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策略剖析

发表时间:2020/7/17   来源:《文化时代》2020年4期   作者:张彦林
[导读] 计算思维与计算能力是学习数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过程,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必须着重培养学生的计算精确度以及计算速度,让学生在形成正确的计算思维的基础之上推进学生数学学习效率的进步。本篇文章主要针对小学数学在教学过程中计算能力的培养展开详细的碳数从口算训练的培养以及算法掌握和算式理解等各个方面入手,希望能够给予读者开创新的思考角度。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克山县第二小学校  黑龙江省  齐齐哈尔市  161600
        摘要:计算思维与计算能力是学习数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过程,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必须着重培养学生的计算精确度以及计算速度,让学生在形成正确的计算思维的基础之上推进学生数学学习效率的进步。本篇文章主要针对小学数学在教学过程中计算能力的培养展开详细的碳数从口算训练的培养以及算法掌握和算式理解等各个方面入手,希望能够给予读者开创新的思考角度。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计算能力;培养策略;剖析探究
       
       
学生计算能力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生数学成绩的好坏,注重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必须以大量的基础训练为根基,让小学生通过数学习题练习能够形成自身固定的计算思维,只有小学生自身不断通过训练和总结得出独特性的解题方法才能够从根本上推进学生计算能力的进步。现代化社会常见的计算方法包括口算,手算以及珠心算等策略教师应当从不同方面入手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使得学生能够及时跟进教师的讲课进度,调动学生思维转变,使得抽象性的数学知识能够转化为句话的数学算式运算,帮助学生深度理解数学内容。以下内容主要着重详细探讨培养学生计算能力的策略,并结合一定的课堂案例帮助读者理解。
        1将口算训练融合到课堂教学中
        小学数学教师在进行课堂讲授的过程中一方面注重维护课堂纪律,另一方面也应当注重与学生之间的计算互动,将口算训练有效地融合到课堂讲解的过程中,让小学生在听课的过程中也能够进行思维的训练,有效提升学生的计算熟练度。口算训练与课堂教学的融合教师停顿、学生回答的形式进行,让小学生的思维能够时刻跟进教师进度的变化。比如针对低年级的小学生而言,口算训练主要侧重在加、减、乘等方面,比如教师在讲解应用题"小明去菜市场买菜,阿姨告诉小明黄瓜3元/KG,小明需要买5KG的黄瓜需要花费多少元?"首先教师必须引导学生理解应用题题目的内容,1KG黄瓜3元钱,则5KG的黄瓜就是等于——?后面的内容引导学生回答,当学生回答出5KG的黄瓜就是等于5×3,教师再次提问5乘以3等于——?再次引导学生回答内容。师生互动型的课堂教学能够不仅能够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解题思维,同时也能够提升学生的口算能力。
        2基于算式进行数学应用
        算式数学教学必须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学生在进行解题的过程中必须加强对题目的审核,通过题目的阅读得出对题目的正确理解,从而能够基于算式进行正确的运算过程,同时学生也必须掌握一定的数学运算原则,加减乘除以及括号在同一算式中出现时,学生的计算顺序也是影响计算后果的主要原因。四则混合运算原则是培养学生计算能力的基础,小学生必须牢固掌握数学运算原则,并将其应用到数学解题过程中。除此之外,算式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同时也应当基于题目进行分步解答,根据题目内容选择合适的解题方法进行计算,保证最终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和正确率。


        3推进珠心算方法的普及
        珠心算源于我国传统历史,由于起计算的便捷度和高准确率,被广泛的应用到古代数学教学的过程中。珠心算的实施主要通过算盘实现,但由于当代社会的发展以及科技的进步,算盘已经逐渐被计算机所替代,大部分学生对于珠心算的方法了解较少,因此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应当推进珠心算方式的普及,让小学生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计算内容,同时也能够提高学生的心算速率。珠心算应用到数学课堂教学中,不仅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心算能力,同时也能够促进儿童智力的开发,让小学生在珠心算训练的过程中提升对数学内容的接受能力以及理解程度和记忆时间等各个领域,有效推进小学生整体数学素养的进步。
        4提升基础训练强度
        小学数学教学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必须加强对于学生基础数学知识的运算。通过加强其训练的强度使得学生能够总结反思自身错误,并在不断改进的过程中发展进步降低同类错误出现的几率。小学生基础训练的加强需要教师和家长二者的合作,家长可在日常生活中对小孩子进行随意提问,锻炼小学生的反应能力,家长与孩子的日常互动不会给儿童带来学习压力和负担,通过互动型的问答以及家长反馈能够有效帮助教师了解到每个学生的计算能力的差异,从而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培养策略。除此之外,到时也应当在合理范围内注重儿童的基础训练,通过多样性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5培养良好的计算思维
        小学生计算思维的形成需要教师在课堂中有目的的进行引导。针对不同类别的算是以及应用题其解题策略和思路存在一定的差异,教师在课堂讲授的过程中可通过多样化的展示途径帮助学生理解不同题型的计算策略,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与翻转课堂为小学生展示立体化、趣味性的数学内容。比如教师在讲解小数乘法的数学内容时,教师应当通过结合整数运算的原则进行教学,整数计算与小数乘法并无明显差异,只需根据算式小数点后的个数,在最后的结果上添加即可。
        6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篇文章主要围绕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展开详细的探讨。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不仅需要教师采用先进的教学策略,同时也应该注重儿童自身的训练与总结,家长与教师的结合更能够推进小学生学习的自觉度,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学习心态以及计算思维,在提升小学生基础训练强度的基础之上推进珠心算方式的普及,有效提升小学生的口算和心算的能力,从而为今后的生活与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提升小学生的数学涵养与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张观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与提高[J].科普童话·新课堂(下),2017(3):41.
        [2]杨立荣.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与提高[J].学周刊,2016(3):199.
        [3]孙炳荣.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与提高[J].学周刊,2018(9):88-8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