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建设与信息化助力下的初中综合实践课堂

发表时间:2020/7/17   来源:《文化时代》2020年4期   作者:周洁
[导读] 现阶段,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地方的开展已慢慢趋于成熟,但在初中,以本校为例,本课程开设的门类还较片面,开设的进程存在阻碍,为解决这一难题,特结合整组成员的能力,开发实践“小组建设”+“信息化助力”的初中综合实践活动课堂,旨在完善初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体系,让初中生从该课程中得到体验有所感悟。
张家港市梁丰初级中学  江苏  张家港  215600
        摘要:现阶段,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地方的开展已慢慢趋于成熟,但在初中,以本校为例,本课程开设的门类还较片面,开设的进程存在阻碍,为解决这一难题,特结合整组成员的能力,开发实践“小组建设”+“信息化助力”的初中综合实践活动课堂,旨在完善初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体系,让初中生从该课程中得到体验有所感悟。
        关键词:小组建设;信息化助力;综合实践活动
       
       
2017年9月,教育部正式颁布《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该纲要将以往综合实践课程的四大活动内容演变为“考察探究”、“社会服务”、“设计制作”及“职业体验”四大活动方式,使该课程变得范围更广,涵盖的关键要素更多,形式更贴近现代社会时事潮流。
        然,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国家九年义务教育课程中所规定的必修课程,到地方已演变成不同的授课形式,我校将综合实践课程划分为信息技术和劳动技术,这样的划分是陈旧的,只体现了以往综合实践活动的其中两个指定领域,学生获得的体验也是片面的,因此,为在现有基础上完善初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特集中全组教师力量,展开小组建设与信息化助力下的初中综合实践课堂初探。
        一、小组建设创主体保障
        分组教学的指导思想是“参与——主人——责任——个性——发展”,人人都是主人,人人都要对小组负责,这样同学们就可借此施展自己的才能,发挥自己的潜力,为小组贡献自己的力量,从而使自己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
        以初一年级某班为例,共42人,可分为7组,每组6人,每组设置组长,统筹安排本组各项学习事宜,为小组设置目标,督促组员团结一致,与他组展开正当竞争。这样的小组化学习模式是我校教学特色,借用至综合实践课堂,学生以组为单位参加活动,分组比拼分组感悟,大大提升教学效率。


        为更好的开展各项综合实践活动,特将每组成员固定安排就坐,如下图:
       
        以“水果大揭秘”一课中“水果发电”环节为例,每组桌上有以下准备材料:
        1、3 个柠檬(酸橙、苹果、梨也可以)
        2、3 个光亮的铜币
        3、3 颗镀锌的螺丝钉(也可使用其他较活跃的金属,只要能进行置换就行)
        4、4 根导线,最好导线上带有夹子
        5、一把小刀以及小的纸质粘贴标签
        6、低电压驱动的发光二极管(LED)
        7、一个 35 毫米塑料胶卷壳或是类似的小容器(用于遮光,方便观察)
        8、一个钉子或小锥子(用于在遮光容器上钻洞)
        由每组组长安排实验任务,指定操作员、记录员等,使每组组员各司其职,亲历体验,由此,学生在实验中了解到水果电池是由水果(酸性)、两金属片和导线来简易制作而成的。也从中知晓其发电的原理:铜片和锌片通过电解质(即水果中富含的果酸)和导线构成闭合回路,铜片置换出果酸中的氢离子产生正电荷,锌片失去电子产生负电荷,因此闭合回路中产生电流,若在该电路中再连接一个LED的话,灯泡便可以发光。
        “水果发电”实验的正常展开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学校物理教师的友情加盟,为综合实践课堂增加了多元色彩,使初中学生在实践操作中感受到了更加全面的水果知识。
        二、信息化助力促课程完善
        在我校,综合实践课程并没有专职的教师担任,但我们有专职的信息技术教师,作为一名专职的信息技术教师,在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时能做到更加自如,临危不乱。
        以“水果大揭秘”一课为例,在课前,可先使用“问卷星”统计学生对水果秘密的了解程度,对“水果大揭秘”课堂的期待程度,对授课环节的众多建议等,为此次活动课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在学生亲自实验时,可用到手机投屏技术,及时分享实验过程,拍照取证,反馈错误操作;在视频观赏时加入虚拟实验环节,同样用到信息技术,在它的助力下,学生可以感受水果带来的多方面其妙能量;在课程总结部分,可以用到信息技术及时统计出各组在本课中遇到的问题,学到的知识等,为后续课程的开展提供必要支撑。
        三、小组建设+信息化助力=初中综合实践活动初探
        综合实践活动,只有在真实任务的驱动下,创设真实的环境,让学生亲历活动过程,在实际生活中去开展。要想让综合实践活动开展得好,只有一个办法,带着学生去实践。
        不管是小组化的建设,还是信息化的渗透,归根结底都是为了学生活动的实践性。以“水果大揭秘”一课为例,小组成员各司其职,在每个环节得到的结论及感悟由每个小组进行呈现,小组之间相互评价相互竞争分出伯仲,这样一来,集大家之见解,让学生得到最多的知识、最大的触动。信息化助力带来的作用更不在话下,为综合实践课堂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及教学资源。
        综合实践活动的性质告诉我们,它从学生的真实生活和发展需要出发,从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转化为活动主题,通过探究、服务、制作、体验等方式,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跨学科实践性课程。所以,小组建设+信息化助力的模式在初中综合实践课堂中的应用显得事半功倍,也为该课程体系的完善奠定了必要基础条件。
        结语
        总之,小组建设与信息化助力下的初中综合实践课堂的实行,慢慢培养了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团队间的合作能力、小组间的组织规划能力、信息搜集与处理的能力、动手操作的能力、沟通表达的能力、观察能力及反思与自我管理的能力。相信在这样的模式下,初中综合实践课堂会越来越受学生欢迎,综合实践课程体系会不断完善,给学生带去更多感悟及思考。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