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乡土地理》的研究与思考

发表时间:2020/7/17   来源:《文化时代》2020年4期   作者:谢昱 李垂庆
[导读] 为编写好《江华瑶族自治县乡土地理》教材(以下简称“乡土地理”),我们成立了课题组,申报了一个相关的省级规划课题,边研究边编写,以研究促编写。历时数年的研究,编写了独具特色的乡土地理。回顾这个研究与编写相结合的过程,对改进基础教育乡土教材乃至校本教材的编写工作具有启发意义。
永州市江华瑶族自治县第二中学  湖南  永州  425000
        摘要:为编写好《江华瑶族自治县乡土地理》教材(以下简称“乡土地理”),我们成立了课题组,申报了一个相关的省级规划课题,边研究边编写,以研究促编写。历时数年的研究,编写了独具特色的乡土地理。回顾这个研究与编写相结合的过程,对改进基础教育乡土教材乃至校本教材的编写工作具有启发意义。
        关键词:乡土地理;规划课题;江华瑶族自治县
       
       
一、课题研究概况
        本课题于2011年3月立项,为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一般资助课题。该课题的提出源于新课改的要求。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全面实施,校本课程是新课程改革发展的必然结果,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而地理校本课程开发的主要模式就是乡土地理课程开发。利用地理乡土课程资源进行乡土地理教学,能够触动学生心底的热爱家乡的心弦,发挥乡土地理教学的积极意义。如果从学生的认知角度来看,乡土地理就是描述学生身边地区的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符合一般情况下人们“由近及远”的认知习惯。由此可以看出,乡土地理教学是能够对学生的心理产生深远影响的。如果我们能够把丰富多彩的富有乡土气息的地理材料和地理事物转化为教师可以利用的课程资源,不仅能够更好地发挥乡土地理教学的积极意义,增强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应用能力;而且还能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提升学生对家乡和祖国的热爱和自豪感。
        本课题于2012年11月25日在永州市柳子庙大洒店小会议室举行开题报告会。省级领导和专家,市级领导和专家、各课题组成员参与了开题报告会。给我们的课题研究提出了很多宝贵建议,给我们的研究指明了方向。
        在课题开题后,课题组现状调查发现问题、理论研究整合策略、实践研究立德树人的思路推进研究,直面研究中的基本问题和要落实的基本策略,围绕研究目标,联系学校实际将各个研究内容的做实,直至完成全部的研究任务。
        二、课题研究的缘由、理论依据和主要目标
        1.研究缘由
        现行乡土地理课程的不足。对于乡土地理课程来说,地理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还是比较薄弱的一个环节,需要进一步加强。我县虽然有一些关于乡土方面的书,但它们有很多不足。一是面面俱到,没有精选最富有乡土特色的素材,内容太多,不适合学生阅读;二是太陈旧,一些资料和数据还是十几年前的,不符合时代性。三是地方式的资料堆砌或刻板的体例以及生硬严肃、晦涩的文字降低了可读性。四是编写还不够完善,存在很多需要继续探讨的问题
        2.理论依据
        本课题研究以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为指南,以“人本化教学”思想、“体验与探究教学”思想、“范例式教学”策略等教育学心理学最新理论和观点为指导,以新课程理念下的教材建设理论和方略为依据。
        3.主要目标
        对“瑶族乡土地理教材开发”的研究,通过研究,我们主要实现了预期目标。
        1.了解了瑶族最大聚居地和发源地——江华瑶族自治县的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特征。
        2.将瑶族民族文化有效地转化为学生的学习资源,开发出校本课程资源。


        3.让“校本教材”走进课堂升到“选修”地位,实施乡土教育。
        4.通过乡土教材的学习,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自豪感,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提升地理学习、实践能力,实现“传授学生终身有用的地理”的目标。
        三、研究过程与方法
        本课题我们预计用三年时间完成,实际研究时间更长。研究中,课题组分三个研究小组,分别完成各自研究任务,最后汇总形成《瑶族乡土地理教材》。
        1.文献研究小组。进行理论资料的准备,整理成理论学习资料,组织相关理论学习,做好教师的培训工作。广泛搜集各时期有关瑶族乡土地理方面的文字、图片资料。在文献上形成一个完整的序列。
        2.实地调查小组。通过实地走访、观察,掌握江华境内地理实际情况;通过实际情况与相关文献比对,对文献资料提出改进意见,或对其可靠性进行确认。
        3.教材编写小组。根据笔记、地图和统计图表等资料,按照初步大纲,进行乡土地理教材的写作。根据文献研究小组和实地调查小组提供的资料,修改相关内容,推动编写工作与文献研究、实地调查三管齐下完成乡土地理教材。
        本课题是一个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课题,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有文献法、调查法和行动研究法。
        1.文献法。主要指搜集、鉴别、整理文献,并通过对文献的研究,形成对事实科学认识的方法。搜集与本课题有关的信息和资料,为本课题研究提供参考和帮助。
        2.调查法。主要是实地走访和观察主要内容是江华瑶族自治县的综合地理,包括江华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河、湖、土壤、植被的特征及其相互联系,各种自然资源的利用及改造自然的成就等。
        3.行动研究法。指研究者从实际工作中发现课题,并在实际工作中借助理论反复研究,从而达到认识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方法。本课题采用行动研究主要体现在教材编写方面。研究者提出教材编写所要解决的问题清单,一边研究一边解决问题。由于行动研究是实践者自己直接参与的行动研究,因此,增强了实践的科学性,在进行研究的实践中学会运用理论观察实践活动的种种变化,通过实践检验理论、方案、计划的有效性,使理论与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
        四、课题研究的成效及反思
        经过课题组的不懈努力,各研究小组分别完成了各自的研究任务,最后汇总形成《瑶族乡土地理教材》,并完成了相关的论文撰写和研究报告。通过本课题的实践研究,我们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有一些问题有待于进一步的改进与深入研究。
        1.如何利用学校现有教育教学资源提高校本课程开发的效率、如何加强与社会教育力量的深度整合,尚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2.瑶族乡土地理如何进一步适应学生、家长和社会的需求,开发实用性的“《瑶族乡土地理教材开发研究》”校本课程。
        总之,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以此为起点,以更积极的态度投身于课题研究中,促进学生个性和学校特色的形成。相信在各位专家的指导下,我校的《瑶族乡土地理教材开发研究》一定会结出更加丰硕的成果。(注:除了署名作者,本课题的主要研究人员还有刘杰、欧阳明、龚飞雄、邹海萍、陈艳华、彭健康、李振红、欧阳玉珍、唐 剑、许小玲、莫心祥、郑海燕、谢正望、伍菊花、伍致华)
        基金项目:
        本文为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一般课题“瑶族乡土地理教材开发研究”(课题批准号:XJK011CJK009)研究成果。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