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实践探究

发表时间:2020/7/17   来源:《文化时代》2020年4期   作者:王昕
[导读]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最早是兴起于西方的欧美国家,随着我国毕业生就业压力不断增加,如何提高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帮助大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已经成为我们国家重点研究的问题了。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重要性与必要性越来越明显,本文在分析了目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现状之后,根据笔者的实践经验,提出了改善我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现状的措施。
临沂大学教育学院  山东  临沂  276000
        摘要: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最早是兴起于西方的欧美国家,随着我国毕业生就业压力不断增加,如何提高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帮助大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已经成为我们国家重点研究的问题了。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重要性与必要性越来越明显,本文在分析了目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现状之后,根据笔者的实践经验,提出了改善我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现状的措施。
        关键词: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实践探究
       
       
一.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现状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总体上来说,高校对于这方面的重视程度还不够,另外对于不同的地区与不同的高校来说,相互之间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水平也相差很大,对于大学生来说,有个清晰人生职业规划,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这是我们不断前进动力,并为之不断努力的方向。将研究细化之后,我针对于临沂大学的职业规划教育来探讨一下当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存在的不同问题,从不同的年级,在学生与高校两个层面做出具体阐释。
        (一)不同年级阶段的问题概述
        从学生进入大学开始,学生之间的人生职业生涯规划水平就已经出现了差距,一些同学目标明确,规划具体,一开始就朝着自己的目标努力,大学生活丰富充实,无论是知识还是能力,都得到了很不错的提升,没有浪费自己的大学光阴。一些同学对自己的人生很迷茫,又得不到具体的指导,尤其是在高中较大的学习环境中,突然进入大学,一些同学会有报复性的放松心理,想着高中阶段学习那么苦,在大学时期就放松对学业的要求,混日子,最终在毕业后就业的时候,才发现已经后悔莫及。针对大一的学生,一些学校没有重视学习的心理发展,教师没有捕捉到学生的心理困扰,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人生规划教育所做的工作较少,对一些自制力较差的同学,可能大一一开始,就已经在逐渐养成松散的习惯了,并在迷茫中逐渐迷失自我。另外高校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形式普遍的都非常单一,无非就是开讲座,听报告等一些形式性很强的东西。一些高校会设置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但是课程讲解也大都是采用说教式的形式,难以起到实质性的帮助与指导的作用。教师从思想上对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而且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因人而异,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差别较大,难以实施统一的教育,因此讲座、座谈会,选修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等形式,对学生实质的人生规划的帮助其实很小,就例如高校中的创业基础课程,该课程仅仅是形式化的获取学分,真正让学生得到创业锻炼实践的机会几乎很少,因此传统的针对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效果一般。
        大二时期的学生,课程负担开始加重,在经历了大一一年大学生活之后,一部分同学已经有了一定的人生规划,但是由于学业繁忙,精力主要还是都放在了专业课程学习方向,对于职业生涯规划方面没有方向,进行职业探索的意识不够强烈。在高校中,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很少被拿出来作为一个专门的工作来看待,从事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教师多半是由学生的辅导员老师担任,这些老师缺少对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的专业化培训,也缺乏职业生涯规划的敏感性,如果对学生不熟悉,性格特点不了解的话,很难做出正确的人生规划指导。


        那么在大三大四阶段,高校一般会开始安排学生的见习、实习课程,开始指导学生准备考研、升学、就业方面的事,大三学生如果缺乏正确的职业观念的话,就会在考研与就业之间陷入抉择焦虑,以至于会出现许多随波逐流的现象,对于考研的学生来说,有很多同学在准备到一半的时候,在经历过秋季招聘之后,又选择了入职去参加工作了,这样的情况还不占少数,这就是典型的职业生涯规划不清晰,目标不明确,易受外界因素干扰,随波逐流的现象。在做出错误的职业选择之后,一部分同学会产生极强的挫败感,进而会影响下一步长久的职业生涯规划。
        (二)学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不完善
        1.高校缺少专业性的测评手段
        在学生本科最后大三、大四阶段,高校普遍缺少专业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安排,对于学生考研、考公或者考取事业单位的指导,几乎是很少的,一部分主动的同学会寻求教师的帮助,向老师征求意见,学习经验。那么教师对学生进行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或者说是学校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安排,究竟效果如何,该如何评判呢?我们的学校缺少专业性的评价机制和测评手段,因此究竟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是否合理,教师的建议是否可取,自己的选择究竟对错,学生也无法通过主观测评手段来认识自己目前的人生规划,这是一个突出的重要问题,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缺少专业性的测评手段。
        2.缺少就业情况反馈机制
        现在应用型本科地方高校,都重视毕业生的就业率与高质量就业情况,这意味着学校职业教育的质量水平高低。那么就业情况是可以反映一个高校真正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效果的,高校如何将毕业生的实际就业情况以及发展情况数据统计下来,这是一件难度较大的事情,但是意义却非常重大,高校应该加强毕业生就业情况反馈机制的建立与完善。
        二.提升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策略
        (一)牢固树立职业生涯教育全过程的理念
        我国大部分高校注重结果强于注重过程,导致大部分职业生涯教育课程只起到了 “临阵磨枪”的效果,仅仅是为了提高学生的一次就业率,满足学校工作要求的就业率目标,搞毕业前的密切培训,忽视大学期间的对学生进行的长期系统的职业生涯教育,职业生涯教育要坚持以学生为本,让学生从入学第一天开始,就牢固树立科学规划个人职业生涯的理念,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成才观,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就业能力、职业道德水平。
        (二)加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课程体系建设
        课程教育是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体系的重要环节,也是实施全过程职业指导的一个重要载体。我 们在工作实践认识到要加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课程体系建设,首先要注重培养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为职业发展做好充足的准备。教育内容除了基本的职业生涯规划的理论与方法之外,还要结合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具体情况,及时调整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实现与企业需求的无隙对接。
        三.结语
        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程,对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有重要的作用,因此高校一定要重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工作,建立科学的职业规划教育体系。
        参考文献:
        [1]张洪田,张慧研.加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探索与实践[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000(005):82-84.
        [2]张一航,田桂红.关于做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工作的思考[J].西部素质教育,2018,004(008):14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