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深化产教融合、加快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思考

发表时间:2020/7/17   来源:《文化时代》2020年4期   作者:杨东明
[导读] 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教育类型,但具有同等重要地位。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的职业教育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达到世界中上行列水平。当前,在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过程中推动产教融合、加强校企合作是未来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长期以来,高等职业教育在发展过程中坚持以服务为需求、以贡献求发展,为社会输送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对于推动社会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鹤壁汽车工程职业学院  河南省  鹤壁市  458030;
绵阳策腾科技有限公司  四川省  绵阳市  621700
        摘要: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教育类型,但具有同等重要地位。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的职业教育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达到世界中上行列水平。当前,在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过程中推动产教融合、加强校企合作是未来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长期以来,高等职业教育在发展过程中坚持以服务为需求、以贡献求发展,为社会输送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对于推动社会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产教融合;高等职业教育;发展
       
       
引言:
        从当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情况来看,其整体规模已达到一定的水平,且基本保持平稳。但从发展质量来看,学校和地区之间却出现了分化。在职业教育发展的过程中,深化产教融合、加强校企合作是推动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内容。当前,高等职业教育在产教融合的过程中存在着多种问题,表现在产教融合的激励机制、管理办法、企业参与等方面,亟需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且提出可行性的建议,从而更好地促进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
        一、当前高等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产教融合的理论研究和实践不足
        随着职业教育发展不断推进,校企合作也在不断地深化。但在实际的校企合作过程中,缺少相应的理论做支撑,无法抓住产教融合的深层次内涵,难以向纵深发展,导致存在实践不足的特点。实际体现为学校、企业和当地政府没有发挥各自在校企合作中的作用,使得三者之间的合作难以深化,最终导致产教融合难以促进人才的培养。
        (二)产教融合过程中企业主体参与职教内驱力不足
        产教融合的核心是校企合作,而在校企合作的过程中,企业缺乏参与人才培养的基本动力。校企合作过程中,存在着对于企业的奖励机制不明确、对于企业的利益保护不充分等问题,无法精准把握企业的实际需求,因此导致企业参与热情不高。职业院校和企业建立长效融合机制是提升企业参与度的有效途径。
        (三)产教融合的社会资源亟需增强
        在如何将各类资源融合在一起,围绕产业集群实现人才集聚,加快人才培养方面进行深入研究,是深化产教融合的重要内容。从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在深化产教融合的过程中,学校和企业都没有充分利用社会资源,而政府也没有发挥出自身的宏观调控作用,导致校企合作无法深化,学校和企业双方都难以调动有效资源对学生进行培养。除此之外,在深化产教融合的过程中还存在着师资力量不足、产教融合动力缺乏、学生对产教融合兴趣缺失等多方面的问题。
        二、深化产教融合、加快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策略
        (一)健全高等职业教育体系,发展特色专业
        首先,高等职业教育院校要不断完善教育体系。

加强中职和高职之间的教育衔接,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地方产业发展规划的需求建立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在人才培养上要以市场为导向,不断优化开设专业和专业结构,对于不同专业的人才进行针对性的培养,利用发展的特色专业进行校企合作和产教融合,进一步提高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实效性。其次,企业、政府可根据自身发展和市场需求向职业院校定制专业人才培养计划,充分发挥经济主体的主导作用,健全高等职业教育体系。
        (二)落实产教融合规划,拓展职业教育发展路径
        高等职业教育院校的教育特征具有较为明显的实践性和职业性,在办学过程中要立足于当前的社会就业发展实际状况。具体来说,落实产教融合规划要从教师做起,利用企业资源进行“双师型”教师培养,不断引进优秀的教育人才,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实践能力,使其执教能力与对接职业岗位的需求相符合,并通过个人的师德品质引领学生健康发展。此外,院校还要培训一批骨干教师,并引导青年骨干教师进入社会企业实习,增强教学实践能力,使其理论和专业技能统一,更好地结合社会和企业的发展进行教学。其次,要不断支持中小企业吸纳高等职业教育院校毕业生。高职院校在此过程中要积极和当地的中小企业进行沟通联系,将毕业季优秀学生输送到企业进行顶岗实习,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使其在实习中将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相统一,培养职业能力。
        (三)构建校企合作平台,推动产教融合创新
        首先在专业设置中要考虑地区产业的发展需求。政府要发挥主导作用和宏观调控作用,有针对性地建立经费投入引导和保障机制、监督评价机制,通过一系列的优待措施加强校企合作的资源整合力度,激发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热情,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践场所。
        其次学校和企业之间要做好相互配合,实现资源共享、多元融合。企业的生产设备、实验设备,学校的教室、实验室、师资、知识产权等可以实现共建共享。企业可以参与到院校的课程体系开发中,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对院校的课程体系进行优化,使之更加符合当前的企业发展。
        最后院校教育教学要融入企业生产、经营、研发过程,并参与到企业的实训中,发现院校与企业之间不相适应的地方,及时纠偏,保证学生自身所学到的理论知识与企业的发展相适应,在企业实习的过程中灵活运用所学知识。通过院校和企业之间的深入沟通与交流,为学生搭建良好的实习平台,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能力。
        结束语:
        在深化产教融合、加快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过程中,要把握当前的社会发展形势,实现院校、政府、企业三者之间的有效沟通与合作。在促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过程中,院校做好课程体系建设和开发,培养学生的理论与实践能力;政府做好宏观调控,通过一系列政策措施引导企业与学校合作;企业要为学校提供良好的实践基地和场所,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职业能力,这样才能更好地深化产教融合,为社会发展培养更多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邓明亮.破解深化产教融合瓶颈探索加快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路径[J].科技资讯,2017(22):213-214.
        [2]苏 华.关于深化产教融合、加快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思考[J].职业教育,2018(02):05-0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