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总结我院2020年3月1日--3月20日收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一线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及舒缓的对策。方法:采用症状自评表对我院一线护士的心理状况进行调查研究,分析其原因。结果:我院一线护士其主要症状为失眠、抑郁、焦虑、偏执、心慌等植物神经紊乱症状。结论: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临床护士心理一致感处于低水平,建议护理管理者需注意临床护士的人员匹配的合理,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机制,增强护士防治疫情的自信心和价值感,提高疫情防控与救治能力。
[关键词] 抗击新冠肺炎护士;心理压力及疏解的对策
Psychological stress and Countermeasures against COVID-19 nurses
YouJingWen
(Huangpi District People's Hospital affiliated to Jianghan University, Wuhan, Hubei 430300)
[Abstract] Objective: To summarize the mental health and relief measures of front-line nurses in our hospital during the coVID-19 epidemic from March 1 to March 20, 2020. Methods: To investigate the psychological status of front-line nurses in our hospital and analyze the reasons. Results: The main symptoms of first-line nurses in our hospital were insomnia, depression, anxiety, paranoia, palpitation and other autonomic disorders. Conclusion: The psychological consistency of clinical nurses fighting COVID-19 is at a low level. It is suggested that nursing managers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reasonable matching of clinical nurses, improve the management mechanism of public health emergencies, enhance the confidence and sense of value of nurses in epidemic prevention and control, and improve the epidemic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ability.
[Key words] Nurses fighting COVID-19; Psychological pressure and countermeasures
自1月24日除夕至3月8日,全国共调集346支国家医疗队、4.26万名医务人员、900多名公共卫生人员驰援湖北。19个省份以对口支援、以省包市的方式支援湖北省除武汉市以外16个地市,各省在发生疫情、防控救治任务十分繁重的情况下,集中优质医疗资源支援湖北省和武汉市。人民解放军派出4000多名医务人员支援湖北,承担火神山医院等3家医疗机构的医疗救治任务,空军出动运输机紧急运送医疗物资,各医疗队从接受指令到组建2小时内完成,24小时内抵达,并自带7天防护物资,抵达后迅速开展救治。截至2020年5月31日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累计报告确诊病例83017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78307例,累计死亡病例4634例,治愈率94.3%,病亡率5.6%。
医疗救治始终以提高收治率和治愈率、降低感染率和病亡率的“两提高”“两降低”为目标,坚持集中患者、集中专家、集中资源、集中救治“四集中”原则,坚持中西医结合,实施分类救治、分级管理。对重症患者,调集最优秀的医生、最先进的设备、最急需的资源,不惜一切代价进行救治,大幅度降低病亡率;对轻症患者及早干预,尽可能在初期得以治愈,大幅度降低转重率。笔者分析我院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一线护士工作压力产生原因,并提出相应疏解对策,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20年3月1日--3月20日,对我院48名护士进行了无记名的调查,年龄在20--40岁,平均年龄30岁。工龄3-20年。知情同意,自愿参加本研究。排除标准:非在职在岗的临床护士。
1.2 调查方法 本研究采用 SCL-90 症状自评量表问卷调查方式。现场共发放48份调查问卷,让驰援武汉一线护士自行填写,填写完毕后当场收回,共收回有效问卷48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100%。
1.3 评价工具 本研究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护士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评估。信度为0.97,重测信度>0.7,每个条目与总分的相关系数大于0.36,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该量表包括6个症状因子,采用5级评分(1-5分),总分90~450分,分数越高说明心理问题越严重。总量表的同质性信度为 0.97,显著性水平达到0.01。这些结果都表明,SCL-90 在正常人群中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进行数据录入和分析。对参与调查护士的基本资料采用频数、构成比进行描述。计量资料以x±标准差表示,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ng)
