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探究

发表时间:2020/7/17   来源:《文化时代》2020年4期   作者:孙杨
[导读] 随着时代与社会的发展,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日渐迫切,教育的变革也变得尤为重要,在此形势下提出了立德树人,为培养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人奠定理论基础。新一轮的课程改革要求教师改变教学方法,而小组合作学习作为新的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重庆市丰都县都督乡中心学校  重庆市  408228
        摘要:随着时代与社会的发展,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日渐迫切,教育的变革也变得尤为重要,在此形势下提出了立德树人,为培养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人奠定理论基础。新一轮的课程改革要求教师改变教学方法,而小组合作学习作为新的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探究
       
       
引言
        在开展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将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运用到当前的教育实践中,将大大提高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的科学性和实效性,对于促进初中教育发展,也将起到十分积极的推动作用。本文探讨了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运用与策略,希望对促进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一、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小组合作学习
        相关理论概述小组合作学习也称协作学习、共同学习,20世纪美国教育家DavidKoonts最早提出合作学习的概念,经过几十年的发展,逐渐成为一种完善的教学理论和方法。其在现在的初中道法课教学中成为教师有效教学的一种手段。小组合作学习加强了师生之间的沟通,也密切了学生之间的合作。通常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教师会将全班学生分成几个组,每组大约4—6个人,并根据活动内容提出问题,学生在有限时间内开展讨论、并自主学习,最后回答问题。因此,在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以小组为单位,小组成员之间互相交流探究,在小组合作中充分发挥个人和团队的作用,提高综合素质的学习方式。初中生正处于身心发展迅速时期,有很多想法和意见,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教材编排也根据学生的发展特点而有不同的侧重点。教师可以利用小组合作学习来安排课堂活动,落实课堂设置的学习目标,并将核心素养渗透在活动问题与学生的讨论中,从而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如教材中的《少年有梦》,个人梦与中国梦是紧密相关的,教师可以在课堂上举办一个奥运模仿秀,用模仿形式回忆选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了解到奥运选手背后的艰辛与汗水,体会个人与国家的关系,并学会用梦想的力量影响自我,帮助他人,帮助社会。
        二、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化途径
        (一)合理构建合作学习小组
        在课堂实践中,很多教师不重视小组团队,甚至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学习小组,只是把同桌或邻近的同学组成临时的小组。这样的小组,成员之间的差异不明显,不能最大化利用学习资源,不同小组无法形成互相比着学的状态,达不到合作学习的效果。因此,教师应该仔细分析学生的不同情况和不同优势等,让同一小组成员之间“异质”互补,以利于资源共享;同时还要保持各组之间“同质”平衡,便于形成竞争关系,以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率[3]。小组内的角色要互换搭配,激起小组成员的学习兴趣,要有组织有纪律,逐渐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比如《感受生命的意义》一课中有一个需要学生讨论的辨析问题:“有的说,要为自己而活;也有说,只有为他人而活,人生才是值得的。

”教师针对这个问题可以组织一个小型辩论赛,让学生在激烈的争论中深入地了解本课的重难点;或者像《发现自己》这一课,教师可以根据书上的探究与分享的内容,设置一个情景剧,让学生拓展其中的内容并表演出来;又或者在《师生交往》中,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与教师的关系,拉近师生距离,可以让学生在课上说说,与教师相处的美好回忆,从而在心中默默产生对教师的感恩之情。教师可以在课前就将不同特质的学生分到一组,这样既能发挥学生的创造能力,也能加强协作能力,从而体现出合作学习的真正价值。
        (二)重视提升小组合作教学的趣味性
        研究小组在合作改进教学的同时,也要注重学生的特点。各年龄组的学生处理各种问题的思维条件和能力各不相同,也有物质思维方式,因此只有符合学生现有能力的课程才合适。但我们也发现,一般来说,所有的学生都有搞笑教学的价值。乐趣在于卓越的教学设计、精确的课堂控制和精细的交互,使我们能够借助信息技术提高教学效率。从中小学伦理法治团体的教学中,注重乐趣是一项基本法,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才能发挥重要作用,维护教学的意义和价值。例如,一名教师在解释我们周围的法律内容时,可以应用有趣的合作教学。具体来说,教师可以提醒学生在生活中如何运用法律,然后让他们按照不同群体的法律分析生活,观察生活中的日常事物,然后通过自己的观察和思考把握法律原则和相应的习俗。
        (三)建立完善的评价体系
        在课堂教学有效评价中,强调以人为本,以学生个性与全面发展为目标,使学生从被动接受学习的评价逐步转向主动参与性学习的评价,自觉地将评价变成主动参与、自我反思、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过程[4]。教师与学生都是平等的,双方需要不断交流、合作、理解和体谅。这就要求教师应给予学生更多的关怀和关注,要更加全面地评价他们,为他们的成长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注重对学生的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的成长过程,关注学生的处境和需要,尊重和体现学生个体的差异性,注重对学生个体发展独特性的认可和积极评价,以帮助学生个体认识自我,悦纳自己,拥有自信,挖掘潜能,发展特长,最大可能地实现自身的价值
        结束语
        在新课改背景下,小组合作学习是《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采用的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和教学手段。这种新的方法打破了初中政治教学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对《道德与法治》的教学模式的创新性探索,同时也符合课程目标和课程改革的需要。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应用到《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可以提升教学效率,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培养学生团队意识和协作能力,同时推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更广泛地运用到其他学科中,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董芯蕊.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探究[J].现代交际,2020(03):209-211.
        [2]郭建香.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应用[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年“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319-320.
        [3]刘月洁.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应用研究[D].渤海大学,201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