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实验将采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高钾血症实施PDCA循环护理措施,进一步改善临床护理成效。方法:实验选取了2018年1月~2020年5月收治的高钾血症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其开展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通过回顾式分析对30例患者采用数字随机分组法。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则为PDCA循环护理,分析应用成果。结果:从护理质量上看,观察组患者的血钾水平为(4.91±0.83)mmol/L,对照组为(7.15±0.82)mmol/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此同时,在患者饮食安全、注意事项等控制效果上,观察组患者的成效更好,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PDCA循环护理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高钾血症患者开展护理支持效果显著,不仅能够控制血钾水平,还能提升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具有积极效用。
关键词:PDCA循环护理;维持性血液透析;高钾血症
高钾血症是慢性肾衰竭且实施血液透析患者最为常见的,且情况较为严重的并发症,该疾病的发生于患者无尿、少尿有关,在临床上则有胸闷、呼吸困难、心律失常等表征【1】。有报告显示,开展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高钾血症的发生率较高,在10%左右【2】,做好预防和改善具有重要意义。实验选取了2018年1月~2020年5月收治的高钾血症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其开展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通过回顾式分析对30例患者采用数字随机分组法,现对护理方案成果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实验选取了2018年1月~2020年5月收治的高钾血症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其开展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通过回顾式分析对30例患者采用数字随机分组法。其中,男性和女性患者人数分别为20例和10例,在患者年龄上看,最小的32,最大不超过74岁,平均年龄为(53.6±4.5)岁。在入院后对患者的基础身体情况、生活情况进行了解和整理,对比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此外,实验的开展征求了家属的同意,并且报备了本院伦理委员会,并得到了批准。
1.2 实验方法
两组患者均实施常规治疗,应用低钙透析液,血流量为200-250ml/min,且每次透析时间在4小时,并给予抗感染、血压控制等基础治疗。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加强健康指导和病情发展关注;观察组则采用PDCA护理干预模式,其可以分为四个环节,(1)计划,成立护理小组,分析危险性因素,制定护理管理计划。(2)执行实施,主要是加强管理重视,开展对患者的健康教育,特别是仪式上,注重交流,落实责任制度。(3)检查,做好各个环节的质量追踪,进行预防护理。(4)改进处理,对存在的问题进行集中反馈和解决。
1.3 评价标准
对患者血钾水平的记录,并关注患者的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包括饮食安全、注意事项和疾病危害等。
1.4统计方法
对高钾血症患者的治疗结果进行讨论,以SPSS19.0专业计算软件为基础。在本次实验中,针对血钾水平、健康知识上采用计量统计,以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从护理质量上看,观察组患者的血钾水平为(4.91±0.83)mmol/L,对照组为(7.15±0.82)mmol/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与此同时,在患者饮食安全、注意事项等控制效果上,观察组患者的成效更好,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如表1所示。
.png)
3 讨论
高钾血症属于电解质紊乱的一种情况,在维持血液透析患者中较为常见。开展对患者的PDCA护理措施能够更好地防控不良事件,控制血钾水平,提供给患者治疗期更优质的护理服务【3】。PDCA护理措施能够在分析高钾血症发生率原因的基础上开展互动式健康教育,对高钾食物进行讲解说明,增强患者饮食的合理性,安全性,注重患者的实际需求,强化护理管控,促使护理服务更具系统化。在四个方面的改革下能够落实责任制度,优化护理资源,提升护理服务整体质量。
综上所述,采用PDCA循环护理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高钾血症患者开展护理支持效果显著,不仅能够控制血钾水平,还能提升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具有积极效用。
参考文献
[1]王饶萍,叶晓青,唐春苑,郑智华. 个体及互动式集体健康教育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高钾血症的影响[J]. 现代临床护理,2016,15(05):64-67.
[2]韦剑银.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高钾血症的原因分析与护理对策[J]. 中国伤残医学,2014,22(06):286-287.
[3]孙艳飞,吕淑宁,万真真.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高钾血症的舒适护理体会[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82):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