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前我国公路普遍采用沥青路面的施工程序,面对沥青路面比较容易发生的病害,相关部门要在早期积极进行有效维护,加强各个环节对路面的维护措施,要充分认识到公路路面养护的重要性,才能从根本上减少路面病害的产生,保障公路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了公路路面病害与养护技术的应用。
关键词:公路路面;养护措施;路面病害
引言
随着公路工程使用时间增加,交通量日益增多,公路路面病害情况不断加重,其危害性也逐渐明显,为了提升公路的使用寿命,确保人们出行的安全性和高校性。公路养护部门要全面了解路面病害种类,同时制定出科学的养护技术,从而及时处理路面病害问题,提升路面的使用效率,确保公路的使用寿命。
1公路路面病害的常见因素
1.1路面裂缝
公路路面病害中最常见的病害问题中,最常见的路面问题就是裂缝。通常情况下,公路的建筑材料主要是沥青,而沥青公路一旦出现问题时,很难及时发现公路出现的问题,严重影响了公路的使用期限。当公路出现裂缝情况时,尤其是公路刚投入使用的前几年,并不会对路面造成太大的影响。所以,公路相关工作人员常会忽视,公路表面早期出现裂隙的情况,导致公路裂隙程度随着环境的变换,让雨雪等不良天气的产物逐渐渗透进公路的路面内。当大量的雨雪逐渐渗透进公路结构内后,导致公路裂缝部位两侧的路面结构的含水程度变多,再加上公路上行驶的车辆对其造成的损害,导致公路表面出现的破损程度逐渐加剧。
1.2路面车辙
车辙是公路路面长期重复承受车辆荷载作用下而使路基以及路面结构层出现的一种永久性变形问题。车辙病害的严重程度主要和路面结构设计以及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材料自身的质量有关,如果沥青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不合理,路基结构内部存在不稳定夹层,又或者路面过度磨损等,都容易诱发严重的路面车辙问题。此外,交通运输压力以及外部气候条件因素等也是影响路面车辙病害的重要外在因素[1]。
1.3 沉陷病害
沉陷病害也是沥青混凝土路面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病害,具有比较大的影响范围,相应的路面结构层次也比较深。该种病害的成因比较复杂,常见的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其一,公路路基铺设强度不足,无法承受路面上的行车荷载,以至于出现了沉陷病害;其二,路面强度不足,在反复车辆荷载作用下,形成了比较严重的疲劳病害问题;其三,公路路面如果存在排水不畅而使得路基长期遭受水分的浸泡,那么同样容易使得公路路面出现下沉病害。一旦路面出现沉陷病害,就会直接影响行车的稳定性与安全性。
1.4 路面泛油
路面泛油是出现频次较高且危害较为严重的病害。当公路路面出现泛油病害时,路面的摩擦能力就会逐渐降低,从而影响到公路行车的安全性。其产生的原理是因为沥青混合料设计的空隙率较小,油石比过高,当高温季节来临时,沥青因吸收热量出现膨胀的现象,逐渐从路的表面溢出。因此,高温是导致路面泛油直接的原因[2]。
2公路路面的养护技术应用
公路的路面病害问题是比较复杂的,如果想要让公路的使用时常能够获得增加,就必须要尽量提高工作单位的施工质量,公路建设部门要尽量更加关注公路设计方面的问题和建设过程的顺序。在制定施工方案的时候,始终坚持科学合理,按照相应的规章制度来进行方案的设计和建设。采购材料的时候选择比较具有较高信誉的供应商,而施工单位在进行技术交底的时候,也要能够双方合理的沟通和交流,使用更加科学的方法来养护公路路面。公路的养护部门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2.1预防性养护
公路表面中的预防性养护,具有一定的强制性,需要公路人员定期对公路进行养护处理。预防性养护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很少分析公路路面存在的情况,而是使用先进的技术发现道路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并提高人们对公路道路的早期危害认识程度。目前,我国公路路面预防养护技术,具有初始阶段的养护技术以及评估维护相关技术,并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养护技术。根据当前公路养护情况来看,对于沥青公路常选用在沥青路面,再次喷洒沥青再生剂进行公路的养护。除此之外,公路预防性养护技术还包括,雾封层技术其具有设备好、施工效果好以及成本低的特点。但是,雾封层技术需要使用的材料具有较大的流动性,其会逐渐渗透到混凝土骨料的缝隙中,丰富公路结构的组成内容,大幅度提高公路的连接性。
2.2 采用矫正养护的策略
除了加强日常巡查这种预防养护的策略以外,公路养护部门还可以采用矫正养护的策略。这种养护策略只适用于危害性较小的地段,也就是路面病害发生的初期阶段。在这一阶段,当日常巡查人员发现路面发生轻微病害以后,养护技术人员应根据病害发生的原因,采用针对性的修补措施,对出现轻微病害的路段进行技术性修复。如出现轻微裂缝时,可采用挖补法进行修复;或是采用现场热再生修补技术,对路面进行加热,使其软化,然后把新混合料与再生添加剂铺设在路面上,使其路面现场再生,最后经过压实进行修补;对于泛油路面,可以采用聚合物改性乳化稀浆封层技术进行处理,使路面更具耐久性和高抗滑性[3]。
2.3 采用大修养护的策略
一般校正修复会使用在危害性不大的区域,对于危害性已经比较大的路段,养护部门必须要能够根据相应的情况,对病害所产生的原因进行具体的分析和修护,可以使用开凿,干燥,撒沙等相关的技术处理方法,而裂缝比较密集的路段可以使用薄层罩面的方法使路面可以更加平整,并且让功能有所提高。对于因为车辙的原因而使的路面变形的情况,一旦车辙的深度已经达到了十毫米左右的时候,或者道路的使用时长已经超过了一定的阶段,路面的抗滑性受到的影响,那么养护部门必须要能够使用直接照面法,尽量改变路面排水的结构,这样可以让雨天路面湿滑的情况有所减轻,使车辆通行更加安全。甚至可以降低路面噪音,让路面整体的通行能力获得全面提高[4]。
2.4 充分运用现代化的养护手段
传统的公路养护主要是依靠人的力量,养护工作全凭经验,无法对公路的状况做出科学的预判。但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我们要学会实现机械化养护,当然要想组建一支机械化的队伍,也必须要加强对人才的培养,提高大家的操作技术与养护水平,必须要引进专业的养护机械如:压路机、摊铺机等。同时还要学会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实现公路养护的智能化,利用高科技的检测技术掌握公路养护的准确数据,实现人工检测到智能检测的转变,在工作中总结经验,学习外国先进的技术,结合本地公路的实际情况,灵活有效运用养护手段,确保公路养护的质量,提高公路的使用寿命[5]。
结束语
随着时间的推移,在行车载荷以及自然条件的影响下,公路路面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病害问题,逐渐降低其使用的性能。因此,研究公路路面的病害问题,采用有效的养护技术解决这些病害,就成为提高公路使用寿命,保障行车安全,提高运输性能的重要手段。
参考文献:
[1]沈延斌.农村公路沥青路面病害及养护施工技术[J].建材与装饰,2018,545(36):272-273.
[2]辛权.高速公路路面病害诊断方法与养护技术[J].西部交通科技,2018,135(10):83-85.
[3]睢向文.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常见病害分析及养护技术研究[J].四川水泥,2018,263(7):149.
[4]戴秀平.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病害及施工技术分析[J].冶金丛刊,2017(8):47+57.
[5]贾天涯,吴小松.建筑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方法[J].工程技术研究,2019,4(10):1129-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