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发展与革新——英国高等教育的历史研究

发表时间:2020/7/17   来源:《文化时代》2020年4期   作者:张宜秀
[导读] 5~19世纪英国的教育发展曲折,人文主义的影响使得教育改革呼声出现,建立了人文主义学校:圣保罗公学,改变了英格兰教育模式,大众识字水平稳步提高,宗教对教育的掌控逐渐衰落。研究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中人文主义对英国教育的影响对当今教育的发展有深远意义。
 临沂大学教育学院  山东  临沂  276000
        摘要:5~19世纪英国的教育发展曲折,人文主义的影响使得教育改革呼声出现,建立了人文主义学校:圣保罗公学,改变了英格兰教育模式,大众识字水平稳步提高,宗教对教育的掌控逐渐衰落。研究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中人文主义对英国教育的影响对当今教育的发展有深远意义。
        关键词:英国高等教育;文艺复兴;宗教改革
       
       
一、英国高等教育的历史背景
        在近代历史的长河中,有三件大事影响了不列颠民族乃至整个欧罗巴民族的发展进程,它们分别是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这三大历史事件互有关联、互为表里,而欧洲宗教改革为其中承上启下的枢纽。宗教改革起源于德国进而遍及整个欧洲,英国亦不例外。其改革始于1529年,由中央政府自上而下地展开,以在1534年国会通过著名的“至尊法案”为标志,国王亨利八世在改革中亦成为英国教会的最高领袖。英国宗教改革在不列颠历史上有着重大意义,其弘扬人文主义,改变人民思想,并唤醒了整个盎格鲁撒克逊民族的民族性。基督宗教是西方文明的结晶,并渗透进了哲学、文学、艺术等各个领域,尤其与西方文学的关系十分密切。以英国宗教改革时期的数位具有代表性的作家和作品为研究对象,分析宗教改革与英国文学发展两者之间的关联,有利于全面、客观地认识宗教改革对15-17世纪英国的影响,有利于系统认识作品之间的联系和作者的立场,也有利于阐释英国文学作品对宗教改革的诠释和隐喻性的作用。
        二、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时期的英国大学
        1、文艺复兴与大学
        中世纪大学深受宗教的影响,因此在中世纪早期,可谓“大学基本上都是教会的侍女和附庸”“教堂的钟声和骑土的马蹄声谱成了中世纪教育的主旋律”(纽曼)中世纪后期,欧洲大学日趋保守,由经院哲学把持的大学课堂几乎拒绝一切新知识,大学严重滞后于时代发展的要求。文艺复兴运动所倡导的人文主义文化对于欧洲大学的变迁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文艺复兴是欧洲新兴资产阶级在整个思想领域展开的一场反封建的文化革命运动,其目的并非简单地“复兴”古代文化,而是为了摆脱中世纪神学的束缚。建立资产阶级新文化对欧洲高等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从15到16世纪,伴随着文艺复兴的发展,德国又出现了第二批大学。15世纪的苏格兰也先后成立了3所大学,在数量上超过了英格兰。由于国家和教会的积极参与,意大利、奥地利、西班牙等欧洲其他国家也相继出现了一些大学。15世纪后半期,人文主义者的学说才开始渗透到大学。
        2、文艺复兴运动对大学的影响
        文艺复兴运动丰富了大学的形式和内涵,大学多样化,为现代高等教育体系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中世纪占统治地位的经院主义课程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文艺复兴推动了欧洲传统大学人文化、科学化、现代化等方向发展。


        3、宗教改革与大学
        经过宗教改革运动,世俗化更从教义上得到了支持,特别是宗教
        改革中的因信称义起到了关键作用。宗教的世俗化使人们的生活真正从对彼岸世界的关注转向现世,反映了基督教主宰的封建愚昧社会被新的世俗社会所代替的必然趋势。世俗化社会的出现,加速了大学组织从教会机构向世俗化转变。
        在15世纪,“人文学科” 取得了比较精确和专门的意义,这一名词出现在大学和学院的文件中以及图书馆的分类表中。英国弗格森开辟了社会关系研究的新领域,后来逐渐发展成为社会学。17世纪后,自然科学课程进入大学课堂,大学培养出一批卓越的科学家。拉丁文、希腊文、逻辑、自然哲学、数学、伦理学、医学等教授职位先后设立,为扩大学术研究的规模提供了有利条件。在18世纪中叶,不列颠诸岛提供了最好的高等教育,尤其是在医学、科学和数学领域。
        19世纪以前,英国政府对教育的干预甚少,国民教育的权力集中在教会手中。随着社会的发展,到19世纪初,资产阶级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不断要求国家加强对教育的管理,国家开始逐步干预教育。19世纪上半叶,英国初等教育主要由宗教团体和慈善机关办理,教育质量低劣,学校和人学人数严重不足。1870年英国政府颁布了《初等教育法》,实施强迫初等教育,标志着国民初等教育制度正式形成,到了1900年,双重制初等学校基本上普及了初等教育。1918年《费舍教育法》的颁布使国民教育意味着14岁以前为初等义务教育。英国的初等教育得到了普及和发展,但其双轨制问题实质上并未触及。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罗宾斯高等教育报告》出台,建议应为所有在能力和成绩方面合格的,并愿意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提供高等教育课程,推动了英国高等教育的发展。20世纪60年代末,英国创办了“开放大学”,以成年人为教育对象,以现代化教学手段和灵活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为英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注入了活力。
        人文主义教育、新教教育、天主教教育三种教育势力之间既有相互冲突的方面,也有相互融会吸收的方面。人文主义和天主教都是反对宗教改革的,新教和天主教共同反对人文主义教育中的异教因素,人文主义教育和天主教教育具有贵族性,新教教育具有较强的群众性和普及性,三者都很重视古典人文学科,在教育教学的管理方面,三者也有许多想通之处。
        三、文艺复兴、宗教改革运动对教育的影响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是给人类历史带来巨大影响的思想解放运动,有力地推动了欧洲乃至全世界的发展和进步,同时对欧洲大学的变迁产生了深远影响。文艺复兴时期,欧洲大学数量迅速增加。宗教改革时期,欧洲大学分布范围有所扩大。使欧洲传统大学逐渐向近现代大学过渡的基础。“首先,没有文艺复兴运动就不会有宗教改革运动的产生,也不会有后来的思想与学术的发展因为哲学与自然科学,以及史学和人文科学,无一不是在文艺复兴运动的雨露滋润下成长起来的(鲍尔生)文化与科学广度迅速发展,学术与教育推行范围扩大,近代大学于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已具雏形。
        参考文献:
        [1 ]贺国庆.中世纪大学向现代大学的过渡一文 艺复 兴与宗教改革时期欧洲大学的变迁[].教育研究,2013(11).
        [2]刘明翰,陈明莉欧洲文艺复兴史(教育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3]易红郡,刘东敏.文艺复兴时期欧洲大学的变迁[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5(6).
        [4]易红郡:宗教改革时期欧洲大学的变迁:以德、法、英三国大学为例[]现代大学教育,2012(1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