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科护理风险及防范对策分析》

发表时间:2020/7/17   来源:《护理前沿》2020年8期   作者: 冯芬
[导读] 目的探讨传染病科相关护理中的风险问题,提出相关问题的预防措施,
        摘要:目的探讨传染病科相关护理中的风险问题,提出相关问题的预防措施,总结相关的护理经验。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我院传染病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由我院传染病科护士进行相关护理。护理人员总数为15人,对这15人进行了问卷调查,总结了传染病科护理的相关风险,并针对相关问题提出了合理的预防措施。结果与传染病部门采取的风险预防措施相比,传染病部门发生风险事件的可能性显着降低(P小于0.05)。结论通过分析和总结,我们知道,我们应该高度重视传染病的风险,及时对相关护士进行风险教育,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以降低传染病的风险几率,提高护士的素质和效率。

        关键词:传染科;护理风险;防范对策

        本文以我院传染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对相关护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探讨传染病科相关护理中的风险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并总结了相关的护理经验,现将具体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选择我院收治的传染病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我院传染病科护士提供了相关护理,共有25名护士。这15人的教育水平是本科生12名,大专生10名和中专生3名。所有的护士都是女性。他们的专业职称包括13位护士,10位护师,2位主管护士。
1.2 方法
        对这15人进行了问卷调查,总结了传染病科护理的相关风险,并针对相关问题提出了合理的预防措施。问卷调查的主要内容是医院病房的环境,护士自身的应急能力以及一些与系统有关的实施问题。收集了所有问卷,并且所有问卷都是有效的。
1.3 观察指标
        在感染科实施护理预防措施前后,观察化学消毒剂的破损率,交叉感染率,消毒效果差和不良反应率。
2、 结 果
2.1 护理风险
        在感染科实施护理预防措施前后,观察化学消毒剂的破损率,交叉感染率,消毒效果差和不良反应率。
2.1.1 病房环境
        通常,传染病通过周围环境传播。在传染科中,除结核病患者外,病房无法区分其他传染病的病因。隔离设施和警告标志在病房中并不明显。感染患者使用的个人物品未经消毒。病房环境的消毒措施不完善消毒时间控制不力,消毒时间不合理。使用消毒措施不合理;对消毒的重视程度不够;消毒剂的配置方法不合理。化学消毒剂造成的损害主要发生在消毒剂的比例和使用消毒剂的过程中,错误的比例可能会对人体造成伤害;如果患者仅使用消毒剂,也可能会伤害自己。消毒隔离设施不够全面合理:病房配套的消毒隔离设施不完善,病房门前没有隔离服和洗手盆;病房的使用和维护不到位。
2.1.2 相关医疗设备
        如果不对用于传染病患者的医疗器械进行消毒或消毒不到位,将会引起交叉感染。一些消毒过的医疗器械不合格,并且仍然存在交叉感染的可能性。
2.1.3 护理人员的自我保护意识
        感染科的护士应每天与感染患者进行接触,故他们很容易被患者感染,并且没有合适当的自我保护感。
2.1.4 传染
        传染病报告的管理制度不够重视,对最新信息的了解不充分,传染病人数没有及时报告有关部门。
        与传染病科采取的风险预防措施相比,传染病科发生危险事件的可能性显着降低(P 小于0.05)。参见表1。

3、讨 论
        众所周知,对于传染病,其传染能力相对较强。在一定环境下,它们会大规模传播,给公众带来极大的危害,并造成大规模的不利社会影响。在传染科的护理工作中,人们必须严格对病人进行治疗和护理,并进行疾病治疗。为预防和控制疾病,应隔离传染源,防止细菌在人中传播。
        针对以上问题,医院必须加强对医务管理人员的教育,培养正确的风险管理经验。同时,有必要不断提高对相关医务人员的专业技能培训,积极采取有针对性的相关措施,尽可能避免发生各种安全事故,保证护理人员的护理安全,降低各种风险。对此,医院应进一步完善相关的风险控制体系,规范一线医务人员的行为标准,尤其是在高感染环境下,必须使安全防护体系合理有效。具体而言,消毒操作和隔离系统,职业接触治疗过程和报告系统应标准化。同时,医务人员应树立积极的态度,与患者保持良好的沟通和和谐关系。医务人员在工作中还应进行合理的辅导,及时消除不良情绪,提高心理素质。
        直接呼叫实验的结果表明:传染病科的护理风险类型多种多样,其中病房的护理风险相对较多。护理人员应完善有关传染病的制度,严格执行,最终有效地预防传染病的发生。在采取预防措施之前,我院对相关风险进行了定量统计。化学消毒剂,交叉感染的风险和消毒后的不良风险分别为26%,35%和21%。实施相关预防措施后,上述三种风险分别为6%,8%和3%。预防措施实施后,差距明显,说明预防正义具有重要意义。在该实验中,预防措施实施前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有显着差异(P 小于0.05)。同时,通过相关实验提高了医护人员的安全意识。
        综上所述,通过分析和总结,我们知道要高度重视传染病部门的风险,及时对相关护理人员进行相关风险教育,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以减少发生风险的几率。传染病科,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质量和效率。


参考文献
[1] 张伟伟,徐祯怿.安全教育在传染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7,14(09):83-84.
[2] 熊小琴.安全管理文化在传染科护理32例中的应用[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5,24(13):121+123.
[3] 邓德慧.传染科护理风险分析及防范[J].大家健康(学术 版),2014,(06):264-265. [4] 齐秀伟,张淑玲,孟庆霞,等.传染科临床带教体会[J].当代医 学,2010,16(22):164. [5] 王戈.传染科护理风险分析及防范[J].大家健康(学术 版),2014,8(6):264-26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