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传播的特点研究

发表时间:2020/7/17   来源:《建筑科技信息》2020年4期   作者:周磊
[导读] 随着时代的进步,信息化建设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事件通过新媒体这个媒介得到了有效的发酵和传播,但是现在不仅仅是老式的传播途径,伴随着信息技术、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新闻传播的途径与方式已经发生革命性变革,从概念上讲,新媒体是运用网络、数字技术,通过互联网、局域网、卫星通信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服务的传播形态。
        摘要:随着时代的进步,信息化建设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事件通过新媒体这个媒介得到了有效的发酵和传播,但是现在不仅仅是老式的传播途径,伴随着信息技术、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新闻传播的途径与方式已经发生革命性变革,从概念上讲,新媒体是运用网络、数字技术,通过互联网、局域网、卫星通信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服务的传播形态。新媒体的传播对于信息的获取是更直接更高效的途径,是目前大众接受率最高的传播媒介。与报刊、电视等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有以下广泛性、多元性、高速性,主动性,互动性,包容性、接纳性、立体化,碎片化等特点,这些特点为信息传播创造了营养温室,是社会信息网构建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高速发展;新闻新媒体;信息传播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新媒体的依赖性越来越高,微博抖音等各大媒体网站在人们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人们的初衷是更加便利,快捷的获取信息但是演变到今天在新媒体平台进行一系列产品调研,工作汇报,网络购物等等操作。新媒体高速发展,人们对于信息更新速度越来越快,新媒体行业的独特性不仅仅是时代的亮点,也为人们生活带来了另一方面的影响,探究新媒体的传播特点,完善其发展体系。
        一、新媒体传播的广泛性和多元化
        新媒体传播在近十年兴起,最开始是由博客为媒介进行信息的输送,如今发展到了现在微博、抖音、知乎等等众多平台的传播。它的广泛性体现在它任何人都可以通过它来获取信息,只要由卫星覆盖的地方就会获得信息的传递,以此来满足大部分人对于信息的需求。它把所有人连接起来,在新媒体的平台,大众的窥探下任何信息都得到发酵和传播,并且是任何人都可以获取的到,对于大众有超高的概括性。最重要是新媒体不同以往电视播报,信息产业化,广告等等信息的传播,它赋予大众“话语权”,任何人都可以发表自己的观点,抒发自己的情绪,表明自身的立场,可以当点评人,也可以当撰稿人,还可以当新闻本身,这就是新媒体的多元性,它包容了各种各样的人对于信息的有效传播。它让所有人以信息为基准点参与到信息获取、验证、传播等一系列过程中来。对于信息也是没有具体限制的,影响好坏完全由大众来决定,它包含了各种信息的存在。
        二、新媒体传播的包容性和接纳性
        舆论的导向完全控制在大众的手里。大众可以监督政府部门执政,可以发表自己的意见,新媒体的出现,然后平民文化走上舞台,给任何信息的传播创造了一个公平公正的交流平台。任何人也可以通过新媒体改变自己,或者改变别人对自己的看法,新媒体不仅仅可以成为传播信息的工具,还为人们提供了生存的“新环境”,缓解了社会的就业压力,提供了超多工作岗位,这些岗位对于大众是没有强硬性限制,任何人都可以在新媒体平台施展自己的才华。新媒体对于任何人都具有接纳性,不关你是八岁儿童还是八十岁老人,你都可以玩转新媒体,在新媒体的庇佑下表达自己的立场,跟你辩论的只有意见不统一的点评者,不会有新媒体的参与,这是新媒体传播的极大包容性。
        三、新媒体传播的高速性和有效性
