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好奇到探索——科学课幼小衔接的思考

发表时间:2020/7/17   来源:《文化时代》2020年4期   作者:陈晔
[导读] 幼小衔接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是一个重要的阶段,科学课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然而现阶段科学课幼小衔接面临着一些问题,也成为了研究热点。幼儿园阶段学生已经初步接触了科学课,在小学一年级时教师应该做好衔接工作,完成科学课幼小衔接的顺利过渡。通过笔者结合实践,不断探索新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式,有了一些心得体会,将在下文与读者进行交流。
福建省厦门市江头中心小学  福建省  厦门市  361000
        摘要:幼小衔接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是一个重要的阶段,科学课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然而现阶段科学课幼小衔接面临着一些问题,也成为了研究热点。幼儿园阶段学生已经初步接触了科学课,在小学一年级时教师应该做好衔接工作,完成科学课幼小衔接的顺利过渡。通过笔者结合实践,不断探索新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式,有了一些心得体会,将在下文与读者进行交流。
        关键词:探索;科学课;幼小衔接
       
       
前言
        在小学教学理念不断进步的今天,人们也越来越重视小学教育的开拓创新。传统小学科学课教学存在一些问题,比如部分教师反映学生们两极分化严重,有的学生上科学课时态度端正、积极参与活动,也有的学生对于任何科学活动表现得都很消极。当教师针对这种情况向学生家长反映时,很多家长认为学生对活动没有兴趣的原因是年龄小的问题或者适应力差的问题,家长这种态度也对小学教师的管理形成了巨大的挑战。除此之外,一些科学教师是从小学高段转到低段的,对于学生的科学素质现状缺乏了解,形成了科学课幼小衔接的阻碍。“寓教于乐”方式能够瞬间提起学生探索科学的兴趣。随着小学的改革,国家对于小学生的综合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科学教师还可以从学思结合、积极评价等方面出发,做好幼小衔接工作。教师通过寓教于乐,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通过学思结合,引导学生不断思考;通过积极评价,打造高效幼小衔接科学课堂。
        一、寓教于乐,激发学生探索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想要提高小学科学课的质量应该从学生的兴趣点出发。相对于枯燥乏味、形式单一的科学课来说,学生更喜欢形式多样的科学课。教师可以通过课堂游戏来引起学生的好奇,从而激发学生科学探索的兴趣。例如在以“颜色的混合变化”为主题的科学课中,课前教师可以运用PPT和小动画,为学生展示一段颜色混合变化的小魔术。在上课之前,教师可以继续问学生:“谁来帮老师给橙子上色呀?”之后教师可以告诉学生,红色和黄色搭配使用,能够帮助教师画出橙色的橘子。这样以来,学生会争先恐后地拿出自己的画笔,进行颜色的融合。搭配出最多种颜色的的学生将会是游戏的胜利者。在活动开始之前,学生们对于颜色充满了好奇心,拥有极高的探索兴趣。初步阶段设置难度较小的探索活动,在游戏中让学生们感受探索的乐趣。
        二、学思结合,引导学生不断思考
        教育家孔子曾经说过:“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在幼小衔接的科学课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思考,不只是将科学活动停留在表面。只设置一些简单的科学活动并不能提高学生的探索能力,科学活动的价值在于活动背后的思考。例如在幼小衔接阶段,教师通过开展科学活动,能够帮助学生更深层次地了解树叶的更多知识。通过展示不同形状、颜色、地区的树叶,能够加深学生对树叶的认识。树叶有什么作用呢?教师要详细、生动地告诉学生树叶的多种用途。之后教师要带领学生走进公园,具体观察树叶的外形特征,并思考外形特征不同的原因。当一些学生还在慢慢吞吞开展科学课时,另外一些学生已经在思考中中提高了自己的认知。当然这中间仍然需要教师的精心呵护与引导。
        三、积极评价,注重评价语言技巧
        有的教育者认为:“学生是夸出来的。”通过笔者亲身实践,发现评价方面的语言技巧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科学课需要学生认真对待,在好奇与探索中得到成长。幼小衔接科学课的评价机制不应该局限在“分数”上,教师应该拓宽评价的渠道,帮助学生得到更大的发展。比如上课积极回答问题的学生会得到表扬,语言表达能力强的学生会有相应的物质奖励。高效的科学课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要通过教师不断精心打磨。评价机制亦是如此,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深度、创造力等综合进行评价。教师要及时寻求学生对于评价机制的反馈。教师在听了学生、家长、学校等诸多方面的意见之后,更加清楚教师设定的评价机制的利弊,对他们接下来的改进非常有帮助。通过设置多维的评价机制,能够因材施教,促进学生在学习科学课时健康成长。教师可以给表现优异的学生发放科学币,用科学币能够换得小玩具,以此来激发学生探索的兴趣,提高科学课的质量。除此之外,教师需要多多口头表扬学生,表扬是一种赞同与激励,会另学生变得喜悦,从而提高对于科学方面学习的兴趣,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
        结语
        科学课越来越受到重视,幼小衔接阶段的教师应该不断思考如何将更好地衔接科学课。“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路漫漫其悠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小学科学教师应该在科学课上,不断进行突破。通过在运用各种教学方式,在游戏中大大提高了学生对于科学课的兴趣,学生的视野不断开阔,幼小衔接科学课的质量也得到了保证,学生的素质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了提高。社会发展日新月异,教育活动领域的小学教师应当不断更新观念,充分把握时机,多加探索这一方面的实际应用。
       
        参考文献:
        [1]林兆星,梁东红.科学教育幼小衔接问题的实践研究[J].教育观察,2020,9(07):82-83+87.
        [2]王海珍.幼小衔接,科学准备——探索家、园、校互动教育模式[J].学周刊,2020(06):17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