学之后,儿童开始有了自己的思想与主见,出现了逆反心理之后,无论是在家庭中还是学校里,都不再听从管束了。这种情况最终会导致儿童生活态度消极,攻击性强,性格暴躁等不良的性格特征。这一现象的造成,不仅仅是缺少父母在身边的陪伴造成的,更多一部分是父母的补偿心理。
        没有父母不疼爱自己的孩子,父母都想陪伴孩子成长,给孩子更好的物质生活条件,但二者往往不可兼得。农村父母出门在外打工,谋取生计,家庭教育的重任就担负在爷爷奶奶身上,有一部分儿童是跟随外公外婆生活,由于不能在身边照顾自己的孩子,父母就会有很强的愧疚心,想要通过物质上的满足来补偿儿童。儿童在幼儿园时期,如果长时间见不到爸爸妈妈,在父母打电话的时候,我发现一个现象,就是儿童会不接父母打来的电话,会违背自己思念父母的意愿,将这种方式作为对父母的惩罚。一些父母就会交代自己的老人,给孩子买好吃的、尽量满足儿童的物质需求,一定程度上,这就形成了溺爱。这种教育方式,无法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儿童只会变得自私自利,性格顽劣,不懂得感恩父母的辛勤付出,因此父母一再的物质补偿,对儿童的行为习惯与心理发展忽视了,这就造成了儿童严重的逆反心理与不良的性格特征。
        (二)学校德育工作的缺失
        家庭教育的缺失造成幼儿进入学校之后,被教师认定为问题幼儿,给教师的班级管理与教学管理造成了很大的困扰,其实教师更应该给这些儿童关注与爱护,留守儿童群体本身是个社会遗留问题,家庭教育的缺失,学校德育工作可以进行弥补。

德育教育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家校合作,首先引导儿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念,家庭教育缺失的儿童,学校教育要给予重视,加强对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的干预,学习成绩方面的帮助,学校德育要确立长期健全的课程体制,进行专业的德育教育,纠正留守儿童不正确的道德观念与不道德的行为。防止儿童走向违法犯罪的道路。
        学校德育工作不能停留在表面,要主动深入挖掘儿童的心理发展问题,做到未雨绸缪,了解儿童的性格发展与心理需求,在德育工作过程中要注意儿童自尊心的保护等问题,教师应当成为儿童的第二任父母,给予留守儿童群体足够的关怀,必然可以感化儿童幼小的心灵。
        (三)社会德育的缺失
        一些儿童一开始在班级中的成绩不好,受传统的错误的社会观念的影响,一些“上学无用论”“学习不好趁早打工挣钱”的观念就被灌输到儿童的思想里,社会普遍的金钱重于知识的错误舆论导向,国家一定要给予纠正,加强社会重视教育、重视人才的风气建设,引导公民正确的人生观与道德观,鼓励青少年通过知识改变命运,努力学习,社会对儿童观念的影响是非常大的,一定要重视社会整体核心价值观建设。
        二、留守儿童德育教育的改善措施
        (一)家长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
        社会与学校,要加强对家长科学教育观念的纠正,向家长传输正确的教育观念,介绍正确的教育方法,加强家校合作的力度。首先,家长要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对孩子的爱,表达要用正确的方式。首先家长一味的补偿观念是错误的,父母在外务工,是为了给孩子更好的生活条件,这是父母对孩子做出的巨大牺牲,首先家长要有正确的观念,虽然内心有愧疚之心,但是不可通过单纯的物质补偿和顺应来作为对孩子的爱,家长应该重视的是与孩子的心理交流,建立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亲情线,对孩子进校感恩教育,让儿童试着理解父母的辛苦,感受到父母虽不在身边,但是对自己浓烈的爱。引导儿童自立自强,培养儿童正确的道德理念。
        (二)建立德育和监护体系
        儿童的本质都是善良的、感性的。如果疏于管理与引导,可能会被现实中的诱惑,引领着走向歧途。政府部门要加强对学校周边环境的治理,特别是网吧、酒吧、游戏厅的社会娱乐场所,严禁未成年人进入这些场所,制定相关的娱乐场所经营管理规定,加大执法力度和监管力度。在学校周边加强对社会闲杂人员的管理和教育,净化社会不良风气,确保留守儿童免遭不良社会行为和风气的影响。
        三、总结与展望
        留守儿童问题是当今社会的热点问题,我们不能改变这种情况,但我们可以努力改变这一现状,家长要纠正错误的教育观念,学校要加强德育工作的力度,社会要重视舆论的正确发展方向,通过我们共同的努力,一定可以促进留守儿童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洋洋."留守儿童"德育缺失问题成因及对策研究[D].洛阳师范学院.
        [2]陈冠坤.探究留守儿童德育缺失的原因和对策[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7,011(010):5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