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会计专业毕业生实务能力不足问题的分析

发表时间:2020/7/17   来源:《文化时代》2020年4期   作者:潘佳凝
[导读] 我们的高等教育正朝着更加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改革,重视学生知识的转化能力与应用能力的培养。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实践课程体系建设还不够成熟,在学生在校期间,学生的实践意识与能力得不到充分的培养,因此大部分普通高校的毕业生在求职时,职业技能不足,竞争优势小。本文主要以会计专业毕业生的动力实践能力为例,分析了我国会计专业教学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方面的不足,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有效对策。
山东交通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山东  济南  201499
        摘要:我们的高等教育正朝着更加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改革,重视学生知识的转化能力与应用能力的培养。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实践课程体系建设还不够成熟,在学生在校期间,学生的实践意识与能力得不到充分的培养,因此大部分普通高校的毕业生在求职时,职业技能不足,竞争优势小。本文主要以会计专业毕业生的动力实践能力为例,分析了我国会计专业教学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方面的不足,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有效对策。
        关键词:会计专业;实务能力不足
       
       
一.何为实务能力
        实务能力,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职业能力,当然也不仅仅是包括工作能力这个单一的方面。从字面意义上讲,实务能力,也就是说我们要务实,在实践工作过程中,处理工作事宜的能力。那么对于会计专业来讲,实务能力就包括要具备一定的实践工作经验、能够合理运用税务法规、财务技术、会计准则与制度的职业技能。在工作与生活中有较强的学习能力,能够将所学的专业知识,准确的运用到职业工作中。这个重视实务能力,顺应我们国家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理念。
        二.毕业生实务能力不足的原因分析
        我们的高等教育存在一定的不足,这跟我国的基本国情、政治意识形态、教育体制等多方面均有关系,我从高校的实践课程体制建设、教师的观念与能力、以及毕业生自身原因等多个角度来分析毕业生实务能力不足的原因。
        (一)受我国应试教育体制影响
        我国目前正处在社会主义发展的初期阶段,人口众多,就业压力大,生活节奏普遍比以往快了许多。自从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应试教育的应试性就在逐渐加重,另外加上一些传统的观念的影响,例如“只有知识才能改变命运”,“学习才是唯一的出路”。这种中国传统的观念,加之我国传统的重视礼仪教化,知识灌输的教育模式,我国对分数的重视程度比较高,相反对职业教育、技能教育的重视程度相对低一些。这跟西方国家重视劳动技能教育、科学技术与一般劳动技能共同重视的教育观念,有很大的不同。因此会计专业的毕业生,在中国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也会受到大环境的影响。高校设置的课程偏向于理论知识的学习,或者由于实训场地、实训设备、实践空间等一系列因素的限制,学校的实践课程开展很难有效的开展,在校期间,无法很系统的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因此在近年来,根据我国大学生进入大学后,出现的个别学习成绩很好,但是日常生活不能独立自理的情况,我们有了“高分低能”这个词,教育应该重视学生全方面能力的发展,学习能力仅仅作为一个重要的方面。
        (二)大学生自身的学习观念
        除了我们提到的大的教育环境的影响,大学生自身的学习观念也决定了学生的学业水平。大学生一般可以分为三种类型。

一种是进入大学之后,有清晰的人生职业规划,学习目标明确,有足够的奋斗动力,在大学期间,努力学习,提高自身专业技能,提高自己的工作实践能力,为今后的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第二种是在高中阶段非常努力,考上大学之后,依然按部就班的根据学校的课程安排进行学习、实习。课外生活非常简单,社交少,这是我们大学生中的大部分群体,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普通人。另外一种是在大学期间,荒废学业,虚度青春的人群,一些同学由于高中与大学管理强度的巨大反差,加之缺少自我约束能力,把大学时光用在了与学习知识与丰富经历无关的事情上面,连完成基本的学业要求都有困难,更别说提升实务能力,提升实践操作能力了。因此大学生自身的学习观念,对实务能力的培养非常重要,会计专业需要大量实际操作训练,在实践中锻炼技术与能力,因此一定要重视在校期间,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的共同培养,提升能力培养的主观能动性。
        (三)高校教师自身能力的限制
        我国目前普通高校会计专业的教师,大都是高校招聘的复合要求的应届毕业生,虽然专业理论知识水平挺高,但是缺少在会计工作中的实际工作经验,对会计相关的理论非常熟悉,但在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实务操作时的能力很弱,因此也无法教给学生实践经验。对会计专业的学生进行调查访谈,调查统计数据表明,学生对教师的教学方法、实务能力、等方面存在较大的意见。教师的教育模式古板,无法结合工作中可能遇到的实际案例,很多学生学到的也仅仅是会计学专业教材上了教材理论知识。因此教师的教学能力对学生的实务能力的培养,也具有很大的影响。
        (四)实训中缺少实际会计操作的机会
        如果会计专业的学生在实习中,顶岗实习,把会计工作中的会计业务流程全过程都锻炼一段时间的话,实务技能就基本满足企业的要求了。但是目前学生实习单位比较难找,而且就算找到实习单位,也很难得到会计业务全过程的参与机会。实习过程变得浮于形式,学生没有得到真正实际的能力锻炼,一些核心业务,对实习生的门槛要求也很高,在实习过程中,如果没有专业的企业导师指导,那么职业能力锻炼的过程将举步维艰,如此实习,无法达到实习的目的与要求。
        三.总结
        本文主要是讲述了会计专业毕业生实务能力不强的问题,从多个不同的角度分析了造成了该问题的原因,从国家大的形势上,已经逐步重视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的培养,重视学生的应用型能力培养。我们大学生自身也要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与职业观念,主动学习,主动寻找社会实践的机会,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将理论结合实践,提升自己的实务能力。
        参考文献:
        [1]李永臣,王丽新.中国高等教育会计专业毕业生实务能力不足问题的分析[J].会计之友,2006,000(031):84-85.
        [2]崔兴佳.高校会计专业毕业实习存在的问题及措施[J].现代国企研究,2018,144(18):164.
        [3]刘宝芝,刘玉梅.财会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02):62-6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