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校园文化建设的探索与研究

发表时间:2020/7/17   来源:《文化时代》2020年4期   作者:程胜
[导读] 校园文化是实现新形势下学校特色文化发展的重要素材,是学校办学实践过程中所积累下来的精神财富,它对学生的影响意义深远,甚至会伴随学生的一生,因而它是校园文化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隐形课程,更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切实落实在青少年教育课程中的重要体现。
贵州省德江县复兴镇梅子完小  贵州省  铜仁市  565211
        摘要:校园文化是实现新形势下学校特色文化发展的重要素材,是学校办学实践过程中所积累下来的精神财富,它对学生的影响意义深远,甚至会伴随学生的一生,因而它是校园文化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隐形课程,更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切实落实在青少年教育课程中的重要体现。
        关键词:农村小学;校园文化;校园文化建设
       
       
引言
        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是学生教育发展中不可或缺的环节,也体现了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办学特色,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是符合办学规范化的要求和体现。农村校园发展中,因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在校园特色文化建设等方面与先进地区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认识到校园文化对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增长知识和提高能力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因此,学校管理者必须重视农村校园文化建设,为师生创造良好的学习和工作环境,陶冶学生的情操。
        一、农村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农村小学在教育教学设施上已接近城市小学水平。但是,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还有许多不完善之处。从教学质量考核方面,学校教育者更加注重教学建设,尤其是学生的考试分数和升学率,这与我国教育目的——造就多方协调发展的人才的主旨相距甚远;从意识形态方面看,校园文化建设是一个长期的隐性的过程,其成果的展现相对较为缓慢,但是却贯穿着学生的一生。随着社会上对于人们道德水平要求的逐渐提高,德育的作用和地位也日益提升。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对学生的影响十分深远。然而农村小学的教育者并没有意识到它的这一作用,忽视校园文化环境对学生身心发展的影响,农村小学工作往往流于表面,这便使得它失去了应有的教育意义;从硬件建设方面看,农村小学的教学教育资源相对匮乏,在学校整体布局上,教育工作者也减少对校园文化建设设备的基础投资,将大部分的资金投入到教学建设中去。
        二、建设农村小学校园文化的措施
        (一)重视校园物质文化建设
        文化环境对人的发展和影响具有重要的作用,“孟母三迁”就是环境对人熏陶的典型案例。我国农村地区相对比较偏远,在基础教育设备、设施等建设上相对简陋,校园环境建设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因此,要结合农村学校的实际情况,积极改善校容校貌,加强教学设备、设施建设,重视生活资料等的完善,重视农村小学物质文化建设。首先,要做好校园的整体规划。在校园的布局、建设及环境等方面要有人文特色。校园要保证干净整洁,墙面无污染,门窗无灰尘,培养学生养成爱护树木、爱护校园的主人翁精神;可以用花草树木来点缀校园,校园的建筑要体现环境和建筑的特色,结合当地的气候环境,设置具有绿化效果和美化效果的花园式学校,增添校园的意蕴美;在校园美化的过程中,要符合小学生的审美要求。此外,可以在校园的合适位置写上名言警句,或者是悬挂名人画像,打造浓厚的文化氛围,并确保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的协调。
        (二)精神文化建设
        一所校园的文化核心应该当属精神文化,这也是学校在建设校园文化时想要达到的最高目标。学校应该依照学生的身体、年龄、心理等特征,让学生在丰富的文化活动之中能够学到知识。

让他们不论是学习还是参与活动都能够做到求真、务实。在举行校园活动时,要始终围绕着爱国主义进行开展,可将体育、社会、科技等活动作为基础,在这些活动在开展的同时宣传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以及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文化。让学生参与健康、生动的文化活动,例如在相关的节日举行活动,要将爱国主义、民族精神、法制教育等多方面融入到活动之中。通过举行各类校园活动,既能够丰富师生的精神文化世界,同时也能够帮助还在成长的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和世界观,让学生能够拥有良好的品格。
        (三)教育者积极引导小学生关注校园文化建设
        为使校园文化建设发挥一定的实际效用,教育者必须积极引导小学生关注校园文化建设,其主要表现之一为校风建设。校风是具有学校特点的道德表现,对学生的品质修养的提高,发挥着重要作用。校风的优良与否是决定一个学校能否长远发展的重要因素。在日常教育教学过程中,教育者应随时向学生介绍校风,引导学生认识到它的存在。同时,教育者应言传身教,积极推进校园文化建设进程。
        (四)促进校园文化品牌化发展
        校园文化也讲究精品树立,也应该用品牌的思维来建设。由于我国的国情和教育制度的特殊性,我国的学校教育大多缺乏危机意识,导致创新、竞争等方面能力的欠缺。教育发展的方向是形成产业化布局,自从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的教育面临着国际竞争和意识形态的冲击,教育国际化问题是我国新一轮课改应该重点考虑的问题,因此我国的总体目标是: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努力把开放的、民主的、科学的课程交给新世纪的中国儿童。
        (五)制度文化建设
        学校的正常运转需要制度的保障,学校的规模不能够影响到学校应有的制度。所以每所学校都应该加强其制度建设,要让学校中的教职工各司其职,每个人肩负起应有的责任,并且事事都符合学校的规章制度。首先制度应该民主化。由代表提议,教师进行讨论并反馈意见,最终由学校再次进行讨论并且颁布实施。其次,应该定期对规章制度进行修订,让制度更加合理和规范。再次,制度的落实贵在责任化。制度在实施的过程中,涉及到的工作人员必须要负起十足的责任来,要让工作人员的权利和职位相匹配,每个任务都能落实到相关责任人身上来。最后,学校还应该实施分层管理,保证学校内的事务处处有人管,时时有人管,这样学校才能够正常的进行运转,学校的工作才可能更加规范和顺畅。
        结束语
        综上所述,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建设的重要方面,在学生学习和发展中起着良好的作用。面对当前新的发展形势,在农村小学发展中,相关工作者要认识到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重视校园文化建设,结合学校发展的实际情况,加强校园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建设;完善校园文化建设的制度,为打造科学的校园文化环境提供保障;并从农村小学生自身的发展出发,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学习科学的思想文化,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淑兰.农村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研究[J].甘肃教育,2019(16):56.
        [2]郑蓉.农村小学特色校园文化建设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9.
        [3]王小龙.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农村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研究[J].中国农村教育,2019(12):6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