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内科护理中重症患者应急护理干预措施》

发表时间:2020/7/17   来源:《护理前沿》2020年8期   作者: 陈晓亮
[导读] 目的 探讨呼吸内科护理中重症患者应急护理干预的措施。
        摘要:目的 探讨呼吸内科护理中重症患者应急护理干预的措施。方法 选取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在呼吸内科治疗的158例重症患者为实验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78例)和实验组(80例),比较两组的重症病人病情的改善情况。结果 本研究中实验组(6.3%)的死亡率显著低于对照组(23.0%);实验组的总有效率为83.7%,相对于对照组显著提高(P<0.05)。结论 对呼吸内科护理中重症患者进行应急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病人病愈率,减少重症患者病死率。
        关键词:呼吸内科;重症;应急护理;护理干预
        前言:呼吸内科疾病包括肺癌、肺炎、肺栓塞、支气管哮喘、急性和慢性支气管炎、肺部感染性疾病、肺结核、呼吸衰竭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等[1]。呼吸内科疾病一般呈现病程长、治愈效果低、疾病易复发且易朝重症疾病发展等特征,患者容易出现生命危险[2]。呼吸内科患者的治疗手段包括抗感染、抗炎和抗过敏治疗[3]。近年来,护理干预作为呼吸内科重症患者的辅助治疗手段得到越来越广泛的推广应用[4]。研究发现,应急护理干预作为一种重要的护理手段,可以明显改善重症病人身体状态,提升病人病愈率,有利于病情的稳定,减少重症患者病死率[5-7]。本文接下来将针对呼吸内科护理中重症患者的应急护理干预进行研究探讨。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本研究选取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期间本院呼吸内科收治的重症患者158例为研究对象(已排除精神病性及存在认知障碍的患者),入组病例均由主任医师诊断的标准予以确定。疾病类型包括10例肺癌、76例重症肺炎、26例呼吸衰竭和46例重症哮喘。随机分为对照组(78例)和实验组(80例)。对照组年龄19-65岁,男41例,女37例,平均(51.83±1.29)岁,实验组年龄20-59岁,男35例,女45例,平均(52.96±2.37)岁。将两组患者入组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无显著性差异。参与研究的所有患者均知情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本研究已获本院伦理委员会审批。
1.2方法
1)对照组:针对疾病进行对症治疗,包括抗感染、抗过敏和消炎等药物治疗手段。除了日常的药物治疗、用药指导,还搭配基础护理,包括患者的基础需求及病情进展监测与跟踪、保证病房的干净整洁等。
2)实验组:治疗方案与对照组相同,在此基础上开展应急护理干预。首先护理人员随时观察重症患者的各项症状,实时监测并记录,若病人出现紧急状况及时告知值班医生,针对性提出护理干预,如加强排痰、止喘等基本护理手段,当重症病人出现呼吸困难的情况时,及时更换坐姿,选择半卧体位,必要时为病人辅以呼吸机治疗。其次,增加重症病人的病情监测频率,监测对象为病人的心率、血氧饱和度和血压等基本生命体征,同时测量重症病人痰量,时刻做好记录。在以上的基础上还可以增加护理人员对重症病房的环境管理与心理干预,保证病人生活环境的整洁有序,生活需求能及时满足,病房温度维持在25℃左右,湿度适宜;加强病房病人与护理人员之间的信任感,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必要时为重症病患提供心理疏导,加强心理干预。
1.3评价指标
本研究的评价指标为重症病人病情的改善情况。分别分为显著、有效、无效及死亡。“显著”改善的标准为“患者呼吸与心率恢复正常水平”;“有效”改善的标准为“患者呼吸与心率得到部分恢复,接近正常水平”;“无效”的标准为“患者的呼吸频率和心率没有恢复,实验前后无显著性差异”;“死亡”表示患者失去生命体征[8,9]。
1.4数据处理及统计学方法
采用IBM SPSS 20.0软件对数据先进行正态分布分析和方差齐性检验,样本均采用平均值和标准差表示,若符合正态分布则采用Student-T检验进行两组间显著性差异分析,当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重症病人病情的改善情况
针对两组重症病人病情的改善情况监测,结果如表1所示,实验组的死亡率(6.3%)显著低于对照组(23.0%);实验组的总有效率为83.7%,相对于对照组(47.4%)而言显著提高(P<0.05)。

3讨论
近年来,呼吸道疾病发生率累年增加,这与个人习惯的改变、环境及气候变化有较强的相关性。呼吸内科类疾病常常导致患者呼吸不畅,重症患者呼吸困难时有发生,对生活的质量影响较大。因此,针对呼吸内科中重症患者的应急护理干预措施进行研究具有一定意义。本研究结果表明,开展应急护理干预能显著降低重症患者死亡率,提高治疗的总有效率,改善患者病况,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本研究针对呼吸内科护理中重症患者的应急护理干预进行研究探讨,对应急护理干预措施的完善有一定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 梁梅, 王瑞, 俞俊. 探讨呼吸内科护理中重症患者的应急护理干预措施分析[J]. 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 2019, 6(23): 112+119.
[2] 袁伟蓉, 朱淑平, 林日霞. 呼吸内科重症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及其效果观察[J]. 中国医药科学, 2017, 7(19): 117-119.
[3] 杨玉杰. 浅谈呼吸内科病例临床治疗的体会[J]. 中国医药指南, 2017, 15(07): 20-21.
[4] 张芬, 亓慧博. 呼吸内科护理中重症患者应急护理干预措施[J]. 名医, 2019(03): 198.
[5] 陈毓. 呼吸内科护理中重症患者应急护理干预效果研究[J]. 中国社区医师, 2020, 36(14): 117-118.
[6] 夏慧. 呼吸内科护理中重症患者应急护理干预措施[J]. 心理月刊, 2020, 15(07): 127.
[7] 柏安会. 呼吸内科护理中重症病人应急护理干预措施分析[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2019, 4(09): 26+28.
[8] 易荣慧. 应急护理干预对呼吸内科重症患者的干预效果分析[J].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9, 26(12): 141.
[9] 刘璟. 对呼吸内科重症患者进行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分析[J]. 生物技术世界, 2015(07): 11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