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丽姬娅》看爱伦·坡对哥特小说的继承与创新

发表时间:2020/7/17   来源:《文化时代》2020年4期   作者:范文娇
[导读] 本文梳理了传统哥特小说特征以及埃德加·爱伦·坡在其短篇小说《丽姬娅》中的哥特因子,对比研究坡对哥特小说的继承与发展。为达到效果统一的目的,坡更加注重营造一种未知引发的心灵恐怖感,将哥特式小说推向一个顶峰。此外,《丽姬娅》中出现的女性美若天仙,且以饱受病魔和梦魇折磨而死亡告终。最后,小说生动地展示了坡对死亡、现世以及男女关系的思考。
四川大学  四川  成都  610065
        摘要:本文梳理了传统哥特小说特征以及埃德加·爱伦·坡在其短篇小说《丽姬娅》中的哥特因子,对比研究坡对哥特小说的继承与发展。为达到效果统一的目的,坡更加注重营造一种未知引发的心灵恐怖感,将哥特式小说推向一个顶峰。此外,《丽姬娅》中出现的女性美若天仙,且以饱受病魔和梦魇折磨而死亡告终。最后,小说生动地展示了坡对死亡、现世以及男女关系的思考。
        关键词:哥特式;心灵恐怖;女性;未知性
       
       
1.引言
        西方从不同视角研究埃德加·爱伦·坡(1809-1849),传记类如《埃德加·爱伦·坡》,论文如《坡笔下的女性:女权主义坡》等。对于小说《丽姬娅》,学者从哥特、女权主义、恐怖的艺术效果、死亡之美等方面进行了讨论。知网显示,搜索“丽姬娅”关键词后得到61条结果,包括从美学分析、不可靠叙述、哥特式分析和文化修辞等方面着手的期刊和论文。对于《丽姬娅》这篇小说的哥特式分析不多。但是作为完美诠释爱伦坡“效果论”及其美学思想的作品,作为爱伦坡自称写的最好的小说以及典型的哥特小说,国内对坡的研究专著极少,本文旨在分析爱伦坡在《丽姬娅》中对哥特小说的继承与创新,从而丰富国内对坡的研究。
        2.坡对传统哥特小说的继承
        哥特小说通常以城堡,地窖,阁楼,村庄和破庙等隐秘环境为背景,以死亡,疯狂和鬼魂为主题,剧情主要涉及“杀戮,报仇,暴力,乱伦,禁闭,死亡和其他恐怖事件,通常主人公为软弱的妇女和被残暴迫害的受害人。《丽姬娅》中,丽姬娅有着无与伦比的美丽和渊博的知识。但是,人会香消玉殒。主人公愤懑不已,搬到了英格兰的荒凉修道院,并与罗薇娜结婚。婚后,罗薇娜也病死了,并且文末出现了复活场面。
        这部小说从下列几点体现了爱伦坡对哥特小说的继承:(1)环境恐怖。主人公和丽姬娅相遇的地方就是一座古老且荒芜的大城市。丽姬娅死后,主人公去英格兰重建了一座修道院。这所修道院也是阴郁,宏伟和荒凉的。此外,房间天花板是“半哥特式,半督伊德教式的”。每个角度都有一座坟墓,这更让人战栗。这些场景为罗薇娜的死奠定了黑暗的基调,表明两者之间的婚姻并不幸福。通过坡的精美语言,这种恐怖的气氛推动整个故事向前发展。(2)暴力下的柔弱女子和悲剧人生。受病魔折磨的丽姬娅和罗薇娜都不禁让人产生一种怜悯之情,这种处在危险境地的女性形象在坡的作品中得到了延续。
        3.坡对传统哥特小说的创新
        坡可谓是第一个通过诱导人们走进情节来创造效果统一的人。坡年幼丧失双亲,被爱伦夫妇收养,爱伦夫人对他极好。后来,他有机会上学并在英格兰旅行,也了解了哥特式城堡,公共墓碑和一些历史文物。不幸的是,爱伦夫人因结核病去世。坡几乎都是在离婚、失业以及死亡中度过最后的日子。《丽姬娅》是坡最理想的文章,因此可以被认为是坡悲惨生活的一种解释。本节将重点讨论坡在对哥特小说的继承基础上的创新。
        (1)心灵恐怖。传统哥特文学中含许多恐怖场面、怪异人物,以及奇怪行为,但都可以得到科学的解释,展现了理性与情感的冲突。坡的小说直面死亡,并让读者感到心理恐惧。

