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压输电线路的施工技术和维护是保证电网正常运行的关键,也是提高电网安全性的主要手段。在电网运行过程中,以高压输电线路为载体,积极分配电能和输电。高压输电线路的维护是复杂的,许多维护数据无法通过观测获得,特别是对于高压输电线路的维护,甚至有些维护需要高压输电线路的带电运行。根据高压输电线路施工技术研究,对高压输电线路运行数据进行记录,确保施工技术的顺利应用和维护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关键词:高压输电线路;施工技术;检修方法
一、高压输电线路实例
在城市化建设日益推进的大背景下,电能逐渐发展成人民群众生活和工作中的必需品。电能主要是由发电厂提供电力,通过高压输送到城市的各个角落,高压线路能够达到数百千米,供电系统十分庞大,具有复杂性和综合性等特点。在输电线路发生故障时,检修人员往往会带电作业,行走在几十万伏的超高压线上。以5.0×105V高压输电线路为例进行分析:(1)在5.0×105V高压线连接位置存在电晕现象,这就会出现漏电问题,在无法对其进行处理的情况下会带来灾难性后果;(2)工作人员借助直升机逐渐靠近高压线,这样工作人员和直升机驾驶人员身穿高压防电服,工作人员需要使用金属试探高压线,这时会看到明显电弧;(3)工作人员使用一根线将直升机和电线进行连接,借助特殊摄像机能看到直升机周围的“闪光”,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在连接高压线后,直升机周围出现电晕现象;(4)工作人员在断开自身和直升机连接后,便于检修高压线,但工作人员脚下的高压线可能是带电的5.0×105V超高压,这就对飞行员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在飞行员无法掌握的情况下,往往应用悬吊方式,将工作人员精确地投放到高压线上。
二、高压输电线施工存在的问题
2.1线路架设过程中会遇到树木的阻碍
高压输电线路在施工过程中,由于架设线路一般都比较长,沿途会遇到比较多的树木,甚至还有一部分经济林木,在施工期间很难完全将树木砍伐干净,对线路的正常运行造成了严重的影响。特别是在遇到暴雨天气时,高压线和树木之间的距离特别近,非常容易成为导体,很容易引发安全事故。
2.2施工人员素质不高
在新时代社会发展中,高压输电线路的出现,极大解决人们在生产和生活中对用电量的需求,并且为提供持续稳定的电力,就需要相关的工作人员,掌握其专业既能和知识。但是,目前我国高压输电线路建设还处在发展阶段,相关工作人员的水平有限,在进行其线路施工时,由于安全生产意识的淡薄,不但无法保证其工程进度和质量,而且还会增加各种风险出现,不能保证线路正常输电,还会增加其它方面的经济损失。
2.3占地问题
在进行高压输电线路施工时,线路难免需要从种植土体上穿过,不可避免地会损害农作物,影响农村耕作人员的利益。
三、高压输电线路检修方法
3.1相对温差判别法
利用相对温差,测量两台相似设备的测量点的温度差,找出两测量点中温度较高的点,并测出其具体的上升程度。虽然这种判别方式只适用于少数的电流型设备,但这种测量方式避免了温度以及负荷对设备和测量过程的影响,提高了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并且温度的上升程度会以百分比的形式表现。
3.2表面温度判别法
测量设备某一点的表面温度,将所测量温度与国家法规所规定的标准温度进行比较,得出设备是否出现缺陷的结果。由于我国对线路发热相关的法律法规并未完全,尚无科学性和符合实际兼顾的标准规定,表面温度判别法只能测出一些相对程度较轻微的故障。
3.3同类比较方法
同类比较法的应用,也是高压输电线路检修的重要方法。尤其是高压输电线路中的回路中型号设备,根据温度、环境、工程情况等进行同设备对比。同类比较法在具体应用期间,必须注意一旦出现时间段相同背景下,三相设备运行不当,导致设备出现热故障现象。热故障现象的出现原因众多,比如因为电压或电流运行引发的设备发热,对于这种情况的检修,以同类比较的方法,对发热情况进行详细比较,以此来发现设备之间的温差变化,并且确定允许温差变化值,提高检修的准确性。
3.4热图谱分析法
企业一般会保留有设备正常状态时的热图谱,检修时将设备热图谱与之相比看是否有故障产生。因为热图谱分析的准确性高,大大提高了设备尤其是电压制热设备的测试效率,受到检修部门的普遍应用。
3.5档案分析检修法
档案分析检修法的应用,主要基于高压输电线路运行状态加以检修,尤其是高压输电线路的检测设备,必须满足红外线检修要求,并且能够检修不同阶段的高压输电线路运行变化。详细记录检修期间温度变化、温差变化以及热图谱变化信息,对记录信息进行仔细统计与分析,并且对比变化情况,以此获得相应的分析结果。寻找信息变化中的速率规律,总结科学的变化趋势,进而诊断高压输电线路相关设备运行是否正常,准确判断高压输电线路运行状态。
四、高压输电线路施工技术
4.1掏挖基础
掏挖施工根据掏挖地面的深度不同也分为不同的工种,如果采用掏挖施工的话,一般情况下适用于硬塑粘性土的地基。这种施工工艺有时候可以在基坑的基础上进行动工。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因为掏挖后的土地基截面为圆形,如果基础受到外界载荷的作用,它的凝聚力就会充分显现。这种基础形式非常有好处,因为按照以前的工程经验来看,全国每个地方的高压输送线路,不可能按照统一条件进行施工,因此每一个高压线路都具有不同的施工基础,采用全掏挖的形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更加节约成本。
4.2杆塔工程施工
杆塔作为支撑输电线路和连接输电线路的重要设备,保证高压输电线路塔杆的施工质量至关重要。在进行塔杆工程施工时,首先要合理的选择塔杆类型,保证塔杆的经济性、可靠性、安全性和稳定性。塔杆施工时主要采用两种方式,分别为分解组装和整体组装。因为铁塔重量比较大,轻则几十吨,重则几百吨,所以要结合具体情况科学的制定施工方案。通常情况下,可以采用分解组装的方法进行施工,对各个部件进行检查,发现不合格的部件及时进行处理。施工流程为:施工准备→现场平面布置→地面组装→侧落式抱杆起立→侧杆塔整体起立→杆塔固定→螺栓复紧与缺陷处理→质量验收。
4.3架线施工
在高压输电线路架线施工中主要包括放线、收线、附件安装、架线预备等内容。在这些工作中,放线与收线是非常基础的两项工作。在放线时,要保证导线的总体面积的损伤不超过2%,该规定非常考验放线技术,也明确了导线的磨损度。一旦超出这一数值,就要及时对导线进行修补,或者将受损部位直接切断,采用接续管连接。为了有效保护导线,还可以使用张力放线。该方法主要是借助机械设备进行放线,在张力合理的情况下,不仅能够使导线不会与其他障碍物相碰,还可以保证导线质量,减少磨损。
结语
综上所述,在电力行业的发展中,电力技术人员需要加大高压输电线路施工技术和状态检修力度,确保电力运行的安全性,还需要全面掌握高压输电线路施工技术和状态检修方法,确保各项检修工作的有效性,提高施工和检修的整体效率。
参考文献:
[1]张乐,吕田浩,胡超.分析高压输电线路施工技术与检修方法[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9(23):151-152.
[2]刘志宏.解析高压输电线路施工和检修技术[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8(24):114-115.
[3]刘志宏.解析高压输电线路施工和检修技术[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8(24):114-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