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究门诊护理中双向沟通原理的应用价值。方法以70例门诊患者为对象,参照组35例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35例采用双向沟通原理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对于护患纠纷率,研究组明显更低,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门诊患者实施双向沟通原理护理,有效预防护患纠纷,得到满意评价,护理效果显著,可广泛应用于临床。
关键词:双向沟通原理护理;护患纠纷;门诊;
前言
门诊为医院常见科室,尽管治疗时间较短,但患者受到环境、服务态度等因素影响,伴随感染风险,极易引起患者对于医疗服务的不满[1]。在门诊中采用单向沟通方式极易引起护患纠纷,对科室和谐与情感产生影响,实施双向沟通原理护理,更换了信息接受者与发出者的地位,有助于沟通、协商、交流,对患者沟通具有重要意义,预防护患纠纷。本文将以70例患者为对象进行研究,详细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70例门诊患者为对象,研究时间为2019年2月-2020年2月,分为参照组35例、研究组35例。参照组,男性18例,女性17例;年龄在24-56岁之间,年龄平均值为(41.79±5.62)岁。研究组,男性19例,女性16例;年龄在25-57岁之间,年龄平均值为(41.82±5.78)岁。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中,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参照组
参照组采用常规护理:
依照科室有关规定,指导患者取号,并到对应科室就诊,随后进行取药等环节。
1.2.2 研究组
研究组采用双向沟通原理护理:
当患者在进入门诊咨询时,护理人员应当结合其年龄、文化程度等一般资料,选择通俗易懂或者专业方式讲述疾病知识,提高疾病认知水平。与患者沟通交流,了解心理变化,对于负性情绪应当及时疏导,消除恐惧、抑郁等不良情绪,给予患者鼓励与支持,以及安慰指导。护理人员需举止恰当,穿着得体,护士不化浓妆,不佩戴首饰;护士维持诊室。使用礼貌用语。在沟通交流过程中,需充分尊重患者。门诊接待时,急症患者优先就诊,患者重症报告大夫,拨打120来接诊。耐心告知患者挂号的渠道,电话预约、微信挂号、机器挂号、排队挂号,有的楼层人少还可以挂号。做好门诊的安全管理,室内环境应当保持卫生,在地面上设置防滑标识。
1.3 观察指标
详细统计所有患者护患纠纷发生率;随后,发放护理满意度量表,评估患者的满意度情况,包括十分满意、比较满意与不满意三个等级。
1.4统计学方法
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20.0)对比分析,其中计量资料的表示方法为±,检验方法为T检验;计数资料的表示方法为%,检验方法为X2检验,组间差异P<0.05,则统计学意义存在。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护患纠纷发生率比较
研究组35例患者实施双相沟通原理护理,护患纠纷0例(0);参照组实施常规管理,护患纠纷4例(11.43%)。对于护患纠纷发生率,研究组明显更低,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X2=4.2424)。
2.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参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双向沟通原理护理,结果可见,研究组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参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如表1所示。
3 讨论
在门诊护理有关工作中,受到医护人员、患者自身、信息传递、环境等因素影响,极易出现护患纠纷、护理事故等,严重者出现因护理操作失误对患者的生命安全产生威胁。因此,应当加强门诊管理,促使护理质量不断提升与改善[2]。本次研究中,参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双向沟通原理护理,结果可见,对于护患纠纷率,研究组明显更低,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研究组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参照组,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在双向沟通原理护理中,由护理人员主动为患者提供服务,加强医护人员培养,确保医护人员充分掌握人性化服务重要性,并能够应用于临床,为患者营造轻松、愉悦就诊环境,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在治疗过程中积极配合。另外,采用双向沟通原理护理有助于医患、护患之间能够面对面交流问题,对于双方间所存在问题与矛盾快速解决,并聆听患者的主诉,对构建友好、和谐护患关系十分有利,得到患者的信任,预防护患纠纷[3]。
综上所述,门诊患者实施双向沟通原理护理,有效预防护患纠纷,得到满意评价,护理效果显著,可广泛应用于临床。
参考文献:
[1]蔡艳艳.门诊护理工作中双向沟通原理的应用[J].健康之友,2019,(21):200-201.
[2]孟轶琳.评价门诊护理中双向沟通原理的应用价值[J].医学信息,2019,32(z2):391.
[3]骆淑红.门诊护理中双向沟通原理的应用价值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8,9(20):187-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