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材料检测在建筑工程中的重要性 聂久立

发表时间:2020/7/17   来源:《建筑科技信息》2020年4期   作者:聂久立
[导读] 如何正确对待建筑材料的影响因素及解决这些问题的技术措施成为我们现在应着手研究的问题,这对建筑行业及民生健康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
              摘要:建筑材料直接影响到整个项目的质量,建材质量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建材的监测是一个相对复杂的任务。如何控制建筑材料检测的影响要素是当前建筑材料应检测的重点。因此,如何正确对待建筑材料的影响因素及解决这些问题的技术措施成为我们现在应着手研究的问题,这对建筑行业及民生健康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
              关键词:建筑材料;检测;质量控制
             
              
1建筑材料检测的重要性
              1.1对于施工安全和工程质量有一定的保障
              建筑材料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着实际工程中材料的承载力。如在建筑中常见的水泥和钢筋,只有质量达到建筑要求,才能保证建筑居住者的安全。如果建筑采用了劣质建筑材料,建筑的质量就会大打折扣,给建筑使用者带来了极大的安全隐患[1]。
              1.2有价值更高的经济意义
              采用质量符合要求的材料,能够延长建筑工程的使用寿命,提高建筑的经济价值。虽然劣质建筑材料在建造时成本较低,但从长远来看,使用劣质建筑材料的建筑不仅会给社会带来潜在危害,还缩短了使用寿命、增加了维护费用。因此,使用符合质量要求的材料更具有经济意义。
              1.3质量检测达标材料可提高工程的质量
              前期设计出的图纸是对工程最终成果的预设,是各方面综合考量的结果。如果在建设过程中使用劣质材料,建造出来的成品很可能会因为承重不够而出现问题,难以开展后期施工工作,甚至拖延工期,影响正常交房和使用。因此,选择质量达标的材料才能为建筑商创造效益,也更加适用于工程。
              2建筑材料检测中存在的问题
              2.1建筑材料管理混乱
              购买建筑材料,由于运输方法和计划外的订单,以及各种在施工现场材料的不确定性,建材在混乱堆放,以及建筑物的产品名称、制造商和型号标识材料的说明也不明确,从而导致材料的质量难以通过检测标准。由于一些建筑材料对其放置的环境有着特殊要求,但现场环境不达标准,致使建材的质量会受到影响。例如,石灰和钢条需要在堆叠期间免受湿气和水,否则这些材料会劣化和生锈。
              2.2建筑材料的检测程序不规范
              建筑材料需要在投入使用前进行采样。然而,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及时检测或错过了材料的检测日期,或者该材料在运输和装卸过程中被损坏。致使许多不合格成品和半成品直接投入使用,让建筑工程项目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2]。此外,建筑材料由于放置时间久,或多或少会逐步形成固体污染物,这不仅造成建筑材料的浪费,也对群众的生活环境产生了二次污染。
              2.3检测数据误差较大
              大多数情况下,我们发现在施工现场当中,由于各种建筑材料堆放的并不清晰,致使我们对材料的辨认变得模糊不清,影响了检查工作的正常运作。根据行业标准或国家标准,很多检查项目都没有经过严格的测试。材料堆放混乱,使取样点不明确。另外,检查人员还原样品的数目进行测试的便利性,和所述采样并不具备代表性。其结果是,测试数据的误差大,也不能对建筑物材料的质量正确地评价。


              3加强建筑材料质量控制的措施
              3.1提高检测人员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
              要提高对建筑材料的检测水平,必须提高检测人员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首先,要严把人才关,对检测技术人员实行严格的招考制度,只有接受过专业培训并通过考核取得上岗证的合格人才,才能获得检测工作岗位。其次,定期对检测人员进行培训。随着建筑材料的更新换代,检测人员的专业技术会不可避免地出现老化现象,所以必须对检测人员定期进行培训,尤其要让技术人员充分了解新型建筑材料的性能和特征,充分掌握新设备的使用方法。可以尝试与高等院校联手培养人才,定期举办培训班。再次,提升检测人员的职业素养。要对检测人员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培养检测人员专心、专注、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使其在检测过程中严格遵守相关规定,做到操作规范无误,并通过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提高检测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激发检测人员的检测热情。
              3.2加强环境控制
              在科学技术发展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新材料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中。为了适应这种发展趋势,建筑材料测试的水平也应该得到显著提高。对于影响建筑材料检测结果的环境问题,应加强对环境温度和湿度检测的有效控制。其中,对于温度控制,应确保测试人员在测试过程中严格参考当前建筑材料维护的温度标准。对于混凝土和水泥等建筑材料,应控制试验和试验过程中的养护环境温度。在19~23℃之间;混凝土试样也可以置于19~23℃的氢氧化钛溶液中,可以得到较准确的试验结果。为了避免建筑材料和空气中的水分因湿度过大而融合,建筑材料样品应放置在相对干燥的环境中,以确保最终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3.3明确监管职责,落实质量管控
              对以往的材料检测过程进行优化,引导社会中的各个职能部门充分的参与进来,完善原有的材料检测体系,同时制定相应的材料检测标准,以期实现优化材料检测的目标。比如,就这一环节,首先,政府以及材料检测行业的相关监管部门应积极的参与进来,充分的发挥其自身的敢为职责,通过制定检测法规以及行业规章等多样化的举措,落实监管的同时提升对材料质量检测的掌控;其次,应将建筑材料的各检测机构有机的整合在一起,构建统一的行业检测标杆,为后续材料质量的检测提供更加有力的数据基础,同时避免检测出现漏洞影响后续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第三,应构建明确的奖惩制度,严厉打击社会中因一己私利干扰检测结果的想象,从源头上实现优化建筑材料检测的根本目标。
              3.4引进先进检测设备,提高设备检测性能
              引进先进设备,优化设备性能,是提高建筑材料检测水平的重要保障。尤其是随着大量新型材料进入建筑市场,新设备的引进显得尤为必要。在引进设备时一定要对该设备的生产资质进行考察,以免购入不合格设备,造成工作损失。引入新的设备后要对相关检测人员进行相应的培训,使其规范操作设备,提高检测的有效性。除了引进先进设备,对已有设备要进行定期检查,不断优化设备的各项性能,以确保检测结果的有效性。[3]如果检测人员或管理人员发现设备的精度和准确性存在问题,一定要及时告知相关部门或相关人员对设备进行维修,或者更换设备,坚决杜绝检测设备故障带来的检测失误,以免给整个建筑工程造成损失。
              3.5做到科学取样
              对建筑材料的取样是否科学对检测效果的可靠性有着重要影响。取样的数量、部位、方式都会对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产生很大影响。取样数量不能太少,否则会增大检测数据的误差。在选取样品的时候,对同一批的材料要从不同部位进行取样,以保证样品的代表性,使其能更全面地反映建筑材料的整体质量。必须严格按照规定取样,确保规范取样,避免因取样不科学造成检测结果与实际情况出现偏差。
              结束语
              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和建筑数量的增多,人们对于建筑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相关建设人员要做好建筑材料的检测工作,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建筑使用者的人身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的稳定。
              参考文献:
              [1]万丽丽.建筑材料检测在建筑工程中的重要性[J].居业,2017(09):167-168.
              [2]王玉玲.建筑材料检测在建筑工程中的重要性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7(26):103.
              [3]吴国粦.建筑材料检测在建筑工程中的重要性分析[J].绿色环保建材,2017(07):2-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