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建设”知识逻辑体系的探索性研讨分析

发表时间:2020/7/17   来源:《文化时代》2020年4期   作者:李鹏
[导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江泽民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提出并作了全面而深刻的阐述。它渊源于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又植根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1]

北京新东方扬州外国语学校  江苏省  扬州市  225006
        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江泽民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提出并作了全面而深刻的阐述。它渊源于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又植根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1]
        关键词:中华文化  中华传统美德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中国精神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一、逻辑体系
       

二、知识分析
        (一)中华文化  中华传统美德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中国精神
        1、中华文化的特点、历史发展、基础
        五千多年中国各大古代文明长期相互影响融合。[2]  中华文化,相传经历了有巢氏 [3.-4] 、燧人氏 [3] 、伏羲氏 [3] 、神农氏炎帝 [3] 、黄帝轩辕氏 [3] 、尧、舜、禹等时代 [3]  [5-7] ,到中国第一个国家夏朝建立,发展至今,以传统文化为基础,形成了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历经五千多年的历史发展,奠定了56个民族坚定的文化自信基础。
        2、中华传统美德的特点、内涵
        中华传统美德的内容可谓博大精深,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归纳起来,为“修身”、“齐家”、“治国”三个方面,包含了个体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的期待和要求。
        五千多年的中华文化传承为以奋进品格、和乐风范、高尚情操、伦理规范、处事准则等内容丰富、博大精深的中华美德。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



        正是基于56个民族长期积淀的传统美德基础之上,中国共产党以高远卓识的眼光,创新实践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形成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4、中国精神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中国精神”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内涵,体现了社会主义荣辱观。中华民族精神在不同的时代表现为中国时代精神,其内核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必须以中华传统文化为基础,以开放包容的心态,继承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开放包容的心态吸收借鉴外来文化、尊重世界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习俗。不断丰富中华文明,搞好当前的文化建设工作,构筑精神文明,创建一个文明的当代中国。
       
        参考资料:
        [1]朱贻庭.伦理学大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10
        [2]5000年前中国已进入“古国时代”  .光明网[引用日期2019-07-15]
        [3]华夏人文根源探寻:我们是谁?来自哪里?  .人民网.2014-06-16[引用日期2020-05-02]
        [4]有巢氏传说综合研究—兼说中国史学的另一个传统  .中国社会科学网.2015-02-17[引用日期2020-04-18]
        [5]连载 | 吴晗《中国历史常识》第一编:有巢氏燧人氏 伏羲氏 神农氏   .搜狐网.2019-02-27[引用日期2020-04-18]
        [6]中国历史常识  .百度百科.2009-07-05[引用日期2020-05-02]
        [7]先秦史  .百度百科.2008-02-04[引用日期2020-05-0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