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乡(镇)图书馆服务创新的思考及建议

发表时间:2020/7/17   来源:《文化时代》2020年4期   作者:刘丽
[导读] 人民群众文化水平的提升可以带动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县乡(镇)图书馆的建设主要致力于提升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水平,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打下良好的基础。文章主要就县乡(镇)图书馆的现状以及服务创新的思考展开讨论,希望能为实践工作者提供借鉴。
喜德县图书馆  四川  凉山彝族自治州  616750
        摘要:人民群众文化水平的提升可以带动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县乡(镇)图书馆的建设主要致力于提升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水平,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打下良好的基础。文章主要就县乡(镇)图书馆的现状以及服务创新的思考展开讨论,希望能为实践工作者提供借鉴。
        关键词:图书馆;服务创新
       
       
一、引言
        图书馆是一个由国家投资、同意建立的社会公益性事业单位,主要财政来源是政府出资,内部的有关设施和人员等都是由政府配置的。它的存在是不同于其他任何社会商业机构,不以盈利为目的,全面的收集、保存文献信息,以满足社会公众整体、长期的利益需求。十九大后文化领域出台的关于图书馆的法律中提出,公共图书馆是作为公共文化设施存在的,向社会免费开放,并提供相关的查询、借阅服务。
        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是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积极推进文化建设是满足当今人民精神文化的必要工作,也是当今实现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然要求。县乡(镇)图书馆作为提升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的基本场所和途径,它的建设和发展就是让图书馆服务于基层,提升基层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水平,保障好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最终达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建设目标。
        二、县乡(镇)图书馆服务现状
        在“十一五”到“十三五”期间,国家大力发展文化惠民工程,建设农村文化站、农家书屋,开展基层文化群众的文化活动,推动农村精神文化建设。
        1、馆藏资源匮乏且陈旧
        虽然国家层面积极推进我国基层文化产业的发展,竭力促进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但是我国农村基体大,要想实现乡村文化的建设和发展,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且在实施过程中,依然存在各种问题,例如馆中藏书很少,且图书资源图书品种单一,缺少针对性,书籍得不到及时的补充和更换,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
        2、图书馆员专业素质不够,服务意识差
        当前县乡(镇)的图书馆员大部分知识水平不高,欠缺专业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而且图书馆员年龄基数较大,缺乏年轻知识分子的加入,也没有想要去学习更新知识的思想。馆员在上岗之前也没有经过专业的培训,对图书的分类和摆架、借阅等图书管理的专业知识缺乏。加之馆员的素质较低,思想观念没有达到一定的水平,服务意识较差,没有摆正工作态度,会产生以自我为中心,工作涣散,不能很好的服务群众的现象。
        3、对于图书馆的重视不到位
        由于受到传统的经济发展为上的观念的影响,领导们过度关注生产的带来的经济效益。对于图书馆行业来说,并不能给本地的经济建设和发展带来直接的效益,投资大回收少,因此导致政府对于图书馆的财政拨款不积极,甚至产生限制,但是图书馆的资金来源主要靠财政拨款,这就导致图书馆运行经费短缺,发展困难,更谈不上更好的为人民群众的服务。
        三、县乡(镇)图书馆服务创新的思考
        1、丰富图书馆的服务内容
        县乡(镇)图书馆仅仅关注民众自由借阅,但是由于人民群众的知识水平和自身发展的意识受到局限,导致图书馆的利用率不高,因此县乡(镇)图书馆就要积极的增加一些丰富多样的服务项目,增添服务内容的多样性,提高群众的借阅积极性。


        (1)开展免费的公益性讲座,内容涉及保健养生、历史政治、普及知识等等,吸引群众的好奇心和积极性;
        (2)举办特色展览服务,展览当地特色馆藏文化、名家书画等、吸引广大群众进行观赏,增长知识文化水平;
        (3)举办各类有奖阅读、征文活动,鼓励读者进行阅读,为广大读者的阅读提供一个展示的平台,带动读者的阅读积极性和主动性。
        (4)关注特殊群体,开展特殊群体服务,开设针对老人、儿童、残疾人、犯人、病人等的阅览室,为儿童提供亲子阅览室,为残疾人购进盲文等,进监狱为犯人进行知识宣传,都是体现其对特殊群体的关心和爱护,保障其公平享受阅读的权利。
        2、拓展图书馆的服务手段
        传统、单一的进馆借阅的方式已经不适合当今时代的迅速发展,人们的时间和生活紧张,很少有时间去图书馆进行阅读和借阅,因此有必要去拓展图书馆的服务手段,让群众更加便利的阅读和借阅。
        (1)最大程度馆藏资源数字化,当今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对于电子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图书馆要积极实现馆藏文献数字化,消除了时间和空间的界限,扩大了图书馆的适用范围和读者群体,让群众可以通过互联网完成实体图书馆可以达成的功能;
        (2)完善图书馆的网站建设,互联网环境下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图书馆网站已经成为图书馆面向公众的一个重要门户和窗口,图书馆网站的整体布局、功能设置、性能优化、更新快慢等都关乎一个图书馆的评价、用户体验,公共图书馆网站的不断优化也是提供更加完备的服务的一个方面;
        (3)图书馆还应当着眼于当下十分火爆的自媒体行业,包括微博、微信、博客等,进行自身平台建设,构建自媒体服务平台,推出一些十分方便的服务,例如实现网上图书馆的续借,查询新书等服务。
        3、拓宽图书馆的服务范围
        图书馆的服务范围不要局限于当地的和进馆咨询的群众,要努力服务于各个地区的读者,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可以让读者在不同的时间随时进行阅读,突破人群的限制,服务于各种年龄、各种阶层的读者。
        (1)图书馆的服务人群要涉及不同群体,保证各个不同群体的读者公平的享受阅读的权利,是图书馆的责任和义务。图书馆要考虑到特殊群体的需要,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和方法去保障不同群体的阅读权利。
        (2)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图书馆的线上建设已经小见成效,各种通知公告的发布,各种讲座、视频等都会提前通过线上的方式告知读者。各种线上的网站、小程序、公众号的制作也很到位,涉及到了各项服务模块,包括读者线上咨询等,让读者享受线上线下无差别的服务。
        结语
        县乡(镇)图书馆的服务创新与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水平的提高息息相关,作为公益性事业部门,图书馆要积极向创新服务内容、服务方式和服务范围,吸引读者,提高群众阅读的积极性。县乡(镇)图书馆更多的关注自身的服务体系的完善,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为提升人民群众的精神文明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宁卓.浅析信息社会环境下图书馆服务的创新与发展[J].农家参谋,2020(09):217.
        [2]刘香莲.创新服务方式助推新农村建设——县、乡(镇)、村图书馆(室)创新服务的思考[J].江西图书馆学刊,2009,39(03):71+9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