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剪力墙结构在高层建筑工程中应用广泛,具有施工便捷、稳定性强、空间自由度高等多方面优点。其中,剪力墙钢筋施工直接决定着整个建筑框架结构的稳定性,需要满足相关施工技术质量要求,尽可能减少实际施工中的质量问题。在此情况下,可以为高层剪力墙结构建筑的使用安全性提供保障。
关键词:高层建筑;剪力墙结构;钢筋施工技术;质量控制
引言
建筑高层的剪力墙结构由两部分组成,即钢筋和混凝土。这种结构形式的建筑高层,在居民住宅楼的建筑设计中使用普遍。其主要优点:一是抗震抗剪刚度强;二是便于施工,可降低建筑成本。其主要作用是承受高层的重载。剪力墙在高层结构中的这一重要地位,决定了必须要有效控制好剪力墙施工的工程质量,尤其要控制好剪力墙钢筋施工的工程质量。
1 工程概况
某高层建筑工程五期施工包含1#到22#楼22栋建筑施工任务,其中1#-10#楼和13#-20#楼为住宅建筑,11#楼、12#楼、21#楼和22#楼为商业建筑。该工程总建筑面积19.13万m2,其中地上建筑结构面积为14.3万m2,地下建筑结构面积为4.83万m2。建筑主体形式为框架剪力墙结构,采用HPB300、HRB300、HRB400和HRB400E四种型号的钢筋,所有钢筋材料均通过国家标准检测,化学成本与机械性能符合工程设计要求。其中,钢筋强度标准值保证率大于95%,钢筋抗拉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实测值的比值不小于1.25,钢筋的屈服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标准值的比值不应大于1.3,钢筋在最大拉力下总伸长率实测值大应小于9%。
2 高层剪力墙结构建筑钢筋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措施
2.1 钢筋施工技术
(1)钢筋接头搭接处理。在钢筋施工中需要把握好接头位置,一般情况下,框架梁和屋面板等部分的钢筋接头应设置在支座和上铁1/3跨范围内。在搭接面积控制方面,相同连接区域中的纵向受力钢筋是重点控制内容,必须确保其搭接面积符合要求。其中,梁板接头的搭接面积控制在25%左右,墙柱的钢筋搭接面积控制在50%左右。在钢筋的搭接位置处,应至少绑扎3道扎扣,且中间扎扣应在钢筋正中心处,两侧扎扣应距离端部50mm。确保搭接范围内的钢筋能够紧贴在一起,绑扎牢固,防止出现分叉绑扎的情况。梁、柱钢筋若采用搭接绑扎方法进行施工,还需要对箍筋进行加密处理,在竖向钢筋的绑扎施工中,需要布置3道以上的水平筋。上述情况钢筋绑扎的扎扣位置如图1所示。
图1 钢筋绑扎施工中的扎扣位置(单位:mm)
(2)钢筋弯曲成型。在钢筋弯曲成型施工中,需要根据不同等级的钢筋采取相应的施工技术参数。在一级钢筋的弯曲施工中,应在末端设置180°弯,并确保弯曲直径为钢筋直径2.5倍到3.0倍。在二级钢筋弯曲施工中,应在末端设置90°弯,且弯曲直径应大于钢筋4.0倍直径。对钢筋进行弯曲时,还要做好标记,用记号笔标记出钢筋的弯曲位置,并对弯曲角度不合理的部分进行调整。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主要采用钢筋弯曲机完成钢筋弯曲施工,其轴心直径应为钢筋直径的2.5倍,在弯曲90°时,轴线应与轴心内边缘平齐,在弯曲180°时,应控制弯曲点在轴心边缘1.5倍钢筋直径处。
(1)钢筋焊接施工。钢筋焊接施工是剪力墙钢筋施工中的重点环节,需要对焊接施工质量进行严格控制。在施工前,应彻底清理焊接接口150mm范围内的油污和锈斑,做好钢筋检查工作。如果发现钢筋存在弯折、扭曲的现象,应将其拉直,或将弯曲部分切除。在上述工程施工中,主要采用电渣压力焊技术进行施工,根据钢筋直径确定焊接电压和电流参数,并对通电时间进行严格控制。其中,焊接过程中的夹具下钳口应设置在钢筋端部的合理位置,一般为1/2焊剂罐高度略微偏下5~10mm。在整个焊接施工操作中,必须夹紧钢筋,防止其出现随意晃动,进而引发错位等情况。
