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我国的房屋建筑工程建设不断壮大,很多新型建筑与施工技术开始出现,例如目前广泛应用的房屋建筑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这种关键技术主要应用于工厂内,与现场工程分开施工,大大缩短了房屋建筑整体工期,还能减小对周围环境的破坏和影响。基于此,本文主要探析房屋建筑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的关键技术,具体从技术优势、关键技术以及施工要点三方面进行分析,旨在更好地应用房屋建筑施工技术,推动我国建筑事业的稳定发展。
关键词:房屋建筑;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关键技术
一、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的特征
1.1缩减建筑工程的施工进度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中应用的装配式混凝土时预制构件大多是成本或是半成品,因此在施工过程中仅需要安装施工图纸需求将预制构件安置在正确位置即可,施工人员需要在保证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板材之间的安放距离,保证预制构件的准确连接。由于在施工过程中省去了较多前期准备工作因此能够大大提升施工人员的施工速度,缩减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工期,实现建筑工程行业可持续发展。
1.2节约工程施工能源,降低污染影响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对发展绿色工程,践行绿色施工理念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预制构件是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的主要施工材料,这种施工技术能够大大减少施工资源的浪费,节约建筑工程施工材料。绿色建筑发展理念对于我国能源的应用发展有着较大的影响,采用节约型能源对保护环境、治理环境污染有着较大的作用,因此应用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不仅能够大大降低施工污染,还能促进节能减排工作的开展,保证建筑行业发展符合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
1.3建筑工程项目的建筑结构性能优良
以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为主的建筑项目工程,其房屋建筑的整体性能优良,连接性强,具有较强的抗震能力,因此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下的房屋建筑其安全性和稳定性能够得到保证,能够有效保证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同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下的预制构件中,会采用较多的保温材料保证房屋建筑冬暖夏凉的特性,将预制构件紧密在一起后,能够全面保证房屋建筑的密封效果,提升房屋建筑的保温能力,提升居民入住后的舒适度,满足人们对于房屋建筑的需求。
二、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技术优势
2.1节能减排
在我国大力推行“绿色建筑”背景下,装配式混凝土施工技术为其提供了有利条件。因装配式混凝土施工通常采用预制材料,这就极大避免了在现场施工时材料与资源的浪费,为我国能源的合理利用带来了新的发展方式,更减少了现场施工给周围环境带来的影响。同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应用也给周围居民带来了诸多方便,这与我国建筑行业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目标相一致。
2.2缩短施工工期
在房屋建筑工程中,应用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首先需要将所有应用到的红砖材料放置主体外墙内,这与传统建筑主体封顶后再进行材料运送和放置方式相比,有着节约施工时间、减小投入量的优势。同时,当建筑主体结构封顶后,再对外围进行封闭施工,这就给后期内墙砌筑施工提供了诸多便利,并能缩短施工工期。若应用传统施工技术,则需要在主体结构封顶一半时才开始施工,而装配式混凝土可以实现外墙粉刷等同步工程,从根本上提升了资金运转效率,并降低施工风险。
2.3减少工程造价
房屋建筑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的应用还可以有效节约工程造价。装配式混凝土构件一般在工厂内完成,施工现场只需要专业技术人才指导施工,再加上施工主要用到的机械为吊装机械,这就极大减少了人工成本,降低人工费用支出,从而减少工程造价。
装配式混凝土施工技术还能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率,这为我国房屋建筑行业健康发展提供了保障。
三、房屋建筑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关键技术分析
3.1NPC施工技术
新型混凝土预制装配技术(NPC)如今是我国全新的技术,主要采取工厂机械化生产以及现场装配的形式进行房屋建筑施工。应用NPC施工技术的构件主要是将混凝土墙梁和墙板进行有效连接,当竖向构件与水平构建紧密相连时,一般在竖向构件上预留钢筋,目的是更便捷的进行搭接工作。此外,在房屋建筑中剪力墙构件是预制安装的,因此应用NPC施工技术可以有效减少外墙作业量和难度,避免建筑材料浪费,为绿色建筑发展带来了发展新机遇。最后,NPC施工技术还能有效避免材料不同导致的裂缝情况,从而保障不同部位构件连接时更加紧密和安全。
3.2夹心保温剪力墙板
夹心保温剪力墙板是一种应用比较广泛的预制构件,主要由外叶墙板、保温层和内叶墙板组成,俗称三明治保温墙板。内叶墙板在最里侧,主要起结构支撑作用,中间层是保温层,常采用聚苯板材料作为保温材料铺设在内外叶墙板上,外叶墙板在最外侧,主要作用是保护聚苯板等保温材料,同时外叶墙板也起结构支撑作用。
3.3预制墙板的施工技术要点
①混凝土灌浆技术要点:在房屋建筑中,应用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进行灌浆操作时,首先应明确施工现场应用到的灌浆材料和机械设备,一般情况下使用搅拌机对材料进行搅拌。在搅拌过程中,需要对水泥等各类材料放置到搅拌机内,并添加适量的水,搅拌结束后静置一段时间,之后开展灌浆施工。灌浆施工温度应始终保持在5℃~40℃内,若施工温度过低或过高,则都会影响施工效果。在灌浆工程开始前,还要对灌浆材料做好阳光防护工作,当灌浆材料在初步凝结15min内,及时用完剩余材料。此外,在灌浆过程中还需要用水处理构件表面,目的是达到降温、湿润作用;②PC板安装技术要点:在对PC板进行安装时,首先需要固定临时固定夹,当PC板构件进入施工现场后,依据PC板标准按照要求,将PC板放置于堆放架中,同时预留好吊环并进行吊装。这里需要重点注意的是,在PC板进行安装时,要仔细检查预制板之间缝隙问题,保持PC板紧密相连。拼接结束后,则可以对PC板进行校正,校正完成后进行混凝土浇筑;③墙体混凝土浇筑技术要点:墙体混凝土浇筑工程前需要在底部提前浇筑3~5cm的减石子水泥砂浆,目的是减缓混凝土石子摩擦,防止出现漏浆情况。带砂浆浇注结束后,就可进行混凝土浇筑工作。通常情况下,墙体混凝土浇筑技术一般采取分层浇筑,且要求浇筑高度应保持在40cm左右,并保持每次浇筑时间间隔不大于混凝土初凝时间,避免出现裂缝。
3.4环筋扣合锚接结构体系
装配式环筋扣合锚接混凝土剪力墙结构体系包括若干预制剪力墙、预制叠合楼板。在剪力墙外四周突出封闭的钢筋环,让封闭箍筋与连接剪力墙外四周的封闭钢筋环交错,然后在封闭箍筋内穿钢筋进行固定后浇筑混凝土。预制叠合楼板与剪力墙通过现浇混凝土锚接。
结语
总而言之,房屋建筑工程的施工方向就是产业化的结构施工,应用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能够有效凸显绿色工程建筑的使用价值,减少施工资源的浪费,推动建筑工程行业的进一步发展。为此需要加强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在房屋建筑工程应用的推广力度,保证建筑工程单位施工单位以及房屋建筑设计单位,都能充分掌握这一先进的施工技术,为建筑工程的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新鲜血液。
参考文献:
[1]戴勤友.泸州市混凝土装配式房屋建筑的市场规模预测与部品部件产能状态分析[J].酒城教育,2018(04):81-84.
[2]莫亭.新型预制装配式房屋结构体系在实践中的应用研究[J].绿色环保建材,2018(05):190.
[3]曹祥甫,田华.浅谈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建造技术在房屋建筑工程中的应用[J].四川水泥,2017(08):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