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水电工程灌浆施工技术与质量管理策略分析 曾小艳

发表时间:2020/7/17   来源:《建筑科技信息》2020年4期   作者:曾小艳 胡昆
[导读] 本文主要通过对水利水电工程灌浆施工技术进行分析研究,并且提出施工技术质量管理策略。
        摘要:随着我国的科技不断发展进步,灌浆施工技术已经广泛的应用在水利水电施工过程中,并且成为水利水电工程中重要的一项施工技术。无论是从工程地基、施工材料、钻孔方式还是灌浆顺序等方面其技术都为其带来深刻影响,为了可以更好的避免灌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水利工程的设计者需要先对施工地理位置进行勘察,并且选择科学合理的灌浆技术来对水利水电工程进行灌浆。本文主要通过对水利水电工程灌浆施工技术进行分析研究,并且提出施工技术质量管理策略。
        关键词:水利水电;灌浆施工技术;质量管理
       
        
1.水利水电工程灌浆施工技术概述
        在对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过程中,首先工程的设计人员需要对工程所在区域方圆5米内的地理位置进行勘察,并且将当地的生态环境情况考虑到工程设计中。其次在水利水电工程进行施工的位置一般都需要满足稳定和抗渗这两点,并且工程设计者在设计施工方案的同时也要将这两点因素考虑进去,从而可以有效的改善地基环境,从而提高施工工程的质量。其中灌浆施工技术是指根据施工方案的要求混合调制浆液,并且通过压入的方式将浆液压入到建筑物缝隙中。其中灌浆施工技术能够提高建筑物的防渗透性能,通过提高建筑物的防渗性从而来提升建筑物的质量。一些水利工程还可以通过灌浆技术来提高建筑物的防渗性,从而实现提高建筑物的强度的目的。由此可见,灌浆技术不仅可以有效的避免地基损坏带来的后果还可以优化地基性能,从而优化水利水电工程。
        2.灌浆施工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中的应用
        2.1灌浆顺序
        水利水电工程的灌浆施工技术一般都分为分段式灌浆和一次性灌浆。其中分段式灌浆是指工程设计者在对工程附近地理位置勘察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到岩石的情况,对岩石层比较坚硬并且岩石倾斜角度较小的施工项目来说,一般采用的是由下向上的灌浆方式,便于操作。在操作中一般灌浆距离控制在3-5米之间;而对于较碎的岩石一般都采用的是自下而上的分段式灌浆,为了便于施工操作一般灌浆距离控制在10米以内。一次性的灌浆法对灌浆孔的要求比较严格,在灌浆施工过程中需要加强工程的防渗性,并且要保证裂缝小才可以使用一次性灌浆法。
        2.2灌浆孔施工技术
        施工人员在对水利水电工程灌浆施工前需要先打造出灌浆孔,灌浆孔工程施工过程中,需要先进行钻孔作用,并且要保证每个孔之间的距离、深度、直径相同,并且保证孔与孔壁之间均匀分布,尤其是对工程进行帷幕深孔,更需要严格对孔的尺寸进行把控。在操作过程中对第一个孔进行灌浆,然后按顺序对后面的孔依次进行灌浆,最后将第一个孔为检查标准,后续的孔根据第一个的标准进行灌浆。为了保证水利水电工程的灌浆施工作业的质量,一般都会对孔进行压水实验,通过加强孔的吸水率从而保证工程的防渗性。[1-5]
        2.3灌浆方法
        水利水电工程灌浆施工作业一般都是通过循环式灌浆法和纯压式灌浆法。循环式灌浆法一般又分为孔口循环和孔内循环两种方式,其中孔口循环顾名思义就是在孔口进行灌浆,属于纯压式灌浆法;而孔内循环式通过孔内的内外管之间的空隙进行循环属于循环式灌浆法。循环式灌浆法可以有效的控制浆液的流动方向和状态,可以有效的减少颗粒沉淀物质,从而提高灌浆的质量。

而纯压式灌浆法一般都会直接向钻孔中倒入浓稠的浆液,钻孔的深度一般控制在10-12米之间,比较适用于对大岩石灌浆。
        3.水利水电工程灌浆施工质量管理策略
        3.1加强浆液材料的控制
        在对水利水电工程进行灌浆施工的过程中,为了有效的提高工程的质量,施工人员需要对灌浆浆液的材料进行筛选,一般在操作中采用的是水泥浆,其中主要包括煤灰水泥、外加剂和水。在灌浆施工前,通过将浆液制成块状从而来对浆液内的物质进行检验以保证质量。在灌浆施工多次后,可以通过适当的加入膨松剂从而避免浆液收缩。其中在施工过程中可以通过不同的地理环境,来合理的选择不同的灌浆材料,按照施工设计图上的要求,来对灌浆进行比例配置,从而来保证工程的质量。
        3.2全面加强工程建设管理
        水利水电工程灌浆施工过程中,对灌浆压力的控制是十分必要的,一般都会采取两种方法对压力进行控制。第一种是一次性升压法,第二种是分段式升压法。当工程施工过程中选择第一种一次性升压法时,施工人员必须提前清洗和检查灌浆孔,并且要对灌浆位置的岩石的坚硬情况进行一个大概的了解,岩石是否有裂痕、岩石的裂痕情况、岩石的厚度等等,对其进行判断是否适用于一次性升压。若不适用,则需要选择采用分段式升压法。分段式灌浆施工过程中一般多数都是用的是分段式升压法,灌浆的效果十分明显。
        3.3加强施工质量监督管理
        施工人员在对水利水电工程进行灌浆的同时,除了做好施工工程的质量管理工作还需要对施工过程进行严格的监督检查。通过严格的要求施工人员的日常灌浆工艺操作还需要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质量监督培训,培养施工人员安全质量意识,从而来确保施工工程的质量。质量监督管理部门的负责人需要定期就对施工工程进行抽查和巡查,确保灌浆工程的质量,严格把控浆液的分配比例以及混合浆液的温度,另外质量管理部门的负责人需要对灌浆孔的尺寸、距离、大小等问题进行检测,是否符合相关的国家标准,并且对其进行压水实验,来查看灌浆孔是否存在泄压的问题,一旦发现出现上述的问题及时进行修补,以免酿成大祸。
        结束语
        灌浆技术已经成为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的重要一项施工技术,本文通过从灌浆技术的灌浆方式、灌浆顺序、灌浆孔的钻孔方式等方面来进行分析研究,水利水电工程在施工前首先需要考虑的是对施工场地附件的环境进行勘察,并且制定最佳的施工方案,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来对工程进行灌浆。要求施工人员严格按照灌浆技术标准进行灌浆,并且严格把控灌浆质量,从而提高整体工程的施工质量,质量监督管理部门负责人需要对浆液的成份、灌浆孔的尺寸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严格把控,严格按照国家或相关标准执行,从而提高灌浆质量来提高整体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的质量,提升整体工程管理的水平和效率。
        参考文献:
        [1]魏庆军.水利水电工程灌浆施工技术与质量管理措施分析[J].科技传播,2013(05):27+29.
        [2]王忠浩.水利水电工程灌浆施工技术与质量管理措施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34):234.
        [3]杨秀成.水利水电工程灌浆施工技术[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4(05):117 ~ 11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