        新媒体传播的高效性是有目共睹的,对于新闻的传播只需要一热搜,一个热门,只要人们认可它的新闻准效性,它的话题度会在几分钟甚至几秒钟被炒到全民皆知的地步。实时性和移动性是新媒体最大的特点。通过有线、无线的方式,通过智能手机、个人电脑等便携式移动数据处理工具,可以让人们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登录数字网络,进行信息的接收与传送操作。它突破了传统观念上信息传播过程中对于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优化了信息的传播速度,也保证了信息的准确性。

新媒体下信息的更新速度是以分钟来计算的,一个热点的出现在几十分钟内就会被取而代之,它工作的高速性是老式媒体达不到的。并且我们可以通过新媒体对任何部门任何企业任何人进行实时监督,网购得兴起正是得益于新媒体时代的发展浪潮,人们可以获取大量商品信息,达到足不出户满足日常所需的要求,最重要的是可以货比三家,每一家商品的信息了如指掌,这些信息在新媒体时代是公开透明的。还有一个话题得兴起背后是无数网民对于该新闻真实性的探究,网民会对此刨根问底验证信息的准确性。因此新媒体传播的有效性,这不是新媒体自身的特点,而是在众人监督管理的情况下应时代而生的特点。
        四、新媒体传播的主动性和互动性的
        在老旧的信息传播中,信息是由报刊、记者等等组织机构特定散播处理的是我们不能够决定的,在观看老旧版媒体时代,电视节目的顺序是由电视决定,而现在不同,大众具有主动性,相较于被动的观看电视节目或阅读新闻,微博、微信和短视频等新媒体用户可以主动选择观看的内容和形式,观看的时间和顺序,并在这一过程中与信息发布者实现了实时的互动,所以微博、抖音等各大信息传播平台,大众和信息传播者还是新闻当事人都有了互动,并且通过这样的互动性可以帮助一些人,也可以帮助社会消化一些不良因素。
        传统媒体在进行信息传播的时候,一般都是以官方的视角来进行害观、正确、官方地描述,而当下自媒体更倾向于表达自己的独特看法,并会夹杂一定的情感因素在内。但是现在人们对于信息的获取也有了主动性,人们会不自觉的关注某些人的生活动态,某个地方的发展动态,以此来满足自身了解社会的需求。在这个新时代的辉映下,个人观点、热点信息、实时新闻成为大众之间交流的内容,使得信息通过新媒体能够得到迅速的传播扩散,并且筛选出准确的信息数据。
        五、新媒体传播的过度自由化
        大众对于信息了已经行自我的操控,这也会出现现在的水军,营销号。新媒体传播对于大众接纳性高,一些靠着卖丑,传播不正常观念的人一炮而红会发表自身并不用负责的诱导性言论,会导致未成年人学坏,并且在“网络红人不断带货的情况下平台不断出现“德不配位”的产品,并且会有诱导性因素诱导大众买单,品牌通过大量的营销手段牟取暴利。还有大众自由的发表意见和对于其他人恶意的言语中伤和道德绑架让无数人为之情绪崩,传播主体道德意识淡薄,新媒体伦理监管体系薄弱。新媒体的自由化对于一些人来说是吃不下了存在,但他也成就了一些躲在阴暗角落讽刺社会的人。这些是新媒体时代的缺点,但是这也把人性的黑暗面暴露无遗。例如新媒体平台大部分人晒出自身优越的生活,会导致传统价值观被异化,对于这些应该以向善、公正、适度、尊重四个原则为指导准则来构建新媒体伦理监管体系,强化新媒体主体的道德意识。只有通过这些途径,我们的新媒体才会借着其迅猛发展之势为人们带来更多益处,为社会的和谐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新媒体其独特的性能给社会信息传播带来了质的飞跃,新媒体发展是一个质变的过程,其中的人本化更加突出,在传播途径中人的价值也会得到提升。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对于信息的传播有了更加强大的影响,它具备多样性,但是对于新媒体的使用还有很多探索的地方。
        参考文献:
        [1]尹义男.我国新媒体传播伦理规范建设的现状及出路[D].黑龙江大学,2016.新
        [2]莫非.自媒体传播存在的伦理失范及对策分析[J].传媒论坛,2020,3(15):42-43.
        [3]张晓.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主体变迁的讨论[J].传播力研究,2019,3(08):83.
        作者简介:周磊,山东泰安人,研究方向:新闻传播,单位:国防大学军事文化学院。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