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评析在妇科宫颈癌患者的护理中使用人文关怀和心理护理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妇科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期间接诊的62例宫颈癌患者,应用硬币法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31例/组,分别采用常规护理、人文关怀与心理护理,将两组宫颈癌患者预后情况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VAS、SAS、SDS、PSQI评分低于参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KPS评分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参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妇科宫颈癌患者的护理中使用人文关怀和心理护理效果准确,值得推广。
【关键词】妇科;宫颈癌;人文关怀;心理护理
宫颈癌近年来的发病率不断提升,是女性生殖系统较为常见的恶性肿瘤,对我国女性的健康造成极为不利的影响[1]。研究为了分析妇科宫颈癌患者采用人文关怀与心理护理的效果,纳入我院接诊的62例宫颈癌患者进行具体分析。
1.资料和方法
1.1 基线资料
纳入我院宫颈癌患者62例,时间2019.1-2020.1,在硬币法下分为2组,参照组行常规护理,研究组行人文关怀与心理护理,31例/组。参照组,年龄30岁至67岁,年龄均值(45.74±6.12)岁;病程时间1-8年,病程均值(2.05±0.53)年。研究组,年龄30岁至65岁,年龄均值(45.85±6.07)岁;病程时间1-7年,病程均值(2.15±0.55)年。两组宫颈癌患者资料相比,(P>0.05)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参照组行常规护理,告知患者出院后需要注意的事项。研究组行人文关怀与心理护理,护理人员要用真诚、安慰的方式与患者进行沟通,在感情上支持患者,应向患者详细说明肿瘤疼痛的原因、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帮助患者憧憬生活的美好,与其建立良好的关系[2]。根据患者的性格特点为其进行心理护理,消除患者不良情绪,帮助其树立康复的信心[3]。鼓励患者对疾病的治疗建立信心,开展娱乐活动分散患者的注意力,减少患者的疼痛,消除患者的不安情绪和悲观心态,纠正患者的不良习惯,帮助患者建立康复理念,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1.3 观察指标
①观察两组宫颈癌患者的VAS视觉模拟疼痛评分、SAS焦虑自评量表评分、SDS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
②观察两组宫颈癌患者的KPS评分生活质量评分。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以统计学软件SPSS20.0处理分析,使用(均数±标准差)表示VAS视觉模拟疼痛评分、SAS焦虑自评量表评分、SDS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KPS评分生活质量评分,组间差异性采用t检验,具有统计学意义,则(P<0.05)。
2.结果
2.1 观察两组宫颈癌患者的相关数据
研究组VAS、SAS、SDS、PSQI评分低于参照组,两组宫颈癌患者的相关数据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格1。
.png)
2.2 观察两组宫颈癌患者的KPS评分生活质量评分
干预前,两组KPS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KPS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干预前,P<0.05;干预后,研究组KPS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参照组,P<0.05。见表格2。
.png)
3.讨论
宫颈癌是妇女较为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宫颈癌的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30~40岁女性,威胁着女性的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4]。疾病的治疗主张早发现和早治疗,宫颈癌临床上常采用手术治疗,术后易出现诸多并发症,如性功能障碍、盆腔淋巴囊肿等等。宫颈癌的出现是由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下导致的,为保证宫颈癌患者预后,需要采用有效的护理方式。
宫颈癌患者的身体和思想均受到疾病的折磨,存在较为强烈的恐惧。人文关怀与心理护理在妇科宫颈癌患者具有重要价值,宫颈癌患者不仅需要接受身体上的痛苦,同时心理上需要承受较大的痛苦。人文关怀是一种立足于人性护理之上的新型护理方式,主要是通过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贯彻落实护理的内容,致力于为宫颈癌患者提供人性化的护理服务,以真诚打动患者,最大限度地使患者得到满足和安慰,有利于平复患者情绪,让其得到尊重,感受到爱。心理护理可以更好的改善宫颈癌患者的心理健康情况,有利于消除患者的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降低疾病产生的心理负担,改善其睡眠质量。人文关怀与心理护理对于妇科宫颈癌患者预后具有极大的改善效果。
总而言之,妇科宫颈癌患者行人文关怀与心理护理可取得显著成效,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陈燕萍.妇科宫颈癌护理中的人文关怀与心理护理效果分析[J].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2019,6(24):150.
[2] 兰新红.心理护理与人文关怀在妇科宫颈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临床医药实践,2019,28(8):620-622.
[3] 唐曼娜.心理护理及人文关怀在妇科宫颈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9,19(73):21-22.
[4] 段春华.妇科宫颈癌护理中人文关怀与心理护理的效果观察[J].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2019,6(28):131.