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化与电气工程专业实践课程体系研究与改革

发表时间:2020/7/17   来源:《文化时代》2020年4期   作者:宋文芯 赵敏 李璐瑶
[导读] 临沂大学作为地方性重点高校,同时作为临沂革命老区的一所红色文化继承与传播的根据地,临沂大学为临沂及周边地区每年都提供大量的优秀人才,致力于临沂的经济发展与社会改革等各层面,学校对鼓励学生创新创业给予了高度重视,在人才培养的理念方面,也坚决秉持培养带有区域特色的应用型人才,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学院是临沂大学汽车学院学科整合规划后成立的,本文主要依据临沂大学的区域特色背景,结合学校教育教学实践,分析了自动
临沂大学  山东  临沂  276000
        摘要:临沂大学作为地方性重点高校,同时作为临沂革命老区的一所红色文化继承与传播的根据地,临沂大学为临沂及周边地区每年都提供大量的优秀人才,致力于临沂的经济发展与社会改革等各层面,学校对鼓励学生创新创业给予了高度重视,在人才培养的理念方面,也坚决秉持培养带有区域特色的应用型人才,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学院是临沂大学汽车学院学科整合规划后成立的,本文主要依据临沂大学的区域特色背景,结合学校教育教学实践,分析了自动化与电气工程专业实践课程体系建设方面的不足,提出了笔者的一些建议,以及对学院发展的美好期待。
        关键词: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实践课程体系建设
       
       
一.自动化与电气工程专业的普遍能力要求
        临沂大学近年来成立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学院,培养相关专业的人才。在学院发展、学科建设经验、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的探索时间比较短,在教育教学方面的探索实践经验也有些不足。自动化与电气工程专业重视基础,要有扎实的基本功,才能满足该专业涉及工种的基本要求,属于工科专业,对动手操作、创新应用的能力需求是比较多的,因此这也决定了该专业的毕业生比较好就业。就拿全国的自动化与电气工程专业的毕业生就业率来说,该专业的就业形势目前来讲总体上是比较乐观的。我们来看一下该专业对学生的能力普遍要求,自动化与电气工程专业招生宽入严出,对学生素质要求高,综合能力水平要求高。临沂大学自动化与电气工程专业培养理念是,培养具有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扎实基础知识与掌握相关基本技能的应用型人才,富有一定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各种素质,那么根据不同学校的人才培养理念来看,开设自动化与电气工程专业的高校,无论办学年限长久,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这也是该专业的专业性质所决定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主要就业面向电力行业,在电力行业涉及的全工程,都需要该专业人才的引入。如果在基础知识与能力扎实的基础上,高校培养单位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帮助学生提高学历,成为高层次创新型人才,从事科技开发相关的工作。
        针对自动化与电气工程专业对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视,也是为了应对社会发展以及企业对学生职业能力不断提高的要求,高校培养单位建设时间课程体系,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实现产教结合,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各高校培养单位要重视实践教学,大胆接受新的科学教育理念,以用人单位市场需求为导向,改变传统的应试教育的理念,构建理论与实践并存的科学课程体系。重视学生知识与能力的共同发展。
        二、当前实践课程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实践课程类型单一
        电气与自动化专业,对实践能力的要求较高,这就要求在大学期间,学生要充分锻炼自己的能力,才能满足未来就业时企业的要求。那么针对临沂大学目前的自动化与电气工程专业的实践课程设置来说,我们主要的实践方式就是去工厂实习、毕业设计这两种类型,一般比较有效的实践方式还是进工厂,顶岗实习。

但是目前寻找实习岗位困难重重,校内实践基地建设水平有限,还要统筹兼顾每个学生,因此,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实践课程种类单一,实施过程的形式单一。
        (二)实习岗位能力锻炼的效果有限
        其实,一学期的顶岗实习,基本可以满足学校实习工作的要求了,同时也能达到企业对该专业学生综合能力要求锻炼的水平。但是目前存在一个严重的问题是,现在企业的实习岗位不缺人,难以让实习生接触实际操作的过程,以前工厂里很欢迎学习进厂实习,甚至是会安排企业导师,进行全过程的实习指导,及时发现学生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方面的不足,一些企业还会拿出专项资金,投放到实习安排中来,为了更好的培养与留住人才。
        但是随着我们高校招生人数的增加,企业之间的竞争激烈,发展压力逐渐增大,现在企业用人单位都把主要精力放在了经济效益上,对于在实习过程中,吸纳在校生人才,定向培养自身企业需要的岗位人才方面,精力与资金投入就略显不足了。企业安排学生进公司实习的过程非常繁琐,首先公司的规章制度和行业操守等常规培训就要两周左右,在实习过程中,实习公司还要保证学生的各项权利与人身安全的,等等。因此目前在校生进入工厂实习时,大都是在一个不重要的小岗位上,学生很难接触到自动化与电气工程行业中的核心岗位,了解专业知识在实践中的真实应用。因此实习生如果没有安排到合适的岗位,那么实习的目的就很难达到我们预期的要求。因此学校应加强与企业的合作联系,双方应该实习信息互通,照顾高校与企业,还有学生三方的共同利益发展。
        三、解决措施
        本文认为,要解决上述提到的诸多问题。首先是要完善现有的课程体系,丰富实践课程的形式,摒弃旧的教育观念,先从观念上改变,一定要从应试教育的影响中走出来,国家层面,我们的素质教育的口号也已经提出多年了,在政策上,支持学生创新创业,提高应用型能力的培养。那么高校也应该加强实习基地的建设,根据学生的实践需要,不断更新实习基地建设的方向。同时企业用人单位还要主动加强与高校的合作交流,企业作为用人方,应及时将企业的要求,行业动向提供给高校单位,这样既可以引导人才培养的方向,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同时还可以精准的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要。
        四、总结
        电气与自动化是一个重实践,重应用的专业,目前的实践课程体系建设、实习安排的形式、实习的时间设置等方面还有一些问题,我们学生自身要不断提升综合素质,利用多方资源,在校期间不断锻炼实践能力,满足就业需要。
       
        参考文献:
        [1]林红举,王庆祝,宋冬冬.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企业版,2009,000(001):87-88.
        [2]徐宇宝,张晓东,方杰,等.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实践课程体系研究与改革[J].中国电力教育,2014,000(031):46-4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