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种途径提高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效率

发表时间:2020/7/17   来源:《文化时代》2020年4期   作者:姚金花
[导读] 识字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在教师上课的过程中,如果不能很好地将兴趣带入课堂,很容易让课堂陷入到枯燥无味的境地。学生没有学习热情,也就没有学习的兴趣。如何让课堂变得丰富多彩,是现阶段教师授课的重点。识字作为小学语文学习的基础,如果不能很好地解决学生学习认字的困难,那么所有学科都将止步不前。本文深度探讨了如何有效的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从而达到提高小学生识字的效率。
湖北省宜昌市长阳土家族自治县高家堰镇彭家河小学  湖北省  宜昌市  443517
        摘要:识字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在教师上课的过程中,如果不能很好地将兴趣带入课堂,很容易让课堂陷入到枯燥无味的境地。学生没有学习热情,也就没有学习的兴趣。如何让课堂变得丰富多彩,是现阶段教师授课的重点。识字作为小学语文学习的基础,如果不能很好地解决学生学习认字的困难,那么所有学科都将止步不前。本文深度探讨了如何有效的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从而达到提高小学生识字的效率。
        关键词: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教学策略
       
       
引言
        识字教学即为小学语文课程中的汉字教学,识字既是小学生进行语文学习的基础保障,更是小学生未来长久学习于社会发展的重要知识基础。因此,小学生掌握学习汉字、理解汉字、运用汉字的能力十分重要。
        一、改变学习模式,指导学生掌握识字能力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课堂中,教师通常采用教师教授,学生学习的方式,这样的方式不利于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学生在枯燥无味的学习中,不能很好地将知识进行消化和理解,因此。教师需要改变教学模式,通过教学模式的改变,指导学生掌握识字认字的能力。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会发现学生普遍对于非课堂教授的知识有强烈的记忆性,教师可以通过这个特点,引导学生掌握识字的能力。例如,在生活当中,学生可能会对于路边的广告牌,电视里的广告语产生强烈的好奇心,进而达到自主记忆的效果。教师可以利用这个特点来帮助学生锻炼识字的能力。例如,学生在家中时,可以利用家中一切现有的物品,将物品的名称写出来,并在后面画上相应的图案,然后贴在家中的家具上或者是物品上,通过非主观教授的形式在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的培养学生汉字与实物的对应,达到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
        二、开展识字游戏
        小学语文教师在引导学生识字时,为了帮助学生快速记忆生字,应将趣味识字教学法应用其中,从而组织学生开展识字游戏。其游戏规则为:由班长背对着所有学生敲击鼓,当鼓声响起时,学生开始传递手中的纸条,鼓声停止后,手里拿着纸条的学生需说出生字的含义和读音,并要求学生用纸上的生字造句。学生在明确规则后,积极投入到识字游戏中,其学习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且活跃了课堂的气氛。学生在游戏中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并主动按照游戏规则说出纸条上的汉字。说出汉字,并用其造句,能够增强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及对汉字的理解能力。此外,学生积极分析生字,并且在深入分析后拼读出生字的拼音。读出汉字读音,使学生学会拼读汉字读音,且认识了更多的生字。可见,在开展识字游戏活动时,教师应以学生为中心,引导学生自主分析生字读音和含义,这样才能调动全体学生分析汉字读音和含义的积极性。学生积极参与到识字游戏中,在深思熟虑后懂得如何拼读出汉字的读音,并且明确读音后说出汉字,能够快速认识、记忆生字,有效增强了学生的记忆力,提升其认知水平。因此,识字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开展识字游戏,以实现学生的学习发展。
        三、使用多媒体教学
        随着当今时代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早已进入千万户,不仅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密不可分,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运用也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

小学语文教师也可以结合多媒体等的教学方式,进行汉字的形成与演变历史的展示,让学生将汉字与实际的物体、人进行结合,增强小学生对汉字的理解能力,提升小学生的汉字运用准确率,从而促进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的提升。例如:在学习汉字“田”时,小学语文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的教学方式,将田字与田地的俯视图联系起来,当我们从空中俯视田地时,田地之间都有一条垄沟相连,因此汉字中的田也保留了这一特征。再借助“三十六个汉字演变”这样的动画片,让小学生了解汉字从象形文字一路演变至今的历史。
        四、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快乐识字
        小学阶段的学生由于年龄较小,自身就有着活泼好动的特点,注意力不够集中,因此在孩子学习的过程当中就比较易受外界因素的影响。学生对颜色以及动作等比较好奇,教师可以多利用学生的这一性格特征,课堂上设置一些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的环节,不要经常使用单一的教学方法,这样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性格特点,在教学的过程当中,根据学生的兴趣点来出发,多设计一些能够吸引学生的环节,让学生能够主动的投入课堂当中,提高学习兴趣,让他们在快乐中识字。教师可以根据课文内容,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在让学生初读课文后,就可以出示多媒体课件,向孩子们介绍课文的大致意思的时候,也要介绍青蛙去看海的过程,从哪里出发,描绘出所能展现的情景,让学生能够被生动的景象所吸引,在同学们被情景吸引住的时候,教师可以抓住好时机说:“青蛙要去看大海,想经过荷叶问金鱼妈妈,但荷叶中的生字挡住了它的去路,你们愿意帮助它吗?”“愿意!”“愿意!”学生纷纷举起了稚嫩的小手。“好,让我们行动起来,只要你们记住水草中的字,青蛙就能靠近金鱼妈妈”。这样的情景性教学能够带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吸引学生的识字方式有很多,教师也可以结合图文或者运用多媒体设备来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创设一种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让孩子们来学习,从而来提高语文识字教学质量。
        结束语
        小学语文教学中,识字能力的培养是贯穿整个小学学习阶 段的基础。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注意方式方法的转变,实现提 高学生识字兴趣和培养学生识字能力的同时保证教学任务的完 成。在小学阶段,教师作为引导者,有着重要的职责,在发挥 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同时,也要适当的掌握好尺度,把握好学生 发展的基本方向,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相丽芝.小学语文教材识字教学策略[J].基础教育研究,2019(24):78-79.
        [2]达国福.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方法探讨[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年“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391-392.
        [3]那·托亚.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策略探讨[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年“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346-34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