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周雄峰

发表时间:2020/7/17   来源:《文化时代》2020年4期   作者:周雄峰
[导读] 文化是通过人与物的交互体现出来的,不同的人和物则会营造出不同的文化氛围。小学校园文化所形成的文化氛围对小学生精神气质的涵养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因此,要创建积极、文明、健康的小学校园文化环境,使小学校园文化能够发挥其强大的育人功能,让小学生在校园中能够快乐成长,不断得到发展。
  贵州省铜仁市德江县复兴镇梅子完小  贵州省  铜仁市  565211
        摘要:文化是通过人与物的交互体现出来的,不同的人和物则会营造出不同的文化氛围。小学校园文化所形成的文化氛围对小学生精神气质的涵养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因此,要创建积极、文明、健康的小学校园文化环境,使小学校园文化能够发挥其强大的育人功能,让小学生在校园中能够快乐成长,不断得到发展。
        关键词:小学;校园文化;校园文化建设
       
       
引言
        学校是育人的重要场所,开发教育资源,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走内涵发展的道路,创建特色学校,这是学校发展的必然趋势,我们教育人必须不断学习,借鉴先进经验,依靠地方资源,发扬团队精神,创自己的品牌,促进学校健康、和谐、稳步发展,为家乡、社会培养出一批合格人才。
        一、校园文化建设的内涵
        校园文化建设的任务一般来说有以下四个方面:一是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思想观和价值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二是加强学校风气建设,努力形成积极向上的道德风尚,使学生能够展现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三是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文化活动,把德、智、体、美、劳这五育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使学生的各项素质得到加强;四是加强校园软、硬件设施的建设,通过软、硬件设施的布置,从而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
        二、校园物质文化建设
        学校的校园布局、建筑装饰、教学设施、环境布置要体现学校的人文特色,产生共鸣,给学生以美的熏陶,教会学生感受美,欣赏美。(1)净化。净化是一所学校精神风貌的外在表现。校园净化要做到地面无杂物痰迹,墙面无污渍,桌椅无刻印,门窗无积尘,卫生无死角,培养学生爱护校园草木的主人翁精神,树立净化校园、保持校园卫生人人有责的思想。(2)绿化。葱绿的树木、艳丽的花草,给人以赏心悦目之感,使人精神焕发。学校根据校园建筑规划设计绿化布局,如,种植当地特有的植物等,设计各具特色的绿化,构建人文化的花园式学校。校容校貌体现出美的韵味,满足师生的教学、生活、活动和审美需求。(3)规范化。学校应将教风、学风、校风、校训上墙,写于学校醒目的位置。名人画像、名人雕塑、学校标志性雕塑和励志性名言警句挂于校园适当的位置,时刻督促学生去看看大师们用怎样的思维方法观察、认识世界,让学生从这些名人身上吸取丰富的养料。建设优美、文明、整洁、有序的校园环境,营造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实现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的有机统一。
        三、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文化
        在校园文化的建设上,我们要精心为学生营造积极向上的人文环境和优美温馨的学习环境,使学生能够主动珍惜与爱护校园环境,同时也能显现出学校浓厚的文化底蕴与办学特色。具体可以采取下列形式:我们可以在校门内侧的两面墙壁上展示学校所举办的各项活动剪影,为学生的精彩活动留下美好瞬间;也可以利用教学楼一楼外墙设置橱窗,展示学生的绘画及所创作的优秀诗歌,对学生形成无声的激励;还可以利用教学楼的走廊与楼梯间的墙壁对学生不同主题的手抄报进行展示,悬挂学生的各种绘画与书法作品,张贴各种名家名言引导感染学生;在走廊的四周设置班级读书角,为喜欢看书的学生营造一个读书小天地。教室内,除了学校的统一规划外,每个教室的窗台可以摆放一些绿植,增加教室里的生命气息,让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教室后墙上的黑板则可以通过装饰充分展现班级文化特色。


        四、精神文化建设
        一所校园的文化核心应该当属精神文化,这也是学校在建设校园文化时想要达到的最高目标。学校应该依照学生的身体、年龄、心理等特征,让学生在丰富的文化活动之中能够学到知识。让他们不论是学习还是参与活动都能够做到求真、务实。在举行校园活动时,要始终围绕着爱国主义进行开展,可将体育、社会、科技等活动作为基础,在这些活动在开展的同时宣传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以及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文化。让学生参与健康、生动的文化活动,例如在相关的节日举行活动,要将爱国主义、民族精神、法制教育等多方面融入到活动之中。通过举行各类校园活动,既能够丰富师生的精神文化世界,同时也能够帮助还在成长的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和世界观,让学生能够拥有良好的品格。
        五、形成规范的校园制度文化
        学校应形成规范的校园制度文化。规范的制度及其遵守与执行,能够形成良好有序的文化氛围,而良好有序的文化氛围又能推进学校各个事项的发展。学校应遵循教育规律,根据教育方针和教育法规完善相关规章制度,让全校师生都能够理解认可,将其践行于日常的教学与学生生活之中。让学生通过规章制度约束自己,明白什么事情可以做,什么事情不能做,形成一种自觉的制度文化环境。
        六、加强教风建设
        (1)抓好教师的职业形象、职业责任、职业纪律、职业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弘扬奉献精神,形成“为人求真、为学求实”的良好校风。(2)重视教师的理想教育。教师是校园文化环境的缔造者,因此,教师应有高尚的教育理想,要对教育事业充满热情,要对学生充满爱心。只有对教育事业充满热情,教师才有可能平心静气地去研究教材,去教育学生;只有教师对学生充满爱心,才能够包容地对待学生,尊重他们的个性发展和个体差异。
        七、和谐的校园文化引导师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
        教育方针指导教育要是现代化,指引师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和谐的校园是学校具有良好校风的体现,是标志。和谐是师生与校园环境之间应存在的美好关系。人的精神风貌最直接地展示了校园文化,校园人的日常言行、工作、生活和教育方式等都能够体现出校园文化是否和谐,校园内各种文化相互融合,给老师和学生的学习带来了方便,也更易使师生接受文化的传扬。正所谓和谐相处,才是为人处世之正道。
        结束语
        总而言之,小学校园文化的建设是一项需要长期努力的工作,不可能一蹴而就地完成。这项工作不仅需要校园里所有的教育工作者共同努力,还需要结合所在小学的自身特点,并用以适合的方式方法,不断完善校园文化的建设,促进校园文化的健康发展,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与各项素质的提升,使学生能够积极面对各种挑战,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梁振.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研究[D].聊城大学,2019.
        [2]刘西梓.小学校园文化建设浅析[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9(05):53.
        [3]王小龙.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农村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研究[J].中国农村教育,2019(12):6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