这种心理恐惧是内心的,也是外部环境所渲染的。任何不确定性都会增加一定程度的心理恐惧。首先,《丽姬娅》一文中,作者多次提到“陌生”、“不记得”和“从不认识她”这样的字眼,连主人公都记不得第一次与丽姬娅的相遇,也没有交代更多的时空以及相识相处细节。主角身份不明,这是本文不确定性之一,会让人不禁有些距离感,恐惧感。此外,雅克·拉康在区分需要(need),要求(demand)和欲望(desire)差异时指出,欲望永远无法得到满足。我们对欲望所带来的贪婪是不得而知的,这种不确定性也使人们陷入心灵的恐惧。主人公与罗薇娜在一起后仍然发疯般想着丽姬娅,或许罗薇娜也因丈夫对丽姬娅的强烈欲望而香消玉殒。除了自发的心理恐惧外,外部环境也会带来无穷的恐惧。坡在小说中加入了超自然主义的元素,但理性的元素从未出现在他的小说中,于是非理性主义哥特小说的恐惧感得到了极大的增强,而且更有可能实现坡的效果统一。在小说中,正是人物的心理状态导致了外部环境的扭曲,从而导致了超自然的恐怖场面。坡将“我”融入了故事环境中,让读者与作者产生共鸣,从而为读者带来了身临其境的体验,达到 “效果统一”,让人们可以从这些可怕的意识中产生精神上的恐惧。
        (2)崭新的女性形象。坡笔下的女性角色是独立而美丽的,拥有自己的想法,一改以往被男人折磨的可怜女人形象。丽姬娅的美丽与智慧跃然纸上,主人公痴迷不已,随即剧情突然逆转,丽姬娅病了。实际上,从丽姬娅到罗薇娜的病亡都证明这种可以与众神媲美的美丽不可能永远存在。文中的女性命运仍然是悲惨的。
        (3)男女关系新视角:坡反对父权社会制度,认为妇女应在平等的基础上与男子相处,所以该小说中的男女关系和谐,这也引发了他对男女关系的新思考。18世纪以前的美国,男人都是高尚且遥不可及的。但小说写到主人公对丽姬娅情有独钟,热爱她的美丽外貌与渊博知识。女人以自身的魅力吸引了男人,这是以往小说中不曾看到的。丽姬娅死前顽强地与死亡作斗争,主人公的意志甚至不及丽姬娅。但是,面对罗薇娜这样忠诚婚姻和丈夫的女人时,主人公仍然未改传统观念。他眼里的罗薇娜不过就是渴望黄金的虚荣女人罢了。小说中尽管没有主人公对罗薇娜采取的欺凌行为,或许他“精神出轨”又是一种打击更大的冷暴力呢?
        4.总结
        爱伦坡不仅是侦探小说的鼻祖,而且还善于探索人内心深处,从而达到 “效果统一”论。本文从《丽姬娅》这篇小说为出发点,分析了爱伦坡对传统哥特小说的继承和创新,包括对含恐怖和神秘的氛围、可悲的女人、超自然因素、死亡和预言因素的传统的哥特小说在心灵恐怖和男女关系的进一步发展与创新。
        参考文献:
        [1]Poe,Edgar Allan.Tales of the Grotesque and Arabesque [M].Philadelphia,Lea & Blanchard,1840.
        [2]肖明翰.《英美文学中的哥特传统》[J]外国文学评论.2001(2):9
        [3]张秀丽、祝春艳.泄密的心—爱伦·坡短篇小说(评注本)[M].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10.
        [4]朱振武、杨婷.当代美国爱伦·坡研究新走势[J].当代外国文学,2006(04):5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