2 一线护士心理压力产生的原因
2.1 一线护士面临着失眠、心慌、焦虑、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综合征,由于护理工作的繁重,特别是综合性的大医院,科室的患者多,病情重,临床一线护理人员配备不足,工作繁忙,责任重大,一线护士除了要完成日常的治疗护理工作外,还要承担对患者心理护理、生活护理及健康教育工作,并在日常还要完成大量的非护理性工作,使一线护士体力和脑力严重透支[2]。护理人员经常处于超负荷运转状态,一线护士更易产生生理和心理疲劳,造飕压力的产生。
2.2 一线护理人员缺编 目前,在一线的护理人员编制上,大多数医院还不能完全达到国家卫生部规定的1:2-3的床护比例标准,刚开始,经常会出现病人多到没有床位,必须加床的现象。护理本身就就需要人的精力高度集中,很多操作都需要仔细核对,稍有不慎就会出现错误,危及患者生命。一人要承担多项责任,急需治疗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而其他工作就有可能推迟或未完成,不仅严重影响护理质量,还极易造成医疗事故。
3 一线护士疏解的对策
3.1 一线护士疏解心理压力的对策 心理一致感是个体在应对生活中内外环境刺激时保持的一种可控且有意义的自信倾向[1]。适应新的护理服务理念,不断发展的医学给护士带来了新的挑战,给了护士更多的发挥空间,护士除了要采取各种正确、有效的方式减压外,管理者也要充分利用各种机制来制定政策,适当放宽条件来缓解护士工作压力。培养护士爱岗敬业的精神,提高工作兴趣,避免消极情绪,增强自我的价值和自豪感。
3.2 增强一线护理编制,扩招护士,加强人力资源配置和管理,目前,各医院都在大量招聘护士,医院负责招聘的部门必须严把招聘初审关和最终审核关,注重岗前培训,做好专业的继续教育。医院应根据医院工作性质,适当增加一线护理人员的人事编制。
3.3 接纳自己,树立自信心。在抗击新冠肺炎疫区,要尽快适应环境,重新接纳自己,相信自己,树立起信心,重新投入疫情战斗。不要过于在意自身躯体的不良反应。抗击疫情护理工作强度大,适度的紧张会给临床一线护理人员带来一系列躯体上的不适,但根据强化理论,如果过于在意,反而会导致不良反应逐步加重。勇于面对现状。在日常生活中有紧张现象的一线护士,在目前抗击新冠肺炎疫情重大使命的特
殊环境下,难免会出现害怕、恐惧、不愿面对等心理反应,出现羞愧感和责备感,此时更应该勇于面对现状,改变心态,适应环境。
3.4 一线护士面对适应抑郁、偏执的应对方法 在奔赴疫情前线临床护士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也有适应障碍。主要表现为以情绪障碍为主,如情绪低落或高涨,适应不良的品行障碍[3]。一线护士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在前往目的地之前,应当提前做好计划和心理准备,正视适应障碍问题,可能会面临语言交流障碍、工作习惯不同、生活习惯差异等各种各样的问题。在短时间内尽快调整心态,顺应规律,积极看待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可以多与自己的家人、朋友、同事交流,共同面对。
4 讨论
4.1 本研究中,一线护士 SCL-90中躯体化、失眠、抑郁、焦虑、偏执、心慌、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征和总分均高于国内,与相关研究结果一致。面对高强度的工作压力,临床一线护士会产生焦虑、抑郁等心理障碍,我们应该加强心理防护知识的宣教工作,为隔离病房内工作的一线护理人员提供线上相关心理疏导,通过建立微信群,浏览心理护理健康知识。
4.2 在线成立心理问题干预小组,开展微信交流与互动。尽可能的保持与家人、朋友、同事、线上心理问答,积极应对,将情绪调节至正常状态。在医疗护理工作之余,保证休息充足的基础上,可以看电视、阅读、听音乐、室内运动等,将自己的注意力转移到更舒适的活动上,让自己的身心放松下来。
4.3 对于新冠肺炎疫情,我们要树立战胜疫情的强大信心,相信国家、相信政府、相信医学、相信自己,新冠肺炎疫情很快会过去。
4.4 在抗击新冠肺炎等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过程中,重视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一线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和应对方法尤为重要,可以缓解其心理障碍问题,提高医疗护理工作质量,降低医疗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保障患者生命健康,是保障战胜疫情的重要前提。
参考文献
[1] NightingaleS,SpibyH,Sheen K,etal.The ImpactofEmo tionalIntelligenceInhealth Care Profess-
ionalson Caring Be haviour towards Patients in Clinical and Long-term Care Settings:Findi-
ngsfrom an IntegrativeReview[J].IntJNurs Stud, 2018, 80(4):106-117.DOI:10.1016/j.ijnurstu.
2018.01.006.
[2] 徐明川,张悦.首批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的临床一线支援护士的心理状况调查[J].护理研究,2020,34(3):368-370.
[3] 林丽红,徐勤容,张丽萍,等.感染科护理人员工作压力源及应对方式与焦虑的关系研究[J].护理管理杂志,2018,18(4):282-285.DOI:10.3969/j.issn.1671-315x.2018.04.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