(2)钢筋绑扎施工。钢筋绑扎施工具体包括底板钢筋、柱钢筋、墙体钢筋等的绑扎施工任务。其中,底板钢筋绑扎需要对钢筋交叉节点进行全部绑扎,一般采用八字扣进行施工,并将扎丝头压在底板钢筋上。在柱钢筋施工中,应根据图纸要求确定每柱钢筋的箍筋数量,将其套接在连接筋上,进行立柱钢筋的绑扎施工,可采取正反扣相结合的施工方法。在墙体钢筋绑扎施工中,先进行竖向定位锑子筋的绑扎,按照120mm间距绑扎一道,并根据图纸要求选择绑扎钢筋型号,确保其搭接长度符合要求。竖向钢筋与暗柱主筋间距应控制为50mm,完成竖向钢筋绑扎后进行水平钢筋的绑扎施工。其中,起步筋应距离顶板面50mm,同时搭接的水平钢筋数量应在3根以上,并另外设置3道丝扣,确保其长度一致。
2.2 质量控制措施
(1)钢筋材料检验。
在剪力墙钢筋施工质量控制工作中,应重点加强对钢筋材料的检验和控制。在入场检验环节,应仔细检查钢筋质量合格证书,并对试验报告单上的数据进行仔细核对。每盘钢筋的挂牌数不能低于2个,在检验过程中,可以采取分批检验方法,按照60t一批进行划分。应重点检查钢筋外观质量,对钢筋力学性能进行检测。其中,钢筋表面不能出现裂纹、锈蚀等质量问题。力学性能试验结果应符合国家及行业规范要求,否则应及时联系厂家进行更换。
(2)工艺质量控制。
在钢筋施工过程中,应全面开展工艺质量监督和控制工作。安排专职技术质量人员在现场进行监督检查,严格控制每道工序的施工质量。在正式施工前,应做好技术交底工作,确保每一名施工技术人员都充分了解工艺质量要求。在施工过程中,杜绝随意施工的现象,按照设计方案、施工交底中的技术工艺进行施工。此外,在每一道工序完成后,应由施工单位质量管理人员以及监理工程师联合开展质量验收工作,确认无误后,再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从而提升工程整体施工质量。
(3)监理对钢筋分项工程的验收。
无论是钢筋加工分项,还是钢筋安装分项,都必须报工程监理验收合格后,才能进入下道工序的施工。其验收程序是:首先,施工单位对监理要求整改的问题,已作整改,并以书面形式进行了回复;然后,施工单位在自检合格的基础上,申请监理组织验收;第三,监理机构接到施工单位的书面报验申请后,立即组织验收;第四,工程监理经验收认为,符合剪力墙钢筋安装验收标准的要求,即可进入封模施工程序;若工程监理经验收认为,不符合剪力墙钢筋安装验收标准的要求,则应继续进行整改,直至达到合格后,才能进入剪力墙模板安装分项工程的施工。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高层建筑剪力墙结构钢筋施工中,通过把握好每个环节的施工技术工艺,严格按照相关保准要求,对施工技术质量进行控制,可以降低质量问题的出现概率。同时,应通过加强钢筋材料质量检验,提高工程整体施工质量水平,从而确保工程顺利通过验收。
参考文献:
[1]张飞.高层剪力墙住宅的钢筋混凝土施工技术[J].住宅与房地产,2017(33):179.
[2]廖闻新.高层建筑框剪结构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J].中国标准化,2018(18):35-36.
[3]罗鹏.基于高层剪力墙结构建筑的钢筋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措施[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9(7):239-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