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法护理联合低频脉冲治疗仪在母婴分离产妇乳房护理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0/7/17   来源:《护理前沿》2020年8期   作者:范艳琴
[导读] 目的:探究手法护理联合低频脉冲治疗仪在母婴分离产妇乳房护理的效果
        【摘要】目的:探究手法护理联合低频脉冲治疗仪在母婴分离产妇乳房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收治的70例母婴分离产妇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随机数字法分成实验组(n=35)和常规组(n=35)。其中实验组采用手法护理和低频脉冲治疗仪共同护理,常规组采用手法护理,观察并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泌乳活动时间、乳房胀痛时间等状况均短于常规组,在产后48小时内泌乳量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母婴分离产妇乳房护理采用手法护理联合低频脉冲治疗仪可减少泌乳时间且增大泌乳量,缓解乳房胀痛。
        【关键词】产妇;手法护理;低频脉冲治疗仪;母婴分离;乳房护理
        早期母乳喂养可以提供充足的营养供婴儿生长,且母亲和婴儿之间的陪伴有利于患者的产后恢复。而早接触和早吸吮是推动母婴喂养成功的动因之一[1]。但存在当产妇或婴儿出现一些症状导致无法一起居住的现象,这些现象称为母婴分离[2]。大多数这种情况下,产妇因为没能早吸吮,从而影响到了泌乳时间和泌乳量,且可能伴有乳房肿胀、疼痛等并发情况,这影响到了产后的恢复,必须加强对产妇的乳房护理。按照以往的常规护理包括按摩、热敷、调整体位等措施,但部分产妇仍旧存在着泌乳延迟、泌乳量少、恢复慢等问题[3]。所以本次研究探讨手法护理联合低频脉冲治疗仪在母婴分离产妇乳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现情况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收治的70例母婴分离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分成实验组(n=35)和常规组(n=35)。常规组年龄21~37岁,平均(27.84.2)岁;孕周39~42周,平均(39.951.5)周;阴道分娩20例,剖宫产15例。实验组年龄22~38岁,平均(28.13.96)岁;孕周40~42周,平均(40.121.2)周;阴道分娩19例,剖宫产16例。两组患者情况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选取标准:签署知情同意书、无精神病史、单胎足月分娩。排除标准:患有妊娠期并发症,存在乳腺疾病史。
1.2方法
常规组:常规护理,具体包括乳房热敷(选取处于40摄氏度至45摄氏度的热毛巾5min/次为佳,毛巾潮湿为宜),常规乳房按摩(用右手的大拇指、中指、无名指指腹按照乳房根部到乳晕的顺寻螺旋式按摩,同样5min/次),记录精神状况、合理饮食等。
实验组:在常规基础护理上采用和低频脉冲治疗仪共同进行护理。
1.2.1手法护理
在产妇产后12小时开始进行手法护理。包括(1)手法按摩:使产妇半卧,用拇指按摩天地穴、乳根穴、合谷穴等;以乳房根部向乳房方向的顺序用除拇指外的四指并拢发散性按摩,直到按摩到乳房两侧以指腹画半圆来回按摩,20min/次。(2)手法挤奶:方式:一手“C”形,另一手拇指和食指凡在距乳头根部2cm的地方,两指相对并向胸壁方向轻轻下压,必须压在乳晕下方的乳窦上,从不同方向重复挤压,一侧乳房挤压3分钟至5分钟。
1.2.2低频治疗仪使用
        在产妇生产后的4小时后使用低频率脉冲治疗仪进行催乳。开始前向产妇介绍仪器的原理、使用方法、过程的感受等,使其配合;常规消毒乳房,仪器插上电源,调整机器选择合适的功能、能量、治疗时间,之后将清洁的规定的电极片禁运涂上耦合剂后固定在乳房,露出乳头,并将电极片用固带将其裹紧,开始治疗。结束治疗后,产妇清理乳房,尽早让婴儿吸吮。
1.3观察指标
        (1)比较产妇产后的恢复情况,具体包括泌乳开始时间,产后48小时母乳量、恶露持续时间等。(2)比较产妇产后4小时乳房胀痛程度:0为胀痛,1为轻度胀痛,可忽略;2为中度胀痛,影响主观感觉;3为重度胀痛,影响产妇作息。
1.4统计学方法
研究数据运用SPSS20.0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以[n(%)]表示,组间计数资料对比行2检验,计量资料()表示,组间计量资料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产妇产后恢复情况对比
   实验组的泌乳开始时间、恶露持续时间均短于常规组,产后48小时泌乳量比常规组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乳房胀痛程度
常规组的乳房胀痛1~3度例数高于实验组,总胀痛例数显著高于实验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产后产妇母婴分离不能满足早接触、早吸吮,乳房没能够得到新生儿的吸吮进而影响到了产后泌乳,导致了泌乳时间变长,泌乳量减小的后果,同时可能伴有乳房胀痛等并发症状,影响到了产后的恢复。甚至有部分产妇因分离时间过长自动回奶,导致不能母乳喂养[4]。因此,加强母婴分离产妇乳房临床护理是很有必要的。
本次的研究表明,实验组护理后泌乳开始时间短于常规组,产后48小时内泌乳量更多一点,乳房胀痛程度小于常规组。这些现象表示手法护理联合低频治疗仪共同使用可以缩短泌乳开始时间,增多泌乳量,降低乳房胀痛程度。分析原因在于手法护理此激乳房从而促进了乳素分泌,缩短泌乳开始时间;低频率脉冲治疗仪可疏通乳腺管从而缓解了胀痛的程度,还加快乳素分泌,增加了泌乳量[5]。
综上,手法护理联合低频脉冲治疗仪对于母婴分离产妇有着积极的效果,具体为缩短泌乳开始时间,增加泌乳量,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张妍.手法护理联合低频脉冲治疗仪在母婴分离产妇乳房护理中的应用[J].医疗装备,2020,33(08):167-168.
[2]潘奇霞.低频脉冲治疗仪结合中医穴位按摩对产妇产后泌乳及乳房胀痛的临床效果[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19,25(18):87-88.
[3]谷丹.低频脉冲治疗仪对产后子宫修复及乳房胀痛的影响[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16,22(12):54-55.
[4]刘玉玲.低频脉冲治疗对初产妇产后泌乳量和乳房舒适度的影响[J].护理研究,2016,30(18):2290-2292.
[5]张爱桥,谈少娟.手法护理联合低频脉冲治疗仪在母婴分离产妇乳房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卫生产业,2013,10(25):154-15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