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网络交际拉丁字符使用现状分析

发表时间:2020/7/17   来源:《文化时代》2020年4期   作者:买买提阿布都拉·艾则孜
[导读]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的网络普及率达到了82%。而新疆少数民族越来越多的人们加入了网络交际当中。这就免不了产生一种我们用口头语言表达不出来的特殊网络用语。语言通常是指利用电子计算机在网络交际领域中使用的语言形式,即少数民族网民在聊天软件或者公共网络平台上的常用词语和符号、图像等,也就是所谓的聊天用语或网言网语。作为高校教师更应了解新疆少数民族学生对网络语言的认知程度、认同态度以及运用情况,以
 新疆和田师范专科学校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和田市  843800
        摘要: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的网络普及率达到了82%。而新疆少数民族越来越多的人们加入了网络交际当中。这就免不了产生一种我们用口头语言表达不出来的特殊网络用语。语言通常是指利用电子计算机在网络交际领域中使用的语言形式,即少数民族网民在聊天软件或者公共网络平台上的常用词语和符号、图像等,也就是所谓的聊天用语或网言网语。作为高校教师更应了解新疆少数民族学生对网络语言的认知程度、认同态度以及运用情况,以便更全面地把握这一网络语言现象,及时给予引导,使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朝着更健康的方向发展。为此我们对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在网络交际中运用拉丁字符的现状做了调查。
        关键词: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网络交际;拉丁字符
       
       
一、拉丁字符及特点介绍
        拉丁字符通俗意义上讲就是拉丁字母。拉丁字母是目前世界上流传最广的字母体系,他是起源于希腊字母。拉丁字母。中国汉语拼音方案也已采用拉丁字母,中国部分少数民族创制或改革文字也采用拉丁字母。拉丁字符主要以简单明了而被世界广为流传。
        二、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网络交际拉丁字符使用现状分析
        通过对新疆大学生进行问卷和访谈,总结分析了拉丁字符在网络交际中运用的内容趋势、主要原因以及使用的科学性。
        (1)网络交际中使用拉丁字符时的内容趋向
        以前的大学生在网络交际中运用拉丁字符大都是用于一些专业知识术语的表达方面。但是现在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拉丁字符在网络交际中也越来越“闪语化”比如:“yahximu”、"hox"等等这些拉丁字符的网络用语,就是在网络上流行的非正式语言。多为运用拉丁字符的汉语拼音缩写改成,也有象形字词,以及在论坛上引起流行的经典语录。依托新媒体,网络用语的创新和传播速度之快让人应接不暇。比如网上说“再见”,一般只用 “by-by”代替,时间久了也就约定俗成。而类似于sb(傻逼)、bp(白嫖)、dw(毒唯)、xswl(笑死我了)、awsl(啊我死了)等缩写大多起源于追星圈属于追星圈用语。
        (2)网络交际中使用拉丁字符的主要原因
        很多少数民族大学生在选择他们对网络语言的态度的时候,他们其实是在选择“对新生事物的态度”,和“对自由简便表达权的态度”,并且隐含着“寻求认同感”“合理化自身行为”的动机。还有一种奇怪的心理是,人们都希望自由表达,但是都不希望别人否定自己,甚至为了避免被否定而表达更易被认可的内容,而不是自身的全部真实想法。比如说,明明是自己懒得多打几个字,非要说不影响交流的前提下这样方便快捷。

又比如说,明明用正常语言可以说清楚的事,非要赶潮流用网络语言,并且希望别人为自己的“与时俱进”叫好。再比如说,明明是想不出或是不愿意去想更精确的表达方式,非要说是因为拉丁字符网络语言本身有表现力所以就用了。还有大部分学生认为现用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字母在网络实际交际中不能灵活使用,有些手机不支持维文软件,如需要使用现用字母还得另外下载文字处理软件才行,都觉得交换起来有点麻烦,所以直接利用手机原有的拉丁字母代替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字母进行交流等等。
        (3)网络交际中运用拉丁字符的科学性
        网络交际中运用拉丁字符可以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让这种通过网络传播的对话不是那么的生硬,。比如“给力”这个词给人的第一观感是太形象太有画面感了,以及后来衍生的gelivable,类似的还有很多,如XD,如经典的微笑符号:-),如笑而不语,如呵呵,还有吐槽等等。运用得当的话,也是很好的。还有acfun上管上传视频的人叫做UP主,这让这些词语更加具有形象性。其实网络未尝不是一个生态圈,网民对其中的语言进行筛选,优胜劣汰,不够形象不够通顺的词汇都会被淘汰掉,能火能被大家接受与认可的都有其合理性。当然有的是走低俗或暴力路线,其余的,便是朗朗上口或形象生动或一针见血的等等。但是网络拉丁语言交流对于大学生来说,由于他们对一些事物的理解已经达到了一定的程度,他们已经能够感受到网络语言所传递出来的幽默和调皮,但新疆大学生正是处于青年接受教育阶段与建立语言习惯的阶段,如果长期使用网络语言,会使自己对语言的感悟能力和运用能力下降。青少年是网络交流的主要群体,他们对新鲜事物非常敏感,也具有追赶时髦、乐于接受新鲜事物的特点,但同时他们辨别是非的能力并不强,在语言学习过程中,要注意规避网络拉丁字符的影响。
        结语:
        毋庸置疑,网络确实是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网络语言的发展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虽然网络语言运用拉丁字符会更有趣,显得更有亲切感。但是对于正在形成认知观念的青少年来说这些拉丁字符语言已经对于文字的规范性已经产生了反面影响,大量的错别字和曲解词义的词语冲击着正规的语文教育。所以,我们在运用拉丁字符网络语言时要适当的,有取舍的运用。
        [基金项目]此论文为自治区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研究-维吾尔文在互联网交际中拉丁化发展趋势与规范策略研究》(批准号:2015czw074)及其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新疆主体少数民族网络语的拉丁化发展趋势与规范策略研究》(批准号:SWU1609146)
       
        参考文献:
        [1]韩肖肖.网络语言发展现状分析[J].新校园(上旬刊),2017,(7):187-188.
        [2]祝捷,祝仁涛."微时代"背景下90后大学生网络流行用语研究[C].//厦门大学%台湾世新大学.第二届海峡两岸口语传播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5:58-66.
        [3]武加敏.大学生网络用语使用效应、成因与引导[J].人文之友,2019,(8):89-9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