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寸精巧——浅谈陶瓷配饰设计

发表时间:2020/7/17   来源:《文化时代》2020年4期   作者:钟萍
[导读] 陶瓷配饰设计是陶瓷从业者日益重视的一方领域,其代表的个性追求和时尚品味促进了相应产业的发展。本文通过分析陶瓷配饰设计灵感来源,创作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和可用技法,为陶瓷配饰设计的学习提供些许文本指导。
 景德镇陶瓷大学研究生院  江西省  景德镇市  333403
        摘要:陶瓷配饰设计是陶瓷从业者日益重视的一方领域,其代表的个性追求和时尚品味促进了相应产业的发展。本文通过分析陶瓷配饰设计灵感来源,创作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和可用技法,为陶瓷配饰设计的学习提供些许文本指导。
        关键词:陶瓷配饰;设计;装饰
       
       
一、陶瓷配饰设计意义分析
        做小配饰是会上瘾的,其魅力就在于通过日渐纯熟的技艺完成的作品给人以意想不到的美。首饰的第一课就是先了解其发展史,老师的讲解让我们了解了陶瓷配饰是人类发展阶段的物质产物,当代人已不再追求物质方面的享受,而是开始依据个性与审美追求,选择适合自身年龄、场合、职业的饰品来装点美化。陶瓷饰品的原材料是泥巴和水,取材便利,尤其是景德镇得天独厚的资源条件。
        人固有的对于美的追求与喜爱,对于装扮的特殊本能要求都是先天所具有的特质。真正首饰概念的出现是明清时期,主要指头部饰物,后由于戒指的发展大大超过了其他品种的发展,又因“手”与“首”同音,因而戒指等“手饰”也被统称为“首饰”。陶瓷的艺术美感毋庸置疑,釉与造型的结合更是美得不可方物,而陶瓷小配饰不仅具有观赏性,其实用价值也是其长盛不衰的原因之一。纽扣,戒指,项链,手链,钥匙扣等等用陶瓷来做最为合适不过了。陶瓷配饰是一种新型材质的配饰,用陶瓷替代金银的其他装饰材料而成的一种配饰。
        二、陶瓷配饰制作要领
        做陶瓷小配饰的根本在于要了解泥巴的“泥性”,说得通俗点就在要把握一个刚刚好的度,即泥巴不能太干也不能太湿,干了容易裂,湿了不能成型。在上这门课之前我们对“泥性”几乎一无所知,在学习的过程中会遇到许多始料未及的突发状况,在摸索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也教会了我们很多技巧,比如捏泥片要从周边捏才不裂,捏的时候要适时补水等,还有很多做肌理的小窍门。
        在实践操作的过程中也存在着许多问题,比如粘板的风险很高,若作品都是在同一时间拿到窑里去烧,钓烧架便会严重不足,只能都挤着放便导致了很多东西都粘一起。还有就是上釉的时候没有将釉弄干净,导致穿钨丝的地方粘上了,然而用磨砂的工具也不能完全修复。
        饰品的制作大致如下:饰品形状捏好后打磨拿去素烧后再打磨,打磨的过程要小心翼翼的对待饰品,一不留神就会打磨坏,上釉是最难掌控的环节,饰品的造型比较小,因此采用了蘸釉的方法来上釉,用一小铁丝勾住饰品的孔,把饰品放在釉里泡两到三秒,拿起来插在泥巴上面等釉风干,因为首饰需要吊烧,所以把首饰的孔清理干净,用钨丝把饰品串起来,放在吊烧盒里就可以拿到窑里。一个小小的陶瓷首饰的烧成经历很多环节,小的东西要做精致真的不容易,每一个环节都得温柔对待,稍微一不留神就会碎。有捏不好形状的、打磨时碎了的,上釉时饰品不吸釉、清理饰品穿洞口,戳坏某一处。


        三、配饰创作的灵感取向
        中国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给陶瓷配饰设计的材料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如何在传统中寻求新的灵感,如何将现代技术与传统技艺相结合,从中添加具有中国文化内涵和本民族性格的元素,把材料这一原本没有生命的物质变得具有生命的温度,是我们在创作设计陶瓷配饰的根本追求。把陶瓷多样化,使得陶瓷的发展融入我们生活中的每一个部分让陶瓷真正成我生活的必需品,这也是把民族传统文化发扬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设计灵感都是来自平时生活中周围的任何有趣的事物,有可能是一幅画,一张照片,也有可能是一件事,一次旅行与朋友的一次交流所产生的特殊的想法和构思。在设计之前应该浏览一些优秀的陶瓷配饰作品,欣赏他们的美所在,还有他们的特殊造型想法等等。给自己创作留有更多的可能性,也会让自己的设计变得更多元化,更与优秀接轨。也会有一些对优秀作品元素的吸取,因为一切创作都是来源于自身的生活的一切,所以所谓的创作都离不开借鉴,但这并不是让你的设计变成窃取别人创作的成果,而是让自己把任何时候所遇到的一切美好事物记在脑海,当你需要的时候拿出来提取加工,运用它成为自己的灵感来源。
        四、陶瓷配饰设计的启示
        个人觉得经过手艺人精心打造的陶瓷配饰不仅可以成为适合追求时尚个性化的年青一代的配饰,更能成为那些追求古朴,喜欢陶瓷传统的文化人的最爱。只要对陶瓷配饰作品进行更一步的加工,比如包银镶金、镶钻等处理,还可以在陶瓷饰品特有的个性,古朴传统的风格上更添加一种高贵与知性。
        而最重要的收获笔者认为是激发了兴趣,给人以耐心做事会有意想不到的结果。做小配饰需要耐心和细心,需要时间的等待,要等泥巴干到一定程度才能着手做,但是也并非会浪费时间,晾干的间隙可以去做别的作品,交替进行也并不无聊。笔者比较喜欢简约随性的风格,所以在构思设计的时候会有两个特点,简单又有细节的设计,一套系列使用高白泥,陶泥,绞胎泥了结合金晶釉组合成一个系列,烧制成品之后,使用金属项链,金属小饰品,小陶瓷珠子装饰成简洁系列。
        陶瓷配饰作为陶瓷小物,具有较高的文化寓意和审美价值,具有较广的市场需求和市场潜力,但是当前陶瓷配饰市场存在着工人素质较低、饰品设计水平和质量不高等问题,需要采取提升陶瓷饰品从业人员素质修养、不断延伸和扩展陶瓷饰品的产业链、利用好各种销售方式和宣传手段,提高陶瓷饰品的质量保障等措施来解决。
        五、总结
        陶瓷饰品自然的材质,符合现代人类崇尚自然的个性审美需求。其显示的是方寸之间陶瓷造型、装饰、工艺等历史成就的凝结,更是创作者生活阅历及个人品性的缩影。而凝聚着华夏民族千年文化底蕴和时代气息的陶瓷饰品,更应传承创新,它的魅力不光在于本身,也在于在制作过程中,各种心酸过后给予你的成就感。
       
        作者简介:
        钟萍(1997—),女,汉族,籍贯:江西省赣州市,单位:景德镇陶瓷大学研究生院,2018级研究生,研究方向:陶瓷艺术设计与理论研究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