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小学语文教学中探究式学习的开展

发表时间:2020/7/17   来源:《文化时代》2020年4期   作者:姚颖
[导读] 探究式学习的意思是老师进行教学时,安排合理的任务,让学生自主探索发现问题,并通过分析、讨论等研究方式,从而解决所发现的问题。探究性学习在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改变学习语文的方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等方面上产生了积极影响。基于此,以下对小学语文教学中探究式学习的开展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湖北省宜昌市西陵区东山小学  湖北省  宜昌市  443002
        摘要:探究式学习的意思是老师进行教学时,安排合理的任务,让学生自主探索发现问题,并通过分析、讨论等研究方式,从而解决所发现的问题。探究性学习在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改变学习语文的方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等方面上产生了积极影响。基于此,以下对小学语文教学中探究式学习的开展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探究式学习;开展
       
       
引言
        在小学阶段的教育体系中,教会学生探究式学习,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帮助学生解决一些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而且,探究式学习的开展,还可以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让学生积极主动的投入到语文知识的学习当中。在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下,教师必须要结合学生的语文学习内容,科学合理的探究性学习方法;然后在学生探究式学习过程中遇到阻碍的时候再予以适当的引导。
        一、根据相应的教学情境,确立探究性学习目标
        探究性的学习方式要依靠相应的教学情境,学生们能够设身处地的在创设的情境中发现思考问题,这可以提高学生对产生问题的兴趣和提高他们的探索能力。因此,在实际教学中,首先教师要确立下来课程要完成的探究性目标是什么,是学生掌握知识的目标、学习能力的目标还是培养思维方式的目标?这些问题都清楚之后,教师就可以设立相应的教学情境,进而开展学生探究式的学习。在设立的情境之中,通常教师需要在一定程度上引导出一些问题,问题的提出正好可以激起学生探索的欲望。需要注意的是,提出的问题所涉及的知识领域要与学生现在所掌握的知识相联系,否则学生便会因为知识的不足而找不到解决问题的出发点,不但对问题失去探索的兴趣,还会产生失败感。相反,如果教师提出的问题与学生现所掌握的知识相矛盾,产生冲突,那么学生刨根问底的欲望肯定会愈加强烈,他们甚至会上网搜索相应的资料。所以,教师在引导探究性学习的过程中,要善于使用这种方法,通常来说,产生的结果是事半功倍的。
        二、注重学生对文章深读与精读的引导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探究式学习的有效开展,必须要注重学生对文章深读与精读的引导,让学生在深度与精读的过程中,产生更深层次的疑问。即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大胆质疑精神,引导学生通过不同的角度对文章进行分析,并发现其中的问题。只有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发现越多的问题,才能够带着问题展开探究式学习。所以,教师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即在语文课堂上分析文章的时候,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提升学生思维的深度。首先,教师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要鼓励并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发言,让学生勇于提出自己的疑问。其次,因为很多语文问题的答案都具有一定的主观性,虽然一些参考书上给出了参考答案,但是个体的差异,使得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对待同一个问题,都有可能产生不同的理解。针对这一现象,教师要尊重每一位学生的想法,肯定学生的个性化思维,进而让学生产生更多的主观想法。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学生不仅可以提出很多具有新意的想法,也可以给到其他学生以及教师以全新的思路,实现各种思维以及智慧的交换和碰撞。

最后,教师还可以在实际的语文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一篇文章的认真品读,通过多次、重复的阅读来发现其中的问题。
        三、实施小组探究,发挥集体力量解决问题
        小学生尤其是二年级的学生,自身能力有限,总会遇到超出自己能力而无法解决的问题,这时就需要实施小组合作教学,借助集体力量来解决问题,从而实现共同进步。除此之外,学生在小组合作中能够交流情感、互换想法、分享心得,这既培养了他们的合作精神,也调动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将探究式教学理念落到实处。例如,在教学《蜘蛛开店》这则童话故事时,由于这个故事情节生动有趣,内容充满童趣,对学生来说学习难度不大。文中小蜘蛛的种种表现,引发了学生的思考;同时,通过学习本课内容,学生各抒己见,提升了表达兴趣。在教学活动即将结束时,笔者布置了课本剧表演的任务。对学生来讲,要完成这一任务有一定的难度,但他们还是接受了笔者提出的“挑战”。学生立刻开展小组合作,讨论表演内容、演员角色和道具制作等问题,课堂氛围活跃起来。课堂时间很快就结束了,笔者发现学生丝毫没有听到下课铃声,依然热火朝天地讨论着。一周后,笔者认为表演的时机成熟了,因此邀请其他班级的教师前来观看各小组的学习成果。只见有的小组制作了蜘蛛、河马、长颈鹿和蜈蚣四种小动物的头饰,在道具的辅助下,师生能清楚地分辨出各种角色;有的小组抓住每一个角色的特点,表演得绘声绘色;还有的小组给小动物们编写了“台词”,增加了表演的趣味性和生动性。总而言之,表演活动圆满完成。小组合作探究活动依靠集体的力量解决了学习中的难题,发挥了学生课堂的主体作用,尤其是学生在交流、合作、表演中获得了成长,提升了自身综合素养,值得教师同仁们借鉴。
        四、深入教材,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探究能力是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培养的,作为教师,必须在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组织探究实践活动,这些实践不应盲目地追求数量,要做到切实为课堂服务,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率,以教材为中心拓展学生对知识的探究程度。例如学习《藏戏》这篇文章时,为了解藏戏和藏族的风俗习惯,笔者就要求学生课后查阅资料,对藏族的风土人情全面了解,然后看一看藏戏在藏文化中的意义。这样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就不会存在文化上的差异,而且查阅资料的过程也是对他们探究能力的培养。
        结束语
        总而言之,小学语文探究性学习的开展,让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充分地体现,对学生自主探索能力的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都产生了健康向上的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被充分调动起来。小学语文教师要善于创新实践学生探究性学习,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也为今后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和课堂质量的提高打下扎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纪晓玲.对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的探讨[J].学周刊,2019(33):48.
        [2]段立鑫.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的意义及策略[N].山西科技报,2019-09-12(A06).
        [3]吴霜.小学语文教学的探究式学习开展[J].小学生作文辅导(上旬),2018(09):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