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外科重症监护室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与护理对策

发表时间:2020/7/17   来源:《护理前沿》2020年8期   作者:曹清
[导读] 目的 对心脏外科重症监护室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采取系统护理的效果作出探究
        【摘要】 目的 对心脏外科重症监护室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采取系统护理的效果作出探究。 方法 样本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本院接收的心脏外科重症监护室呼吸机相关性肺炎82例患者,随机分配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1例。其中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接受系统护理。统计对比两组患者在护理之后的炎症因子水平(CPR、IL-6、IL-8)、抗生素使用时间和住院时间。 结果 接受系统护理的观察组患者,在炎症因子水平方面远远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在抗生素使用时间和住院时间方面也远远短于对照组, 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根据实验研究结果判定系统护理对于心脏外科重症监护室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可以减少肺炎发生的危险因素,缩短患者抗生素使用和住院的时间,护理效果明显,有广泛的推广价值。
        关键词: 心脏外科;重症监护室;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护理

        重症监护室收治的患者大多都是病情危急且严重的,伴随着多个器官功能障碍症状,因此需要用呼吸机来辅助患者吸氧,但是根据临床实践证明,有30%的概率会导致患者患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合并症,反而会加重患者的病情[1]。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主要还是由细菌感染所致的,但并不是百分之百就会感染,只要加以系统的护理,就可以有效避免肺炎的发生。因此对对心脏外科重症监护室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采取系统护理的效果作出探究。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样本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本院接收的心脏外科重症监护室呼吸机相关性肺炎82例患者,随机分配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男25例,女16例;患者年龄25-82(55.3±2.6)岁。对照组患者男24例,女17例,年龄25-83(56.8±3.5)岁;两组患者均签署了知情同意书,并在一般资料上无统计学差异,无研究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传统护理,观察组患者接受的是系统护理,具体如下:
        1.2.1环境护理
        护理人员要保证病房内消毒和清洁工作,确保有良好的通风,调试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最好配备层流式通风,保障患者与外部细菌的隔离,重症监护区禁止闲散人员随意走动,一面出现交叉感染。
        1.2.2勤洗手,勤消毒
        不论是医治人员还是护理人员都要按照规范勤洗手,勤消毒,避免将细菌带入和带出。其次还要对使用过的支气管镜、雾化器等仪器设备及时进行消毒。
        1.2.3 无菌手术
        医护人员要按照手术无菌操作严格进行,特别是对内部器官进行操作的时候,一定要确保无菌,比如吸痰、气管切开等处理。
        1.2.4 呼吸机管理
        每周要对呼吸回路进行1次更换,不能等到污染的时候再进行更换,还要对冷凝水进行及时清理,防止出现的呼吸回流的污染[2]。
        1.2.5 口腔护理
        嘱咐患者当感受到口腔难受的时候,就要用漱口水自行清理口腔,护理人员要记录号每次气管插管的深度,切忌让气管损伤气道。
        1.2.6 抗菌药物护理
        护理人员要联合给与2种抗菌药物进行治疗,以此来应对患者体内长期治疗的抗药性。
        1.2.7 营养支持
        要强化营养支持干预,缓解患者胃肠蠕动的压力,通过鼻饲缓慢来给患者机体提供营养,促进菌群达成平衡。
        1.3观察指标
        统计对比两组患者在护理之后的炎症因子水平(CPR、IL-6、IL-8)、抗生素使用时间和住院时间。
        1.4统计分析
        本次研究将用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17.0对数据进行处理,分别运用、t检验,用平方差以及百分比的方法进行计量,当P<0.05时,统计学结果有意义。
        2.结果
        接受系统护理的观察组患者,在炎症因子水平方面远远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在抗生素使用时间和住院时间方面也远远短于对照组, P<0.05,有统计学意义。如表1和表2所示。



        3 讨论
        临床研究证实,利用机械辅助患者呼吸而诱发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概率逐年在提升,这主要跟医护人员的呼吸机操作规范性和全面性有密切的关系。即如果医护人员没有严格遵守无菌、消毒、排气的呼吸机管理操作,使得呼吸机消毒不完全,还留有细菌,或者呼吸机内仍有积聚的水蒸气没有排干净,使得患者很容易吸入呼吸机内的细菌或者还有细菌的雾气,继而就致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病症的出现[3]。而系统性护理能够从最大限度的做好消毒、清洁和更换的工作,才能从基础性工作中避免患者感染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根据实验研究结果判定系统护理对于心脏外科重症监护室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可以减少肺炎发生的危险因素,缩短患者抗生素使用和住院的时间,护理效果明显,有广泛的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赵莎,战祥巧,赵文文. 心脏外科重症监护室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与护理对策[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4(01):148+150.
        [2]赵静,王艳纷. 心脏外科重症监护室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与护理效果观察[J]. 现代医药卫生,2019,35(05):762-764.
        [3]蔡金玲. 西宁地区心脏外科术后呼吸机相关肺炎危险因素分析与综合干预[J]. 高原医学杂志,2017,27(03):45-4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