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翻译:“信”还是“雅”?

发表时间:2020/7/17   来源:《文化时代》2020年4期   作者:郎婧妤
[导读] 翻译研究自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以来,已发展到了许多具体领域,例如文学翻译,字幕翻译,技术翻译,医学翻译和法律翻译。作为当今国际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金融和商业在翻译研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翻译人员如何适当地传达重要信息,同时使其适合目标文化背景,是一个需要考量的问题。
 四川大学  四川  成都  610065
        摘要:翻译研究自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以来,已发展到了许多具体领域,例如文学翻译,字幕翻译,技术翻译,医学翻译和法律翻译。作为当今国际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金融和商业在翻译研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翻译人员如何适当地传达重要信息,同时使其适合目标文化背景,是一个需要考量的问题。
        关键词:商务翻译,翻译研究
       
       
对于文学翻译,读者通常带有很高的审美和艺术期望,商务翻译在普遍认知看来属于非文学类翻译,其附带的文学意义较之前者少了很多。而如今学者们开始思考,商业翻译是否也需要具有审美价值,忠实且可读的商务翻译是否可行。不赞同的人认为,信息在商务翻译十分重要,因此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应将忠诚原则放在首位;而另一方则持不同意见,他们认为翻译应为读者服务,仅仅忠实却让读者难以理解并不可行,翻译应实现其交换信息和连接文化的目的。
        在笔者看来,这两个选项并不矛盾,而可以兼容。在翻译过程中采用适当的策略,使文本可以忠实地传达商业信息,但与此同时符合目的语的语用习惯应该是如今商务翻译的目标。严复的信达雅是近代第一份翻译标准,信达雅中的信,即忠实、传达信息,一直被视为翻译的最重要标准。尽管翻译是语言的二创作,但鉴于原文本作者已经呈现的内容,译者须将创意发挥严格限制在忠实于文本的范围内。赵元任曾提过,信仍旧应该是翻译的基本条件(罗新璋 2015),这是忠实的必要性。
        商务翻译包括各类经济报告,商务信函,股票市场分析,法律合同,票据和财务文件等。这类文本中涉及了大量的特殊术语、特殊内容和数字。当我们谈论特殊术语时,我们主要指那些具有唯一性和排他性的词语,这是特殊术语与普通名词的区别,在翻译的时候要精确准确。而特殊内容则包括行业中人们的姓名,机构名称,公司,职位,商标,品牌,产品和行话。对于名称翻译,译者应遵循音译原则;如果市场中已有通用的翻译,则应遵循这些已有的名称。在翻译姓名和职务时,译者应查询各类资料,保证翻译内容的真实准确。时间和数量有关的翻译必须格外小心,在翻译时,译者必须理解原文本中的这些数字的意思,掌握一定的计算知识,商务翻译中不允许存在数字错译、漏译,一个小数点的错误可能会使公司财务遭受重大损害或破坏行内业务惯例。如果翻译人员错误地确定了交易日期,那么这个商务翻译本身便是毫无用处,因为参与交易的双方根本不会见面。鉴于一个单词或一个句子顺序的微小变化可能会给翻译带来巨大的语义差异,译者在这方面几乎没有创造力,应最大可能遵从忠实的翻译原则。
        而对于审美价值而言,内容和“形式”之争长期存在于中国古代的传统翻译研究中。

现代翻译研究对其实践的审美追求变得更加明显,我们可以从一些著名的翻译原理中发现,例如 “化境”。这个标准是由钱钟书提出的,钱钟书曾说,化境追求的是阅读起来就如同源语读者阅读原文本时一样,没有任何的不适应(罗新璋 2015),这一条也已经成为当代评价翻译的基本标准之一。“化境”不仅是除了信达雅以外的另一条翻译标准,更是对译者翻译技术的追求,其内部本身就存在着译者对赋予文本自然美学效果的期盼。翻译不仅是一种生产活动,而且是一种具有审美欣赏的创造过程。作为文学创作的一部分,强调艺术的主体性在翻译中的重要性是文学鉴赏的重要一环,即信和雅并存的翻译。在有效的沟通中,我们需要关注两个不同的层面。第一个是作为译者,译者应“替”原文本作者说话。在这个过程中,译者以输出为目标,只要忠实于翻译,文本基本上就能有话可讲。因为翻译不是文本的第一创作,故译者只需跟随原文作者的脚步。但是,考虑到文本的含义不仅包括文字含义,还包括内涵和语义扩展,译者需要尽可能多地还原这些含义,如此一来,仅通过字对字的翻译方法是不够的。因此,翻译研究中开始有人引入跨文化交际以帮助实现原文化和目标文化之前的转化和连接。跨文化是一项涉及更多学科和更大文化视角的研究,重要性和应用范围日益增加。跨文化研究作为一门学科,萌芽于二十世纪,最初应用于人类学领域,然后扩展到传播学,心理学,社会学,政治,语言学习以及国际关系领域(Berry 1997)。跨文化研究面临两个主要问题:人类行为的多样性以及个体行为与其文化背景之间的关系。跨文化交际为翻译研究提供了更全面的视角,使译者更容易理解为什么在翻译过程中不能仅仅考虑文字翻译,而应该关注语言和认知背后的文化异同。如果译者忽略了基本的文化背景,对特定的文化常识没有概念,那么即使将商务术语翻译成目标语言,缺少连贯的语言-文化连接,也会给读者带来很大的阅读负担。
        本文讨论了为什么忠实原文和追求审美价值在商务翻译中都至关重要。忠实是确保重要信息不会在翻译中丢失的关键,这当然也是商务翻译中的优先事项。同时,审美价值也很重要,一则,翻译作为语言创作活动,仍然属于具备文学赏析价值的语言艺术之一,二则,语言风格和文字得宜的译文可以为读者阅读增添美感,更具备可读性。
        这也是为什么在进行商务翻译时,译者既不应牺牲商务翻译最重要的忠实原则,也不应牺牲译文本该有的艺术价值。实现以文字传达信息的目标,与此同时保证译文的鉴赏性并不是相互矛盾的两个选项。需要注意的是,虽然强调二者都很重要,但在商务翻译实践中依旧要将忠实放在首位,因为翻译的核心本质是帮助双方开展业务,正确完整的商务需求才是最为至关重要的。综上所述,本文对“商务翻译:信还是雅?”持中立观点,这两个看似相反的选择在实践过程中可以通过特定的翻译策略实现共存。
        参考文献
        [1]Berry,John W.Handbook of Cross Cultural Psychology.Boston:Allyn & Bacon,1997.
        [2]罗新璋,陈应年.翻译论集(编).北京:商务印书馆,201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